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山经(2)

于江山主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山海经最新章节!

    【译文】

    再向东四十里,是宜苏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繁茂的蔓居。滽滽水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黄色的贝类。

    【原文】

    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①。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②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注释】

    ①都:会聚。②吉神:对神的美称,即善神的意思。

    【译文】

    再向东二十里,是和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但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确实是黄河中的九条水源所会聚的地方。这座山盘旋回转了五层,有九条水从这里发源,然后汇合起来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苍玉。吉神泰逢主管这座山,他的形貌像人却长着老虎一样的尾巴,喜欢住在山向阳的南面,出入时都有闪光。泰逢这位吉神能兴起风云。

    【原文】

    凡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①,婴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鸡瘗之。糈用稌。

    【注释】

    ①副:裂开,剖开。

    【译文】

    总计山山系的首尾,自敖岸山起到和山止,一共五座山,途经四百四十里。祭祀泰逢、熏池、武罗三位神都是把一只公羊劈开来祭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其余二位山神是用一只公鸡献祭后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原文】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汵石①。

    【注释】

    ①汵石:一种柔软如泥的石头。

    【译文】

    中央第四列山系厘山山系的首座山,是鹿蹄山,山上盛产玉,山下盛产金属矿物。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汵石。

    【原文】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礝石①。有兽焉,其状如貉②而人目,其名曰。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礝石。

    【注释】

    ①礝石:次于玉一等的美石。礝,也写成“碝”、“瓀”。②貉:也叫狗獾,是一种野兽。外形像狐狸而体态较肥胖,尾巴较短,尾毛蓬松,耳朵短而圆,两颊有长毛,体色棕灰。

    【译文】

    向西五十里,是座扶猪山,山上到处是礝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貉,却长着人的眼睛,叫作。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礝石。

    【原文】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①。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其状如獳犬②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注释】

    ①蒐:即茅蒐,现在称茜草。它的根是紫红色,可做染料,并能入药。②獳犬:发怒样子的狗。

    【译文】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座厘山,山南面有很多玉石,山北面有茂密的茜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全身青黑色,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叫作犀渠。滽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伊水。这里还有一种野兽,叫作,长得像獳犬却全身有鳞甲,长在鳞甲间的毛像猪鬃一样。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涂石①,其上多琈之玉。

    【注释】

    ①涂石:就是上文所说的汵石,石质如泥一样柔软。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座箕尾山,有茂密的构树,盛产涂石,山上还有许多琈玉。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①,可以毒鱼。

    【注释】

    ①茇:可能是“芫”的误写。芫即芫华,也叫芫花,是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蕾可入药,根茎有毒性。

    【译文】

    再向西二百五十里,是柄山,山上盛产玉,山下盛产铜。滔雕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山中有许多羬羊。山中还有一种树木,长得像臭椿树,叶子像梧桐叶而结出带荚的果实,叫作茇,是能毒死鱼的。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白边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白边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石青、雄黄。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①而赤华,名曰葶苧,可以毒鱼。

    【注释】

    ①苏:即紫苏,又叫山苏,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形,叶子紫红色。枝、叶、茎、果都可作药用。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熊耳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树,山下是茂密的棕树。浮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还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草,长得像苏草而开红花,叫作葶苧,是能毒死鱼的。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其兽多牛、羬羊,鸟多赤①。

    【注释】

    ①赤:即雉,也叫锦鸡,像野鸡但小一些,冠子羽毛都很美,色彩艳丽。

    【译文】

    再向西三百里,是牡山,山上到处是色彩斑斓的石头,山下到处是竹箭、竹之类的竹丛。山中的野兽以牛、羬羊最多,而禽鸟以赤最多。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举之山。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马肠①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

    【注释】

    ①马肠:即上文所说的怪兽马腹,人面虎身,叫声如婴儿哭,吃人。

    【译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举山。雒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玄扈水。玄扈山中生有很多马肠这样的怪物。在举山与玄扈山之间,夹着一条洛水。

    【原文】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①之。

    【注释】

    ①衣:作动词用,穿的意思。这里是包裹的意思。

    【译文】

    总计厘山山系的开始,自鹿蹄山起到玄扈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经一千六百七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面孔,兽的身子。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白色鸡献祭,祀神不用米,用彩色帛把鸡包裹起来。

    【原文】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林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译文】

    中央第五列山系薄山山系的首座山,叫作苟林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

    【原文】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柞①,其草多芫,其阳多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注释】

    ①柞:柞树,也叫蒙子树、凿刺树、冬青,常绿灌木,初秋开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白色,浆果小球形,黑色。

    【译文】

    向东三百里,是座首山,山北面有茂密的构树、柞树,这里的草以草、芫华居多。山南面盛产琈玉,这里的树木以槐树居多。这座山的北面有一峡谷,叫作机谷,峡谷里有许多鸟,长得像猫头鹰却长着三只眼睛,还有耳朵,发出的声音如同鹿鸣叫,人吃了它的肉就会治好湿气病。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县之山,无草木,多文石。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县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色彩斑斓的石头。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葱聋之山,无草木,多石①。

    【注释】

    ①石:即玤石,是次于玉石一等的石头。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葱聋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石。

    【原文】

    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冬①。

    【注释】

    ①冬:药草名,即门冬,分为麦门冬和天门冬两种。

    【译文】

    再向东北行五百里,是条谷山,山上多槐树、梧桐之类的树木,另外还有芍药、门冬这些草药。

    【原文】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①,冬有水而夏竭。

    【注释】

    ①井:井是人工开挖的,泉是自然形成的,而本书记述的山之所有皆为自然事物,所以,这里的井当是指泉眼下陷而低于地面的水泉,形似水井,故称。

    【译文】

    再向北十里,是超山,山北面到处是青玉,山南面有一眼水泉,冬天有水而到夏天就干枯了。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①,其草多②。

    【注释】

    ①櫄木:与高大的臭椿树相似,树干可以做车辕。②:音交,即秦,一种可作药用的草。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成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櫄树,这里的草以秦居多。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垩。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朝歌山,山谷里多出产优良垩土。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锡①。

    【注释】

    ①锡:这里指天然锡矿石,而非提炼的纯锡。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槐山,山谷里有丰富的铜和锡。

    【原文】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译文】

    再向东十里,是历山,这里的树大多是槐树,山南面多出产玉石。

    【原文】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①。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注释】

    ①麖:鹿的一种,体型较大。

    【译文】

    再向东十里,是尸山,到处是苍玉,这里的野兽以麖居多。尸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优良玉石。

    【原文】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译文】

    再向东十里,是良余山,山上有茂密的构树和柞树,没有石头。余水从良余山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黄河;乳水从良余山南麓流出,然后向东南流入洛水。

    【原文】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译文】

    再向东南十里,是蛊尾山,盛产粗磨刀石、黄铜。龙余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洛水。

    【原文】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蕙①,多寇脱②。

    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③。

    【注释】

    ①:也叫山药。它的块茎不仅可以食用,并且可作药用。蕙:一种香草。②寇脱:古人说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草,有一丈多高,叶子与荷叶相似,茎中有瓤,纯白色。③璇玉:古人说是质料成色比玉差一点儿的玉石。

    【译文】

    再向东北二十里,是升山,这里的树以构树、柞树、酸枣树居多,而草以山药、惠草居多,还有茂密的寇脱草。黄酸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璇玉。

    【原文】

    又东二十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译文】

    再向东二十里,是阳虚山,盛产金属矿物,阳虚山临近玄扈水。

    【原文】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①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②;干儛③,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刉④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注释】

    ①:神灵。②蘖酿:蘖,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蘖酿就是用曲蘖酿造的醴酒。这里泛指美酒。③干儛:古代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的一种舞蹈。干,即盾牌,是古代一种防御性兵器。儛,同“舞”。干儛就是手拿盾牌起舞,表示庄严隆重。④刉:亦作“刏”。划破,割。

    【译文】

    总计薄山山系的开始,自苟林山起到阳虚山止,一共十六座山,途经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诸山的宗主,祭祀升山山神的典礼:在毛物中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做祭品,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首山,是神灵显应的大山,祭祀首山山神用稻米、整只黑色皮毛的猪、牛、羊、美酒;手持盾牌起舞,摆上鼓并敲击应和;祀神的玉器用一块玉璧。尸水,是上通到天的,要用肥壮的牲畜做祭品献祭;用一只黑狗做祭品供在上面,用一只母鸡做祭品供在下面,杀一只母羊,献上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并用彩色帛包装祭品,请神享用。

    【原文】

    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①,实惟蜂蜜②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③而勿杀。

    【注释】

    ①螫虫:指一切身上长有毒刺能伤人的昆虫。②蜜:也是一种蜂。③禳:祭祀祈祷神灵以求消除灾害。

    【译文】

    中央第六列山系缟羝山山系的首座山,叫作平逢山,从平逢山上向南可以望见伊水和洛水,向东可以望见谷城山,这座山不生长花草树木,没有水,到处是沙子石头。山中有一山神,形貌像人却长着两个脑袋,叫作骄虫,是所有螫虫的首领,也确实是各种蜜蜂聚集做巢的地方。祭祀这位山神:用一只公鸡做祭品,在祈祷后放掉而不杀。

    【原文】

    西十里,曰缟羝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向西十里,是缟羝山,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西十里,曰廆山,其阴多琈之玉。其西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鸰,其鸣自呼,服之不眯。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译文】

    再向西十里,是廆山,山的北面盛产琈玉。在这座山的西面有一道峡谷,叫作雚谷,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构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野鸡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身上通红如火却是青色嘴巴,叫作鸰,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噩梦。交觞水从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洛水;俞随水从这座山的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