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最新章节!
在海外,中文报纸其实很多,这是因为,各大中型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中文报纸有生存的土壤。
其次,是移民中本来就有不少“老报人”,其中不少人,可能原来就是《人民日报》、新华社或其他专业性大报的知名记者或编辑,有的还具有主任或博士的头衔。
他们移民国外后,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情况下,只好重操旧业,靠办报为生。
三,是改革开放这么些年之后,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较快,不少国家主流社会,意识到华人及其文化的价值,发现华人市场有无穷的潜力,纷纷通过广告和其它方式,向华人推销其业务或产品。
受众为华人的中文报纸,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当然还有其它的方式,比如去年休斯敦火箭队选中姚明,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但是,有生存的土壤,也有市场需求,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行就很好做,恰恰相反,海外各地的中文报纸,财政状况都不容乐观。
比如纽约,从出现第一份中文报纸到现在,先后有多达上百家中文报纸,后来因为经营的原因,有的坚持了几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因没有读者,就无声无息地停刊了,连一朵浪花都没激起来。
因为再怎么说,在美国,中文报纸,只是少数族裔报纸,广告客户资源有限。
总之,在海外的中文报纸,是创办很容易,但维持很难。
目前纽约的华文报纸也不下10多种,但除了一些华文周报以及不定期出版的华文报纸,实际上每天出版的华文日报主要有4家,分别是《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
在纽约的发行量,依次为9万份、5万份和4万5千份。
另一份报纸,是回归后才到纽约发展的《明报》,日发行量在2万份左右。
当然,这些报纸在北美,自然不止在纽约一地销售,在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芝加哥、温哥华、多伦多等地,都有销售,这也是冯一平看重他们的原因。
从这些中文报纸的一些改变上,其实也可以直观的得出一些结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包括人民日报的海外版,都是按港台那边的习惯,用繁体字,从右到左的竖排排版。
6年前,人民日报海外版率先改版,改用简体字和从左到右的横排版,两年后,一向被认为亲中的侨报跟进,先是改成横排,让很多读者大为光火,之后前年底,它干脆也启用简体字,结果,成绩出来了,发行量大增20%。
发行量,可以说是一家报纸的命脉,因为发行量大,才能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
有了侨报的成功示范,星岛日报没怎么犹豫的就改成了更让大陆移民习惯的横排版,当然,它目前还是用繁体字。
最后,有台资背景的世界日报,不顾一些读者的反对,也在今年春节后,改用横排排版,虽然目前依然用繁体字,但是和星岛一样,“不排除之后改用简体字,”
经由这些报纸的改版,其实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得出一些结论,虽然冯一平这个大陆首富的身家,现在跟港台那些成名多年的富豪还有差距,但是在其它方面,大陆的影响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文化习惯的改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自然是综合实力的增强。
…………
翌日上午十点,冯一平在纽约公司会议室,接受了包括明报在内的四家报纸的联合采访。
这样的机会,这四家报纸都非常重视。
冯一平的脱口秀首秀,是美国甚至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奥普拉脱口秀,他在美国接受报纸的第一次专访,按理说轮不到他们这四家头上,不说是美国影响力排名前三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来做,就冲冯一平这一阵子的这么多动作,至少得由华尔街日报来做。
所以他们这一次,齐刷刷的派出了在纽约的总编辑,这样的采访,这样的待遇,冯一平可以说是第一人。
四个总编,外加摄像和其它助理,加起来近二十人,以及一些设备器材,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的。
没有美眉,四个总编辑,一水的中老年爷们。
“你好冯先生,很高兴得到这个机会,”世界日报的总编辑,抢先用一口台普跟他打招呼。
“我也很荣幸能跟几位总编见面,老实说,我有些受宠若惊,”在这样的场合,冯一平总是很谦逊。
“冯先生你完全当得起,”星岛日报的总编辑,是年纪最大的一位,“国内的年轻人,能在美国有这么大的成就,真是让我们欣慰又自豪的一件事,”
“您过奖了,叫我一平就好,”
老编辑还不放手,“卓远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
“您认识包先生?”
“呵呵,香港就那么一块弹丸之地,离港前,和他多有接触,”老先生笑着说,“本来以为他已经颐养天年,没曾想,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享誉世界的期刊总编,真是叫人艳羡,”
“之前联系的时候,他一直对冯先生多有推崇,现在一看,果不其然,”他拍着冯一平的手,对周围的人说,“短短几年,冯先生就成功的创办了一份世界级的期刊,真是让我们这些自诩为媒体人的家伙,相形见拙,”
“您客气,前沿杂志的成功,起主要作用的是包总,”
排在第三位的中年人抢上来握住冯一平的手,“和冯先生在其它方面的成就相比,他在媒体界的这些成就,也有些相形见拙,不值一提,”
“你好冯先生,我是王鹤年,来自侨报,”
这是最亲近国内的一家报纸,“很高兴认识你,王总编,”
或许和创始人金大大有关系,明报的那位最儒雅,说的也最简洁,“很高兴认识你冯先生,”
对明报,冯一平的观感有些复杂,对金大大,那自是极爱的,但是,因为明报针对的主要群体是知识分子,而香港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是以世界公民自诩的,而这些世界公民,肯定是受西方的文化影响最大。
所以,冯一平有时看到明报上的一些文章,感觉非常的理解无能。
大部分内地老百姓支持的事情,他们却往往会按西方的观念来解读,按照西方宣传的“普世观念”来解读,所以不少时候,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往往和内地的主流意识大相径庭。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觉得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他们标榜着以中立公正的立场,旁征博引,云山雾罩的分析一大通,最后非常专业冷静,不带一丝情感的得出一个结论:一加一的结果,其实可能是是负数。
看了那些文章之后,会感觉那些文章,和美国******发言人的一些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该争议地区的归属问题上,我们不持立场,我们支持双方和平协商解决该争议,”
但与此同时,已经通过其它管道,把他们“不持立场”的那一“争议地区”,明确纳入了美国的协防范围。
就是看似非常公正客观中立,但实际上,不管是屁股还是脑袋,早就是偏得不能再偏,歪的不能再歪。
当然,这样的文章,在明报里也不是多数,而且,金大大也说过,“报纸是老板的私器,不是公众的公器,”
作为一家公司,报纸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给股东带来回报,有时就难免要迎合自己的用户。
…………
“那我就托大叫你一平咯,”星岛日报的老总编笑着说,“一平,纽约的两处中国城,你都去过吗?”
“曼哈顿的,之前去过,昨天去了法拉盛,感觉非常亲切,”冯一平笑着说。
“那你对唐人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冯一平想了想,“总体印象,我感觉是比国内还中国,”
“哈哈哈,”大家都点头,不过,世界日报的总编觉得有些不对,这好像已经开始了采访,首先不是应该由他发问吗?
“冯先生,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你目前可以说是世界年轻人里最成功的代表,同为华人,我们很骄傲,”
“那么,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持续提高,是不是会在很多领域,跟台港形成竞争?在未来,是不是会抢走原本很多属于台港地区年轻人的机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