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心理罪(全集)最新章节!
所谓寄存处,不过是几面黑胡桃木制的架子,上面摆满了没有墓地安葬的骨灰盒。有的木格里尚有死者的遗照和枯萎的花瓣、供果。有的木格里则乱七八糟地堆着几个骨灰盒。他们恐怕在生前就过得颇为窘迫,死后仍旧这般凄凉。
方木和廖亚凡穿行于那些木架之间,不时轻念着上面的编号。终于,方木在一面已经开裂的木架前停下了脚步。
他转到木架前面,上下打量了一番,蹲下身子,从倒数第二层的木格里抽出几个布满灰尘和蛛网的骨灰盒。逐一分辨后,方木拣出其中一个,用手草草擦拭后,递给了廖亚凡。
廖亚凡已经猜到了“他”的下落,双手依旧抖得厉害。扫了一眼骨灰盒上的名牌后,廖亚凡的目光变得疑惑。
“这是……”
方木点点头:“你要找的那个孩子不叫贺京,叫杨展。”他用手擦擦被灰尘和油垢蒙住的照片,一张稚气的面孔显现出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就是那个常在天使堂附近玩的孩子。”
廖亚凡没有回答,只是怔怔地看着那张照片。良久,已经红肿的双眼再次盈满泪水。
“他……怎么会……”
“自杀——用一支被盗的警枪。”方木扭过头,把视线投向远方。那里,一支送葬的队伍正在告别厅前缓缓绕行,排头的男子捧着一张遗像哭得撕心裂肺。
“在此之前,他用那支枪枪杀了父亲。”
大颗大颗的泪水滴落在骨灰盒上,男孩的照片很快被晶莹剔透的泪水覆盖,眉宇间顿时生动起来,微微上扬的嘴角竟透出了俏皮的意味。
“你为什么没来……为什么没和我一起走……为什么要骗我……”
廖亚凡用手一遍遍抚摸着骨灰盒,那轻飘飘的木头盒子里,真的是那个爱喝可乐、拿菜包子当美食的少年么?
方木静静地看着廖亚凡,对于她当年出走的真相已经了然于心。
还要否认命运的存在么?周老师临终前的牵挂是廖亚凡,廖亚凡出走前最后的等待是杨展,杨展亲手枪杀杨锦程,而杨锦程正是害死周老师的元凶。
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每个人都自作自受。
冥冥中,真的有一双翻云覆雨手,心不在焉地摆弄着芸芸众生,让我们毫无缘由地爱,莫名其妙地恨。让我们在轮回的漩涡中彼此依赖,彼此杀害。
我们,都敌不过他的心血来潮。
临走前,方木看到廖亚凡把手上那枚小小的钻戒除下,放进那个骨灰盒里。镶嵌其上的钻石在阳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静静地划过白皙的双手和暗紫色的木盒。很快,那点光芒就滚入狭窄的缝隙,消失在那些白色的灰烬中。
第六章 子宫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C市只是毫不起眼的一小块。然而,这一小块却不得不裹挟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跌跌撞撞地向前奔跑着。城市化,是当下中国最关注的话题。城市的管理者们把它叫做发展。对于一切阻碍所谓“发展”的东西,均被视为洪水猛兽,比如那些低矮陈旧的楼群,在管理者们看来,就像疮疤一样丑陋不堪。
于是,那些疮疤被粗暴地揭开,伴随着剧烈的刺痛,在那些红肉上覆以更加鲜亮的绷带,全然不顾那下面是否还有脓血和暗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的,远远不仅是土地和家园。
如今,作为一块即将被揭开的疮疤,富民小区里的绝大多数住宅已经人去楼空。只有少数住户还在坚持,试图换取更多的拆迁补偿款。园区里的所有楼体上都用刺目的红色喷上大大的“拆”字,加之断水断电,即使在熙熙攘攘的清晨,富民小区内仍旧空无一人,宛若战后的废墟一般。
一个原住民匆匆穿过满是碎砖和瓦砾的小路,直奔某栋楼房而去。一条觅食的流浪狗在成堆的建筑垃圾中没精打采地寻找着,见到他,也不躲避,反而略带兴奋地摇摇尾巴,似乎想讨得他的欢心,换一个不必风吹雨淋的住处。
他似乎见过这条狗,记得是园区里某个居民家的宠物。大家都拿到补偿款,外出寻找租住地的时候,这条狗也像身后的楼房一样,被遗弃在这里。
空荡荡的园区里,一个单调的女声在一遍遍地重复“配合依法拆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之类的废话。他站在七号楼下,扭头看看悬挂在楼顶的高音喇叭,嫌恶地啐了一口,骂了一句脏话之后就沿着户外楼梯爬了上去。
他惦记着家里那扇刚安好不久的防盗门,在同样遍布杂物的楼梯间拾阶而上。转入四楼,他就看到自家那扇墨绿色的铁门。它看上去厚重、可靠,最重要的是,安然无恙。他满意地拍拍它,掏出钥匙……
突然,他意识到余光中出现了一个原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在他右侧本是一条空荡荡的走廊,此时……
他转过身,被眼前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巨大的水囊被悬挂在走廊的顶棚上。他之所以认为那是水囊,因为仍有淡色的液体从中滴落下来,在水囊下方形成两平米左右的一摊,看上去略带浑浊,似乎杂质颇多。
他感到有些恶心,更多的是好奇。向左右看看,他小心翼翼地向水囊走去。
水囊应该不是日常用品之一,他不知道它的用途,更不知道它的容积,只是震惊于它的巨大。他慢慢地绕着水囊,一边观察,一边揣摩它为什么会被挂在这里。
水囊的表面大概是橡胶所制,被里面的液体撑得鼓胀光滑。他转到另一侧,突然意识到水囊里应该不仅有液体,在某些表面有古怪的隆起。他试探着伸手去摸,硬硬的,却似乎无害。
他大着胆子沿着那些隆起一路抚摸下去,整个人也由直立变为半蹲。忽然,他怔住了,似乎对自己手上的触觉难以置信。随即,他就跪趴下去,急切地向水囊底部看去。
几乎是同时,正在楼下的园区里觅食的流浪狗听到一声凄惨的尖叫,它吓了一跳,本能地向那尖叫声发出的地方望去。然而,视力所及范围内却没有任何让它觉得危险的东西,它不满地冲那里叫了两声,继续在碎砖瓦砾间翻翻找找。
七号楼的走廊里。他跌坐在那摊不明液体中,手刨脚蹬地试图站起来,却再次摔倒。他不敢再去看水囊底部的古怪隆起,战战兢兢地转身爬行,直到离开那摊液体,脚底不再湿滑,这才连滚带爬地冲下楼去。
这些声响再次吸引了流浪狗的视线。它好奇地看着他的动作,忽然吠叫起来。
如果它会笑,如果它会思考,它会愉快地想到:为什么这个人和我一样四肢着地呢?
当然,这些它都不会。身处两个不同的族群,它不会理解他的恐惧。
那水囊底部的隆起虽然模糊,但他还是分辨出那是一张人的脸。
从墓园回来后,廖亚凡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很少化妆,头发也尽可能地保持整洁妥帖。家里不再是啤酒罐、烟蒂满地,每次方木下班回家,都能察觉到房间里有打扫的痕迹。
也许对此感到失望的,只有楼下小超市的老板。
廖亚凡变得很安静,有时会怔怔地看着远处发呆,但是大多数时候,她都在静静地看电视、上网或者看书。
关于过去的种种,无论是周老师还是杨展,在廖亚凡心中,想必都已经做了一个了断。那颗狂躁不堪的心,正在慢慢平复下来。
她已经懂得向前看,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方木也感到生活正在渐渐步入正轨,他理应感到高兴。然而,他总是高兴不起来。对于前方的下一站,他虽然模模糊糊地有所预感,却总有些本能的逃避。
这天早上,方木在一阵焦煳味中醒来,他揉着眼睛,边翕动鼻子,边寻找那股气味的来源。
一抬头,方木就看到在厨房里来回转悠的廖亚凡。他有些意外,转身看看卧室。干净的床铺上,卧具被叠得整整齐齐。
他披上衣服,拉开厨房的门,说道:“怎么起得这么早?”
正端着一碗水的廖亚凡吓了一跳,手中的水也泼洒出来。
同时,方木也看到了炉灶上的粥锅,白米间混杂着大块焦黄的锅巴。
廖亚凡端着水碗,有些不知所措:“没弄好……煳了。”
方木笑笑,接过她手里的水碗,又舀起一勺粥尝尝。
“没事,还能吃,就是有点煳味。”
廖亚凡脸色通红:“我给你做别的吧。”
“不用。”方木放下勺子,“加水没用,放一段葱就行。”说罢,他转身向阳台走去,一抬头就撞上了几件潮湿的衣物。这显然是刚刚洗好的,看来,廖亚凡今早做了不少家务。
方木看看那些还在滴水的衣物,其中,有几件是自己换下的内衣裤,不免有些尴尬。
拿了一根葱,方木又回到厨房,切了一段,插进粥锅里。转头看看,灶台上还摆着搅好的鸡蛋和几根香肠。
他转头看看廖亚凡,笑笑说:“你受累了啊。”
廖亚凡的脸更红了,一言不发地摆好煎锅,开始炒鸡蛋。
在热油的劈啪声中,蛋液很快变成一朵绽开的花,廖亚凡翻炒了几下,看见方木还站在原地,就把他推了出去。
“快去洗漱,马上开饭。”
这回轮到方木不知所措了,他搔搔脑袋,老老实实地去了卫生间。
牙刷了一半,方木的手机就响了。几分钟后,他已经穿戴整齐,边擦着嘴边的牙膏沫,边对廖亚凡说道:“我没时间吃了,得出个现场。”
一直干劲十足的廖亚凡嗯了一声,似乎整个人都松懈下来,只是不停翻炒着已经成形的鸡蛋。
方木有些不忍,又加了一句对不起啊。
廖亚凡没回话,伸手关掉了煤气。
下楼,发动汽车,上路。注意力渐渐回到方木身上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有些怅然。倒不是为了错过这顿难得的早餐,而是廖亚凡身上的某种变化。
毫无疑问,廖亚凡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方木就更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
这一站,似乎就在前方不远,而在方木的心中,竟隐隐地希望它到来的时间越长越好。
长久以来的思念,电光火石的冲动,换来的是一个让人尴尬的结论:
你没有那么好,你没有那么宽容,你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而这一切,在廖亚凡的改变面前,已经不算是缺点,而是卑劣。
你这个混蛋!
方木一踩油门,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现场位于铁东区临山路富民小区七号楼内。小区虽然挺大,但是行将拆迁,住户甚少,所以围观的群众寥寥无几。
中心现场在七号楼的四层楼道里。方木刚登上四楼,就被眼前那个巨大的水囊惊呆了。几个警察蹬着梯子,正在试图把它从晾衣竿上解下来。杨学武抱着肩膀,眉头紧锁,旁边是拎着检验箱,无所事事的法医。
“这是……”方木大张着嘴,“这是什么?”
杨学武闻声转过头来,见是方木,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你也觉得奇怪吧?”杨学武重新面向那个水囊,“所以我把你叫来了。”
“里面是?”方木指指那个水囊。
“人。”杨学武简短地答道,忽然又笑笑,“真他妈有创意。”
说罢,他走到水囊边,冲还在解绳扣的警察问道:“怎么样?”
“不行。”那警察摇摇头,松开双手,用力揉捏着左手指,“系成了死扣,而且还浸湿了,根本打不开。”
方木凑过去,看到水囊上方被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扎紧,并缠绕在不锈钢晾衣竿上,系得死死的。
杨学武想了想,转身问负责拍照的同事:“证据都固定了?”
后者拍拍相机,示意已经固定完毕。杨学武一挥手:“先把里面的液体抽出来,然后拿工具,把晾衣竿锯断。”
警察们应了一声,分头执行命令。
方木很理解杨学武的急切心情,他自己也很想看看水囊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他绕着水囊转了几圈,又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着。的确,水囊底部的凸起显示里面除了液体,还有一个倒悬的人。无论他是谁,都不可能再有呼吸了。
方木站起身,向四处张望着。偌大的居民小区里,除了来回走动的警察和几个看热闹的民众外,再没有任何人。只有那些玻璃破碎的窗口,宛若一只只独眼,默默地注视着这凭空悬吊的水囊。尽管不远处就是一条车水马龙的主干路,然而,这里却死一般的寂静。
死者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死在这里?凶手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处理尸体?
方木看看身后的几扇门。这是一片老式住宅区,像这样的户外走廊,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方木想了想,用一张面巾纸盖在手指上,轻轻地推了推身边的门。纹丝不动。再换下一扇,仍旧如此。看来这几户住宅已经人去屋空。
再推下一扇的时候,眼前突然递过一副手套。方木转过头,是米楠。她却并不看他,而是靠近窗户向里面张望着。
“发现什么了?”
“没有。”方木边戴手套边说,“只是个推测。”
无论死者在被装入水囊前是死是活,这种处理尸体的手段都是极其费时费力的。凶手把死者悬吊在这里,绝不仅仅是为了抛尸。那么,死者也许和这片住宅小区有关系,或许,就住在身后这些住宅的某一户中。再进一步讲,第一现场也许就在这里。
米楠不再说话,又递过一副脚套,示意方木穿戴好。
“你那里有什么发现?”
“承痕客体不理想。”米楠指指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提到了几枚足迹,都不清晰。”
走廊里喧嚣起来,水囊里的液体被抽干,足足装了两大塑料桶。一队警察分成两组,一组托住水囊,另一组用钢锯切割晾衣架。十几分钟后,不锈钢晾衣架被锯断,水囊被慢慢抽离出来,平置在地面上。杨学武指示尽量保持物证的原貌。于是,一个警察找来一根细铁条,穿进绳扣里,连拧带挑,终于把绳扣打开了。
所有的人都围拢过来,迫不及待想看看水囊里的景象。
水囊的开口被穿入的尼龙绳扎紧,展开后,一双青白色的赤脚先露了出来。脚腕处被黄色胶带缠绕,双脚中间被同样质地、规格的尼龙绳缠绕了几圈,另一端牢牢地扎在水囊开口处的尼龙绳上。这样,死者就无法在水囊中挣脱,只能倒吊在水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