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欧风美雨(二)

星空漫游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世纪帝国最新章节!

    除了明面上的声音,一系列明里暗里的条约也在紧锣密鼓。

    几乎与联合声明同一时间,后来被称为《中英第一次北京密约》的《中英外交备忘录》完成换文。

    根据该项备忘录,中华帝国承诺“不会支持圣彼得堡苏维埃政权”并“尊重大英帝国在波斯东南部自阿巴斯港至亚兹丹一线以东的地区拥有战略利益”而相应地,大英帝国认可中华帝国在“波斯北部,从靠近土耳其的席林堡起,经伊斯法罕、亚兹德,直至东北角的哈瓦夫”以北地区拥有“战略利益”。

    在阿富汗方面,中华帝国允诺“不干涉阿富汗的内政事宜,对大英帝国负责阿富汗的外交表示认可并无意改变”。

    在最棘手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在〖中〗国的坚持之下,英国同意归还强占的拉达克,而〖中〗国则同意“促使”朝鲜开放蔚山港,作为“英国远东舰队锚地”但限制驻军人数。

    在英属马来亚问题上,〖中〗国保证“马来亚华人不提出独立和自治的要求,并促使暹罗政府正式放弃对于之前割让给英国的上地”。

    一个月后,中英又正式签署了《中英1906年贸易协定》,正式宣布两国“实行互惠关税”作为英帝国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南非也先后与〖中〗国签署了类似的协定。

    表面上看,〖中〗国是吃了大亏。

    为了保护工商业发展,〖中〗国方面原本对工业制造品采取了平均20进口关税,大致上和法国持平,而高于奥匈(18%),德国(13%),意大利(18%),瑞士(9%)和荷兰(4%),更不要说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英国(零关税)相比。

    在农产品方面〖中〗国为了保护本土农民,制订了15%的关税,虽然低于奥匈帝国(18%),法国(18%),意大利(17%),西班牙(33%)和瑞典(16%)却高于欧洲其他国家。

    现在,英国本来就是零关税,可〖中〗国对英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水平却统一下降到了10%,看起来〖中〗国是做了让步,而英国人坐享其成。

    但在郑宇看来,〖中〗国占到的好处更多。

    首先,历经多年的发展,也是充分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中〗国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比较高效的工业制造体系在农业上,采取产业化经营的大农场竞争力也很强。说到底还是〖中〗国人力成本太低,导致工厂的直接劳动力投入低,而铁路公路港口船舶这些成本中要计算人力投入的物流体系成本也低。

    其次,〖中〗国经济要进入快车道就需要一个稳固而广阔的消费市场。内需的启动需要时间,而见效最直接的还是出口o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容纳〖中〗国飞速扩张的工农业生产力的,首先就是大英帝国。尤其是〖中〗国周边,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亚以及英国势力范围所及的荷属东印度乃至南非,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属各殖民地是可以制定各自的贸易政策的〖中〗国商品在这些国家目前也并非零关税。现在统一起来之后,〖中〗国的关税固然下降了接近一半,但这些国家对〖中〗国商品的开放让〖中〗国获益也不小。

    更重要的是,郑宇最担心英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就是从〖自〗由贸易走向保护性关税,建立帝国特惠制。

    目前英帝国内部关税保护同盟〖运〗动一浪高过一浪,郑宇也不可能不关注。他很清楚,一旦英国采取这一政策,甚至对〖中〗国商品采取更加具有歧视性的关税政策,〖中〗国的经济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对方不需要马上修改关税政策,只要在未来某一时刻突然变化,措手不及的〖中〗国就可能陷入困境。至于贸易反报复,那终究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对英国人来说,最多是多huā些钱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可对〖中〗国来说,这些出口却影响了很多人的饭碗。

    更重要的是,英国人从此放松了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限制o

    眼看着德国人开始用各种精密机床,精密光学仪器,化学制剂和工艺技术与〖中〗国大做生意,尤其还可能涉及到了军工,再看看〖中〗国人自己生产出来的性能优异的战舰,战车,汽车,英国人心里也明白,自己再徒劳地搞技术封锁,不但会进一步在〖中〗国那里丢分,实际上也限制不住〖中〗国的脚步。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开闸了。只是,某些对德国人也很有意义的设备,工艺技术,那是绝对不可以提供的。

    在郑宇这一边,英国人的有限开闸,让他在很多方面又多了条选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制衡德国人,避免德国人漫天要价以次充好。

    就这样,一个“双赢的结果,让双方都很满意。当然,至于〖中〗国工商业承受的进口品竞争压力,以及同时在出口方面获取的有利条件,如何权衡,那是商业界的事情了。

    美国对此的感情是复杂的。

    按照双边最惠国待遇,这一特关税美国人自动享有。

    而迪样,贸易条件对〖中〗国就有些不利;美国目前对制造品征收的关税平均高达4,最低也有。按照双边最惠国待遇,〖中〗国人享有了的关税水准,美国人则享有的税率。现在美国商品在〖中〗国承担的进口关税下降到了|,〖中〗国商品在美国却还是,这让〖中〗国方面马上提出了外交照会;修订商约。

    美国人当然是不想修订的,因为这等于白白出让一部分利益。而按照条约,美国也的确没有义务必须修订商约。

    不过,〖中〗国方面也动用了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而〖中〗国最近用强悍的武力打出来的赫赫声威也让一些美国西海岸民众团体“犯嘀咕”。再加上工商业已经为〖中〗国庞大的建设计利沸腾起来,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最终中美重新修订了商约,〖中〗国商品在美国享有的平均关税被下降到了。虽然〖中〗国方面还是不满意,但美国人也讲的明白;这是美国开国以来最低水准的关税了,实在是不能再降。

    作为补偿美国政府每年从〖中〗国商品缴纳的关税中抽出一半,作为“中美文化交流基金”用于“中美文化交流项目”包括每年为不少于三千人,从幼童到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各级〖中〗国留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补助。

    郑宇知道美国人在打什么算盘。

    对外国精英集团从小灌输美国价值观,潜移默化址′配置亲美力量未来影响其国家政策和主导舆论,乃至进行和平演变,正是美国玩了一个多世纪,驾轻就熟的招数。

    但在目前的阶段,能够运用美国的教育资源为〖中〗国培养人才,他是乐见其成的。至于美式价值观,他本人并不认为是太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原本就有许凡那一派的〖民〗主力量存在,多一些年轻人也没什么。

    他不认为一些受了美国教育的知识分子就能够动摇他一手打造的国家秩序。

    只要这个国家可以稳步向前发展专制和〖民〗主的力量就可以彼此牵制,在最高的权威下达成均衡。

    在美国,中美关系的繁huā似锦之下,却也涌动着一股暗流。

    以西奥多=罗斯福及其白宫幕僚为代表的美国精英集团,也包括洛克菲勒梅隆这些与〖中〗国方面竞争,并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威胁的财阀,也在警惕地注意着西太平洋那个新帝国的崛起。

    一直以来,两大洋带来的安全感始终让美国人沉迷于孤立主义带来的富足与和平。物产丰饶,文教发达,经济飞速发展,华尔街流淌着金钱,百老汇发散着欢乐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也没有太多真正需要担心的。

    这种安乐的感觉,让美国人格外多愁善感也分外直爽。

    他们会为了一个弱小国家遭到欺侮而愤慨…会为了法兰西人在阿尔萨斯ˉ洛林沦丧之后表现出来的悲壮而流泪…他们会为了英国人无耻地以鸦片毒害〖中〗国人感到羞愧,也同样会为了〖中〗国人打败了专制沙皇而大声叫好。

    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子弟派到古老的大陆上参与残酷的战争。

    是的,铁与血,炼狱和死亡,这一切离美国太遥远。他们不过是报纸上的照片和几行文字,最近的也不过是百老汇的舞台剧。对美国人来说,这一切都只是生活的佐料,而不是生活本身。

    但现在,在一些菁英份子看来,战争的阴云,恐怕并不想大多数人想的那么虚无缥缈。

    一个强悍的帝国,已经拥有了六十万吨以上的作战舰队…并且正在打造一个高达八十八万吨,且全部由第一流的新型战舰组成的合成化海军。

    他们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火力最强,防护力也最出色的主力战舰,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其他海军;

    他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轻型雷击编;

    他们有庞大的潜艇部队;

    他们有经验丰富的飞艇部队;

    他们积累了装甲舰时代大海战的丰富经验;

    他们有世界上最出色的海军将领,以及一支士气高昂,组织严密的海军舰员队伍;

    他们已经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由多个防御严密的基地构建了庞大的海军基地网络。

    反观美国,十六艘战列舰组成的大白舰队,相比〖中〗国人的新型战舰,已经沦为过时的废物吧拿马运河还在施工,陆上兵力陈旧,规模也不大。整个美国,在对岸虎视眈眈的钢铁舰队以及百万大军的面前,简直如同裸体的婴儿。

    从〖日〗本投降开始,一系列的事件,在与〖中〗国方面的外交斡旋中,美国人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对方的强势,也无比真切地体会到,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对自己的话语权构成了多大的妨碍。

    由于底气不足,美国人不得不放弃对于关岛的奢望,甚至在菲律宾的问题上,〖中〗国人答复了美国的要求,却更像某种“施舍”。美国人不得不放任〖中〗国完整地控制了〖日〗本而对于〖中〗国一口吞下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只能是干瞪眼。

    反观〖中〗国人,一手隐隐抓住舰队和百万■,一手挥舞着“经济规利”“商务计划”“大开发”翻出支票本…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未来诱引得美国工商界春情荡漾。

    郁闷之余,西奥多=罗斯福也被激发了豪气。

    在他的策动下,共和党议员开始四下联络,散播“太平洋安全态势恶化”隐隐地把矛头指向太平洋的对面。在国会,共和党议员纷纷论述“世界形势动荡不安,各国增强海军实力,对合众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以及“海军装备日新月异…作为一个两洋国家,合众国必须加强海上防御”。他们还拉来了海军部长,乃至马汉,在国会出席听证,强调广州级和猎豹级的出现…让美国目前还在船台上的“南卡罗莱纳”级已经过时,新舰甚至还在设计中就已经落伍。

    很快,〖中〗国通过了《国防大纲》,进一步刺激了美国军方和社会猜英的神经。在他们看来,日俄已经战败,〖中〗国人却依然要进一步加强海上实力,亢论是不是针对美国,美国都必须作出回应。

    经过激烈的辩论…美国国会最终通迂了新的《海军法案》…准备在十年内建造不低于二十四艘新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其中至少十艘布置在太平洋。此外…国会还拨款建造五十六艘新式燃油驱动的巡洋舰,以及八十四艘雷击舰…四十二艘以上的潜艇。

    为了凑足经费,美国国会宣布开征“海军税”美国顿时哀鸿遍野。很多记者辛辣地讽刺罗斯福,认为“显然〖中〗国人的成功刺激到了可怜的泰迪熊”总统“似乎准备利用合众国来玩一场造舰比赛”。

    不过,面对汹涌而来的非议,罗斯福本人却是异常坦然。他以超人的意志力和协调能力,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一步步扭转舆论态势,分化瓦解游说集团,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超强的演说能力感染国会的议员们。另一方面…为了迎佥国内的狐立主义思想,罗斯福在宣传上扣紧“预防战争的最好办法是手持大棒,说话温柔,而我们的大棒,就是舰队”宣布“扩建海军的目的,正是为了维护和平。而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最好的途径就是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扩建海军的决心,这样,经济力不如合众国的潜在敌对国家就会放弃,转而与合众国达成和睦”。

    就这样,这个法案缓慢而坚实地一步步走了下去。

    美国的造船业,在天价订单的诱惑下又开始大规模地购置机器,扩建船台,聘任技工。而美国天才的舰船设计师们则开始了埋头苦干,力争设计出一系列“足以压倒〖中〗国人”的新型战舰。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郑宇并不完全清楚美国人最终的走向,但他明白,历史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岔路。他也有些佩服罗斯福,能够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以个人的感召力把自己的政策贯彻为国家的意志,推动整个国家走向一个他们的大部分个体并不关心的方向,罗斯福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当然,他也明白,罗斯福能够让美国海军的扩军比历史上来得更早,更猛,关键还是〖中〗国表现得太过强悍,尤其是这支超越了时代的庞大舰队让美国的菁英份子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胁。

    〖中〗国,已经强大到了一个无法低调,也毋须低调的地步。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都很容易就意识到这个国家一旦决心挑战现行国际秩序,会爆发出何等可怕的战争潜力。而这样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国,无论你承认与否,他都已经走上了一条帝国主义道路。也许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以和平友善著称,也许他们这一次更多是因为反侵略,为了复兴固有的光荣,但他们那么庞大的人口,对于土地和资源的需求,对市场的需求,最终依然会推动他们走向扩张。

    从郑鹰来到这个时代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国家已经不会再采取压抑本国国民的方法,在“稳定和谐”中走向慢性死亡o蛰伏千年,屡遭阉割的民族魂魄,先秦诸夏的进取豪情,经历了几十年的文化洗礼,政治经济改革,一次又一次的国战,终于在这一场亘古未有的开疆大胜之后轰然复苏,迸发出前所未有妁锋芒。

    〖中〗国已经展示了自己的獠牙利齿,这不是低调一段时间就可以掩饰住的。狮子终究是狮子,不会因为他打瞌睡就被当成绵羊。

    但另一方面,〖中〗国固然不需要强行压抑自己的合理诉求,却也不能表现出太大的野心。在西方,诉求与实力相匹配是一个默认的国际政治规则。所谓合理与否,根子上不在于正义…因为“总可以找到合适的借。”而在于实力。

    目前〖中〗国的实力,除了自己的领土所及,只能维持住东亚独霸,最多也就是在南洋之类临近的华人聚居区拥有话语权o

    这一切,在“恢复传统荣”的旗帜之下,让列强并没有太多可指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