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积雪的高度过了膝盖,这一场雪好像还了整个冬日的雪,从室内都难推开门。
这样的雪天别说早朝取消了,都不能按时去衙门。
周书仁习惯早起,他起来的时候,下人们正打着灯笼打扫积雪,出去转了一圈,回来见媳妇也起了。
“今日怎么起的这么早?”
竹兰已经换好衣服,“听着铲雪的声音就起来了,外面的雪很大?”
周书仁,“嗯,昨天白日没清理的地方,我看着厚度过了膝盖。”
竹兰踮着脚透过玻璃窗借着灯笼的光亮看清积雪,“也不知道只是京城这般,还是大面积的。”
周书仁洗着手,“应该是大面积的。”
两口子洗漱后,天依旧没亮,等早饭端上来天空才有了一些亮度,仔细看着天空才发现依旧乌云密布,看样子还有大雪。
周老大几个吃了早饭来了主院,周老大要负责整个宅子的清雪,还要负责府门口的一段路,自从京城修路后,冬日府门口的路就归了各家管理,增加了冬日清雪的效率。
今日除了一些重要的衙门需要去衙门,其他的部门今日休息。
昌义道,“爹,一会儿子送您去户部。”
周书仁摆摆手,“不用。”
刚才宫内的侍卫传话,他一会要进宫,他的猜测是对的,这场大雪是大面积的。
昌智怀里抱着手炉,“冬日不下雪担忧,现在下雪直接成灾了,这见鬼的天气。”
周书仁沉默不语,他的记忆力好,明清的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南北气候异常,气温降幅明显等,可惜对小冰河他没去了解,只是有印象,具体时间没记住。
“爹,爹。”
周书仁回神,“你刚才说什么,我走神了。”
昌智道:“我说您多穿些衣服,外面起风了。”
周书仁笑着点头,“嗯。”
他不记得没关系,大力扶持农业多产粮食就对了。
周书仁进宫不算早,已经有人到了。
皇上注意到周书仁披风上的雪,“又下雪了。”
周书仁点头,“嗯,下的不小。”
皇上,“看来雪灾是避免不了,现在京城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附近大雪覆盖的几个州,各州的救灾一定要到位。”
幸亏道路修葺完,清雪方便许多,运送物资过去也方便。
皇上一条一条的命令下去,周书仁是负责掏银子的,这两年算的上风调雨顺,没有战事粮仓的粮相对富余,各州粮仓赈灾粮是够的。
粮仓的粮以前有人敢动心思,比如以坏充好,粮食中添加砂石,或是直接用放不住的粮食入库。
太上皇没退位的时候,周书仁隐晦的和太上皇提过,粮仓是底线,谁碰谁死,这个尺度不能开。
当时的太上皇听了,开始没发作,直到布局后才发难,杀了好几只鸡,终于让大家意识到粮食不能碰。
当时太上皇还为此更改了法律,诛三族绝不姑息。
因为一系列的动作,结果就是粮仓富余,有灾情朝廷也有底气。
外面的风雪不小,大臣们领了命令出宫,周书仁被皇上留下。
皇上道:“朕想让太子去灾区看看,周爱卿,朕希望你带着太子一起去。”
关于救灾很多都是周书仁提出来的,现在朝廷逐渐完善的救灾体系,周书仁功不可没。
他和父皇的直觉,周书仁还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没提。
所以他希望周书仁带太子四处看看,让太子了解灾情的严重,也是希望周书仁多教一些太子。
周书仁胡子抽动,户部拿出银子,户部一些官员盯着就好,他这个尚书反而闲了,他还想在家多休息几日,皇上不放过他休息的日子。
皇上继续道:“太子与朕不同,朕小时候国家刚建立,朕与父皇都时刻紧绷着,太子比朕幸福,所以他没朕小时候成熟,朕不能为了培养太子让朝廷动荡。未来的国家也不需要一个满是野心的储君,国家需要的是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所以多教教他,让他将百姓放在心里,让他成长能担起国家的担子。”
周书仁内心是动容的,太上皇也好,有野心的皇上也罢,他们两代不可否认对百姓都是好皇帝,“是。”
皇上嘴角的笑容扩大,为何揪着周书仁不放,因为父皇和他都知道,周书仁脑子有许多的想法,周书仁的能力可能并不是最顶尖的,但是想法却没人能超过周书仁。
周书仁出宫风雪已经很大了,他身边有人撑着伞,出宫的时候街道已经清理出马车行驶的道路。
周书仁先回了户部,将事情安排下去,随后叫来邱延和刘大人一起看着户部,他这一次出京要不少的日子。
下午,竹兰惊讶,“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周书仁拿下帽子,帽子上残留的雪掉入脖子冷的缩了下,“我明日要和太子离京,此去至少十天,你帮我收拾行李吧。”
竹兰皱着眉头,“太子离京?”
“嗯,皇上让我带着太子学习。”
竹兰眉头依旧没松开,“大冷天的出去太遭罪了。”
“皇上都舍得让太子遭罪呢。”
竹兰不吭声了,“我多你给带一些衣服,你出去要照顾好自己。”
她明白皇上的用意,只是心疼丈夫。
周书仁笑着,“如果太子继位,有一位仁德的皇帝,对国家对百姓,对咱们家族都是好的。”
竹兰叹气,“我这就去给你收拾行李。”
“嗯。”
昌忠听到爹回来了,从前院书房跑回来,“爹,你今日回来的好早。”
“你小子在家认真读书没?”
昌忠仗着聪明的确会耍一些小聪明,但他和明瑞住过一段时间后,他对读书的态度就格外认真了,“儿子可认真了。”
周书仁拉着儿子的手,已经能够摸到指尖的茧子,这是从小练字留下的,心里感慨,如果在现代,他一定不会这么去要求儿子。
可是在古代,昌忠身为他的小儿子,打小就带了光环,享受带来的顶级资源,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去学习,“累不累。”
昌忠摇头,“不累。”
周书仁摸着儿子的头发,“你跟我说的事,我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