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妖清最新章节!
1898年1月28日中午,清军驻瑷珲城副都统杨凤翔老将军,在统领王仲良以及十几名清军将领的陪同下,由黑河屯转而进入了已经被华军闪击攻陷的沙俄边城海兰泡。
海兰泡原名大黑河屯,原属中国黑龙江将军辖区境内。1856年(清咸丰六年)沙俄武装入侵强行在此设立哨所。1858年5月(清咸丰八年四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分别把黑龙江以北包括海兰泡在内、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双子城在内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俄国版图,在这里建立起了俄国的滨海省和阿穆尔省。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黑龙江以北阔达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之后,沙俄将与中国黑河屯隔江相望的海兰泡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俄语“报喜城”之意),并定为阿穆尔省的首府,而且不断往该地区移民。到19世纪末,海兰泡城拥有四万多居民,其中有1.5万人为从事商业、手工业、蔬菜生产或者是出卖劳动力当苦工的中国人。
已经被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海兰泡,这座原本属于中国的城市,这座已经成为了沙俄阿穆尔首府的边境城市,在野心勃勃的沙俄帝国的经营下,俨然已经成为沙俄进一步侵吞中国领土的一个军事据点。
不过,这一切,都将因为一支强大军队的到来而改变。
如今海兰泡的大街上,尸横遍地,血迹斑斑,随处可见被击毙的俄军尸体。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激烈战斗留下的痕迹。关于上午发生的那场战斗,杨凤翔老将军并未亲身参与,也未曾近距离目睹,但哪怕只是从这些战斗痕迹,他依旧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战斗是何等的激烈。
海兰泡的俄国军事哨所已经全部被摧毁,这些俄军哨所遭遇了华军的陆战炮和一种可以进行抛射的短统炮;海兰泡的城门已经变成了碎片,城墙也出现多处倒塌,所谓的防御工事在持有大量陆战炮、抛射型短统炮的华军面前,弱如薄纸;城破之后,华军的战车蜂拥进了城,开始在城内横冲直撞,将血色的轮印铺满了大街小巷,将无情的魔能子弹散向了四处溃逃的俄军……
周围所见的种种迹象,让杨凤翔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开始怀疑这座城市并不是经历了一场战争,而是经历了一次屠杀。
“杨大人,末将刚刚去打听了一下。在上午的战斗中,被华军击毙的俄军,起码在四千之数。”统领王仲良用略带畏惧的眼神瞄了瞄正在城内迅速奔跑的一队队华军,随即压低着声音对杨凤翔说道。
“这不可能!”杨凤翔老将军当即瞪大了双眼。一场战斗歼灭敌军四千,这绝对是一场大胜,一场可以载入战争史册的大胜。据他所知,华军投入到这场战斗的兵力只有两个旅,撑死也就万余将士。而海兰泡作为俄国阿穆尔省的首府,驻扎着一支数量超过了八千的精锐陆军。以一万兵力强攻八千余正规军驻守的一座城池,能攻破该城已经是个奇迹,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多的斩获?
“大人,这个歼敌数字怕是丝毫没有被夸大。”王仲良面色严肃,他抬头示意了一眼正在从主街道快速穿过的一队华军,“您注意到华军的装备了吗?每一个华军都标配着一支射速比zuolun枪还要快的新式步枪。据说华军的新式步枪射速极快,而且每开一枪之后根本无需拉动枪栓,俄军士兵才开出一枪,华军战士便是已经连续了开出了四五枪。另外,每一名华军战士都随身携带着三至五枚可制造出大范围四级伤害的魔法手雷,一颗手雷朝着几十米外掩体后面的俄军扔过去,俄军当场就要死伤一大片。还有,您注意到华军战士头顶戴的白色钢盔了吗?那玩意据说连子弹都打不穿。我纳闷他们为什么在冰天雪地里也顶着那种钢铁头盔,于是就壮着胆子找一名华军战士借来瞅了瞅。好家伙,钢盔的内侧竟然是柔软的皮革和毛茸茸的绒毛,戴上去温暖舒服得很。另外,您注意到华军中机枪、机关炮和那种短统炮的配置数量吗?末将稍稍注意了一下,刚刚从我们身边共计经过了六队华军,而每一队华军中都持有着四至五挺机枪,以及多达三至六门不等的机关炮。按照这个比例,几乎是每二三十人就会配备一挺机枪和一门机关炮。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华军,大量装备着当时代最为先进的武器。”
“其实,最让人震惊的,是那些大家伙。”王仲良对着大街一角扬了扬头。那处街角,正停放着一辆正在被几名华军战士修理的华军战车,战车正面的弹痕不下百处,微微变型的战车前沿已是血迹斑斑,支持大地的多个车轮已经基本被沾染成了血黑色。
紧接着,王仲良扬头示意着不远处正在被几名华军战士看押着的数十名俄军俘虏,继续说道:“杨大人,您仔细看看那些俄军俘虏的眼神,他们对华军的这种战车的畏惧就好像刻入了骨子里,只要视线内一出现这样的战车,他们当即就会浑身哆嗦地趴在地上。”
杨凤翔老将军稍稍留意了俄军俘虏的表情,随即认可地点了点头:“当初华军第四军经过我们瑷珲城的时候,我便是被华军持有的这种貌如怪兽的钢铁战车吓了一跳。华军第四军中将,蒋晴晴将军就曾跟我介绍过这种战车,说是这种叫做Z1型装甲车的华军战车,堪称是陆地巡洋舰,乃是战场神器。蒋晴晴将军还跟我提到过一种叫做坦克的军用战车,据说那种叫做坦克的战车,有着陆地铁甲舰之称,直接被蒋晴晴将军尊称为陆战之王。华军的这种钢铁战车虽然数量不多,总共加起来也才四十多辆,但能够以堪比战马的速度连续在平地驰行的华军Z1型装甲车,着实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与华军开战,俄军算是倒了大霉了。”王仲良长长地舒了口气,似乎是在为身为清军的自己没有成为华军的对手而庆幸。如果华军将这些战场杀器用以对付清军,那后果可就太可怕了。
杨凤翔点头认可:“是啊,海兰泡乃是沙俄阿穆尔省的首府,原本驻有俄军八千余,原本也算是兵力雄厚。可却是在短短一个上午,八千余俄军,直接在两个华军陆战旅的强攻之下溃不成军。八千俄军,被当场击毙无数,被当场俘虏无数,成功得以溃逃出城的,怕是没有多少。华军的行军速度着实也有够惊人的,一个月前他们还远在一千公里外的辽东,随后一路向北急行军,以平均每日近五十公里的速度迅速北进。不得不承认,身为南军的华军,这士兵的素质怕是要胜过我们清军十倍不止。在我看来,华军能够打败俄军,装备精良倒是其次,战士骁勇以及单兵素质优等才是关键所在。”
“杨老将军,我觉得,待会见到华军长官,像我们清军这样的话,就不应该再说了。”统领王仲良稍稍提醒道。
听到这,清军副都统杨凤翔稍稍皱起了眉头,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快,以及几丝对自己这位部下的不满。不过随即,杨凤翔对王仲良的不满,直接消弭在了一声长叹之中。
满清朝廷无能,对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华帝国毫无办法,甚至直接将偌大的东北三省拱手让给大华帝国。而且,大华帝国与大清朝廷签订的停战协议中,明文规定东北境内的所有清军、所有百姓,都可自行决定去留。也就是说,不论是清军将士、官府臣吏,还是东北百姓,只要选择留在东北,都将默认视为接受大华帝国的统治,成为张林治下的大华国民。
华军第四军主力一路向北,大华帝国的行政人员则是紧随其后,不断接城纳镇,以秋风之姿将一大片的东北土地逐步控制在了手中,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施行大华政令。大华帝国向来优待百姓,农业赋税全免,商业税率极低,工人待遇极佳,而且有着一大堆重农重商重工的政府诏令,故而现居东北的百姓平民,巴不得成为大华子民,故而华军每到一城,百姓基本上都会大开城门并夹道欢迎。至于清军和朝廷各个大小官员,他们只要不瞎,都可以看出朝廷与张林治下的大华究竟孰强孰弱。张林治下的大华帝国吞并爱新觉罗王朝,貌似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够看出清廷的存亡,已经全系大华华武皇帝张林的一句话。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东北三省境内,不论是清军将领还是朝廷官员,主动投归大华帝国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满人,也在心存幻想的同时,选择了“暂时性”地归顺大华。
不论你降与不降,整个东北,都将会在未来数个月内,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成为大华帝国的疆域。
更要命的是,越是对朝廷忠心不二的忠臣勇士,就越不能对华军有任何过激的举动。毕竟,不论是清吏还是清军,都不能违背在年初签订的停战协议,他们不能给华军以任何开战的口实。谁也说不准,南京城内的那位华武皇帝,在持有借口之后,会不会直接对朝廷发难。
怀着复杂的心情,这位官至二品的清军副都统,带领着身后十几名清军将领,继续沿着主街向海兰泡城中心一带走去。很快,两名华军战士迎了过来。在表明身份之后,这一队清军将领在两名华军战士的带领下,被带往已经被充当了战时指挥中心的省长府。
“杨大人,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都是俄军的尸体,却是极少看到有被打死的华军。”在去往海兰泡城央的省长府的路上,统领王仲文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杨凤翔也稍稍吃惊,随即开口问向了前方的两名华军战士,想知道华军的伤亡情况。不过,这两名华军战士却是直接回应了一句话——您待会直接问军长。
I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