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

香港大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节!

    div lign="ener">

    国家之兴亡首重——经济、财政!

    经济和财政不出现问题,哪怕是大明传统的体制,也能够按照他们的办法,完成大明的中兴。

    关键的问题是,赚取庞大的资本,令朝廷达到不差钱的程度。这并非传统的儒家子弟的能力所长。

    儒家子弟做到极限,也不过是像卢象升、孙传庭一般出将入相,能够屯田、练兵,勉强养几万人的精锐,也已经是极限。至于全国这盘棋,则是无能无力。

    而肖图白能够源源不断孵化出赚大钱的产业,这也是站在后世几百年科技、经济发展的成果上。

    如果不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肖图白本身的能力,甚至还不如明朝官场上的那些人精。也正是因为,肖图白自认为自己玩不过大明传统体制内的官员,这才会自建一套体系,自定义一套官场规则。

    这样,便是肖图白利用体制玩别人,而不是别人利用体制玩他。

    事实证明,特区的体制虽然不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选拔人才,而是以做实事的能力来提拔有用之才。但是,特区的官场,也免不了迅速的开始体制化、官僚化。

    大明传统的体制,官员的合法收入非常微薄,在明朝中期开始,基层的官员合法收入已经不足以养家糊口,以至于朝廷只能对于官员用非法手段捞钱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

    特区的体制,则是提供了优厚的合法收入。在崇祯九年。特区人均收入达到15两银子每年。而特区体制内的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45两银子。稍微有一点级别的官员,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两、千两、万两。

    与此同时,体制对于官员们的非法收入,则采取了零容忍和长期不懈的打击。

    总体而言,体制的既得利益来源不同,使得特区的特殊体制。变是非常排外。尤其是非常排斥大明传统体制的官员,前来伸手掠夺特区的成果。

    在特区官场的内部,也逐渐的显得等级森严。一名官员入职后,首先要迎合体制,否则的话则会遭到整个体制的排斥。得不到重用和升迁。这种官场必然会形成的潜规则形成后,肖图白并没有感觉到失望,相反感觉到欣喜。

    因此,这个体制越来越权威,越来越正规了。如果谁敢挑战,那么就不仅仅是与肖图白为敌,而是与整个特区官僚体制作对。

    体制给了官员们巨大的既得利益,而体制的壮大成长,能够反馈给他们更多利益。所以,肖图白发现。最积极维护特区一切成果和制度的,不是皇家新军,也并不是接受新思想教育的百姓,而是这群特区的新生代官僚们。

    是什么让官僚们,成为了特区建设成果和开明政策的最坚定捍卫者?——既得利益和体制而!

    “观鱼。你认为我们事业能够发展的根基是什么?”肖图白忽然问道。

    陈观鱼沉思片刻道:“军队?”

    “这并不全面。”

    “繁荣的工商业?”

    “也不全面!”

    “党员和政府?”

    “还是不全面。”

    “好吧,杂家是猜不出来了!”

    “是我们自成一格的体制,这个体制逐渐拥有了自己扩张的。甚至,离开了我的推动,体制依然能够利用惯性,在很长时间里。维持发展动力。”

    经济特区得以欣欣向荣的发展壮大,在本质上也是激活了工业化怪兽,不断扩张发展的本能。

    而在崇祯十年的初年,经济特区的工业规模,相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已经相当的庞大。整个特区拥有3000多家公司,产业工人规模达到4万多人,工业产业逐渐成为了特区经济的核心。

    整个特区年生产力,能够生产60万吨粮食、150万匹棉布、5000吨煤炭、200吨钢铁、50吨玻璃产品、10万只火铳、3000只小型火炮、700吨火药、30万吨猛火油、10万吨沥青、30万吨石蜡、200只望远镜、50艘渔船……

    进口原料、倾销商品——这几乎成为了特区这个工业怪兽的本能,而伴随着吃进原料吐出产品这一过程,特区工业规模无时不刻不在成长。而限于运输能力的制约,工业怪兽越发的发出了饥饿的嚎叫。

    为了给工业怪兽提供足够的“食物”,已经将工业怪兽“排泄物”清理出去。肖图白分别成立了“天津运河公司”和“渤海运输贸易公司”这两大企业。

    运河公司,自然是充分挖掘运河的货物吞吐能力。铁、铜、木材、棉花、食物、石块等等各种材料被运输到特区,而特区的工业成品沿着运河的脉络,逐渐销售到运河两岸的许多港口城镇,预计大运河未来能够给特区增加万吨以上的货物吞吐,给特区未来每年带来超过千万两的经济增量。

    渤海运输贸易公司,更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充分利用海外的市场、资源,满足天津特区这个工业怪兽的成长需求。

    天津市舶司本身拥有一个渔政局,目前有4艘帆船炮艇,平时在渤海湾附近巡航、缉私和拯救海上遇难人员。在“渤海运输贸易公司”成立后,渔政局划拨了2艘海船建立了一个草台班子。

    “渤海运输贸易公司”的计划,虽然是为停留在纸面上的皇家海军培训人才。但是本身而言,海上的贸易和运输就是非常赚钱的买卖。

    市舶司非常爽快的支持贸易公司的发展,并且投入了10万两的资本。让贸易公司买船、招人,以及贸易正式启动时候,购买贸易所需的货物。

    而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后,渤海运输贸易公司,只需要来回的走几趟贸易。很快就能积累资本,壮大规模。

    17世纪有哪一门生意的利润,能够超过海上贸易?哪怕是做粮食生意,从日本进口粮食贩卖到大明,往返一次也是一倍的利润。一条船装载200石粮食为例,一次可以赚200两银子。

    而日本和中国的贸易,一年可以往返十次。也就是说,一艘普通的商船,哪怕是倒腾微利的粮食,一年也能赚2000两银子。而倒腾更赚钱的丝绸、棉布、纸张、瓷器、玻璃等等物品,一船是商品一次贸易就能赚到数千两银子,一条船若是能够安全往返,一年赚个数万两银子,也是轻而易举。

    而贸易最大的风险,则是来自于海盗!

    如果船队不能拥有抵御海盗的能力,贸易根本就难以展开。所以公司的主要管理层,并非仅仅是要拥有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海上战斗的经验。

    在阅览了公司大多数人的简历后,肖图白准备让拥有过“海盗”经历的人,担任公司的高管。事实上,也只有曾经专业的海盗,也能够理解海盗,才能更好的做好海上的贸易。

    经过了肖图白的精挑细选,还有锦衣卫的情报调查。最终,一名匪号“东海龙王”的王大志,落入了肖图白的法眼。

    在十多年前,王大志曾是纵横东海的一名海盗,手下曾经有500多人,占据岛屿,袭击过往的海商,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后因为得罪了郑芝龙,被郑家清剿。为了避难,王大志带着10多名弟兄,投奔了东江镇总兵黄龙,被招安为一名把总。不过,黄龙的在旅顺兵败身亡,王大志只好躲回皮岛,每日出海打渔度日。

    而肖图白派郑芝豹船队,从皮岛撤回的首批人员,也包括这个王大志。

    今年三十七岁的王大志,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同样匪性也已经彻底淡去。而且,王大志此时也有了一个八岁的独子王聪,也是被安置在特区学校读书。因此。王大志应聘到渤海公司,更多是为了赚钱,给儿子创立更好的环境。

    “东海龙王?”肖图白颇为玩味的问道。

    王大志黝黑的脸上苦笑道:“以前的匪号不值一提,王某在崇祯四年,就已经改邪归正。而现在,仅仅想要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肖图白点头道:“对于你的履历,我并没有任何的意见。相反,因为你做过海盗,应该知道,海上可是从来都不平静,海上商人没有几分战斗能力,便无法做成生意。”

    王大志默然道:“大人信任小人,小人便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不敢说,每次出航都能保平安,但是遇到海上的打家劫舍的强人,我也必会奋战到底。”

    肖图白点头道:“正是因为,你对于海上规模的了解,我才用你做这个总经理。”

    任命了王大志后,肖图白决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剩下的具体运营,皆是交给了王大志为首的团队去做。

    王大志建立了团队后,准备再购买3艘海船,并且招募一些水手。4月份的时候,做一趟日本航线的贸易。

    对于日本航线,王大志是比较熟悉的。虽然,已经有将六年没有做这条航线的生意,但是相信航线的变化应该不会太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