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③巫马期④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⑤,君子亦党乎?君取⑥于吴,为同姓⑦,谓之吴孟子⑧。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② 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
相邻推荐:最终幻想兵器 道德经 花路漫漫 墓中夫 特种狂龙在都市 孝经 超级恶鬼加工厂 万能信用卡 笑尽诸天 末日桃源 超级首富系统 桃运人生 散财神豪之肆意人生 诗经 祖咒 最强作死系统 逆天之眼 半世枭雄 我的私人电视台 活纸人 论语读后感 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论语拼音 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高中 论语原文 论语的作者是谁 论语简介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