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大国无疆最新章节!
第七十八章 不可阻挡
人不能只为一件事活着,世界也不会因一件事而沉溺,历史更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停止前进,每一天的日升日落斗转星移,世界都在不断变化当中。
年的11月2日,按照工作计划,张宇将再一次来到大西北,行程并没有受到十月份的金融危机所耽搁,做了一定部署之后他毅然按照工作安排来到了中国甘肃,一个因炎黄脊梁计划而充满神秘和奇迹的地方,从1933年开始,四年多的时间里,不止是苍凉的西北变了模样,庞大的科研计划经历了四年多的努力也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祁连山山脉,“铠盾”科研基地,一条类似于公路却又更像跑道的宽阔大道上,在无力的阳光普照中迎来了一架毫不起眼的运输机,飞行员娴熟的将飞机降落在跑道上,不一会儿运输机里的乘客便被一队全副武装的车队接走,运输机也很快返航。
“一切都准备就绪,详细的检查工作已经进行三轮,确保实验万无一失”
“很好,我们直接去指挥中心”听到计划负责人的话,脸上没有一丝兴奋也没有半点的不高兴,前前后后为整个炎黄脊梁计划四年多时间里投入的资金,已经和泰山计划十年总消耗预算相当了,如此庞大的投入如果还看不到效果,张宇无法给人大会一个合理的解释。
与此同时,在一片荒凉毫无人烟的中国新疆罗布泊某地,消耗一整个国防工程建设师半年多时间完成建设的地下核试验基地早已投入使用,无论地下核试验是否成功,该基地都有着将永远沉睡于地下的命运。
从37年9月份,由“铠盾”科研基地派来的核物理专家和技术人员们,就在军队的重重护卫下,为该基地运来了一个重达2.5吨的大家伙,外形极像一个超级重磅航空炸弹,可事实上它的设计爆炸威力相当于5万吨梯恩梯(TNT)炸药爆炸的威力,它就是炎黄脊梁计划共计数千位核物理专家学者们四年多的努力成果,更是兰州机密核物理生产单位旗下数十家工厂,建立在巨大耗费背后的劳动结晶,光是建造浓缩铀、离心机等生产设备和工厂就花费巨大,而后大规模生产中所消耗的电能、核材料等更是价格不菲。代号为“巨锤”的原子弹不管能否成功爆炸,其影响也必将是巨大而又深远的。
而所谓的地下核试验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竖井工程。为了安全保密同时最大化减少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共和国的首次核试验选择了以封闭式地下核试验的方式来进行。虽然地下核试验有平洞和竖井两种方式,前者利用地形挖掘出一条特殊设计长坑道,进而在坑道里布置核爆炸装置与各种探测仪器,回填之后便可实施核爆炸。
被共和国选中的竖井方式则不同,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被一起吊置于大口径竖井的底部,不受地形约束的该方式,回填之后便可实施核爆炸。但由于共和国之前没有任何核试验经验,依靠计算机模拟进行了数次核爆炸模拟,但真正到了要实物爆炸验证的时候,一切都往最坏方面打算,因此此次的竖井地下核试验方案中,最核心的竖井工程是由一台价值几十万的国内最先进钻岩机担当主攻,在罗布泊下面钻出了一个直径四米、深一千一百米的超深竖井,之所以如此之深便是考虑到核爆炸所带来的放射性物质排入大气中的量,能够降到最低程度。
而如今,早已经布置妥当的实验基地的竖井,其竖井最上层已经有三米厚的钢筋混泥土彻底封闭(留出了电缆连接孔),而在其底部,三条巨大的钢缆将原子弹“巨锤”悬吊着,两条高绝缘电线连接着原子弹内部的起爆装置,在往上每隔二十米就有一个半米厚度钢混封盖隔离竖井,层层封盖的意义就在于便于在竖井周围井壁中开出的一个个内凹坑里,放置一台台必将毁灭于核试验中的观测仪器。
强大的核爆炸能量必将把这些钢混封盖所突破,而它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核爆炸之后,为观测仪器提供那么一丝一毫的安全瞬间,让这些仪器能够记录下核爆炸的详实数据,通过一条条数字光纤连入外面受到重重防护的数据接收与储存装置,将这些宝贵的数据保存下来。而核试验的起爆命令,将由遥远的酒泉核爆炸指挥中心发出,通过特定的信号接收装置获取起爆命令后,再通过安全验证装置的命令校正核对,确认命令准确和有效后,起爆电路将接通………
年11月2日,14时23分31秒,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共和国史册的时刻,酒泉核试验指挥中心里,临时客串起爆员的张宇,不需要念叨什么倒数十个数,直接摁下起爆的红色按钮的时候,时间停止在了这一刻,命令以光速传递到了罗布泊地下核试验场,大部分装置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它们很快通过了起爆命令验证,接通了起爆电路,这一繁复的过程就在不到十分之一秒内完成,电光火石间剧烈的爆炸瞬间到来。
炙热的温度在强烈的光芒中急剧攀升,原子弹周围瞬间犹如白昼一般,空气在微秒之内急速膨胀,与半米多厚的钢混结构竖井壁强强碰撞,瞬时扭曲了竖井底部的钢混结构,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与强大的压力配合,将竖井底部彻底融化成翻滚的岩浆,而往上的强大冲击波也并不是半米厚的钢筋混泥土就能够承受得起的,迅猛的核爆炸能量将竖井中低部中的一切化为乌有之后,冲破一层又一层的阻拦同时也将竖井内壁中的观测仪器化为高温空气中的一部分,上窜了一千余米、冲破了多重封盖之后,最后猛然将竖井最后的防护,即三米厚的钢筋混泥土竖井顶端封闭盖直接掀翻。
冲出地平线的火球瞬时扩大,发出了强烈光辐射和一定量得放射性物质碎片,强脉冲射线释放开来,橘红色的火焰柱之上,汹涌的气浪带起了一个小小的蘑菇云,波涛汹涌般的扩散之中还伴随着强烈的地表震动,布置在核爆炸一公里、五公里、十公里等范围内的观测仪器忠诚的记录下了这一短暂过程的所有信息,设置在地下核试验外七公里的一个小型地下数据储存库,同样是钢筋混泥土重重保护、内部还铺设了防辐射铅层,来自核试验的庞大数据纷纷汇入这里储存,其中包括竖井内的那些观测仪器所记录的瞬间核爆数据,虽然昂贵的观测仪器在瞬间化为了乌有,但它们所传回的数据却千金不换。
对于罗布泊的地下核试验,远在酒泉的核爆炸指挥中心里感受到的核爆炸威力就在于轻微的摇晃感,采用地下竖井核爆炸所带来的震感还不如六级地震的能耐,但好歹也让指挥中心感受到了摇晃感,站在指挥台上的张宇在感受到脚下一阵轻晃之后,这才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轻咬下嘴唇,指挥中心里三十多人彼此互望之下,发现彼此眼里都眼泪翻滚,不少科学家甚至直接趴在了桌子上低声啜泣,呜咽的呻吟中泪水止不住的滑落,从1923年开始就大举进军科研领域的中华民族,转战数千公里、历经多年风雨之后,期待多年的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而这一次爆炸是史无前例的一次背水一战,采用地下封闭实验的实验,无论能否成功都将意味着耗费多年的实验基地包括那颗宝贵的原子弹将永远沉睡于罗布泊的地下,而如今……
这一声看似无足轻重的巨响、这一次看似毫无影响的晃动,却象征着中国首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潘多拉盒子被中国人首先打开,释放的魔力被国人所掌握,如此大威力的武器必将成为共和国繁荣强大背后的战略支柱。
回想起威武强大的汉武中国、大唐盛世,回忆起鸦片战争中的割地赔款,数千年的荣耀在近代里化为一旦,百余年的民族耻辱与如今的强势崛起交相辉映,泱泱中华数千年繁衍至今,跌峦起伏的历史历练了这一强大的民族,当荣耀已成为历史、当耻辱弥漫心间、当一切都化为零,洗尽铅华的民族重新站在成长的道路上,从复兴党拉起民族崛起大旗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就开始重新起跑,声嘶力竭的唤醒民族同胞、不畏艰苦的奋发图强、呕心沥血的卧薪尝胆奋斗,中华民族终于在经济成就上再次令世界瞩目的同时,在象征着人类最高武力的领域烙下自己的身影。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巍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天之骄子吾纵横………”在酒泉核爆指挥中心此时已经成为欢乐的海洋,人们擎着泪水开怀的欢笑蹦跳着,压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在踏上新的征程之前,他们需要欢笑。
按照计划,接下来还将有一次地表核试验,而这一次实验将是由空军战略轰炸机担负投掷重任,共和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之空中投送,将会在这一次得到实践。裂变武器成功之后将会进行的自然是核聚变武器研究,即氢弹的研究工作,计划在1940年左右爆炸共和国的首颗氢弹。
离开酒泉的时候,张宇接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特殊电话,国务院总理张雨生自然知道发生在罗布泊的事情,他给张宇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西方国家不少地震台都检测中国境内发生地震。这样一个消息不得不让张宇哭笑不得,世界各国都快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还记得通报地震,这究竟是关心中国呢?还是巴不得中国遭受点特大灾害?张宇指示国务院发布在新疆境内发生轻微地震的消息,以及灾害没有造成任何经济和人员损失,之后张宇就飞赴了下一个地点,四川省的西昌市。
天府之国,取多用宏。物产丰富、资源富饶的天府之国,如今不仅仅是工业发达、物产丰饶,其独特的自然优势,也让中国首个卫星发射基地落户在了四川西昌。
始建于1934年2月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通信与指挥监控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基站组成,属于共和国人民军总装备部,担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所需的包括数据处理和安全控制在内的所有任务,其独特的高海拔、低纬度、隐秘地形、地质结构好等优势,加上靠近西南重要的成昆铁路干线交通便利,共和国首颗广播通讯卫星的发射任务落户于此自然是当之无愧。
按理说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才是西昌最佳的卫星发射时节,被命名为“亚洲一号之星”的广播通讯卫星也的确是要安排在十月一号发射的,算是为共和国国庆献礼,但发射前的检查中发现了神剑一号捆绑式火箭出现了燃料泄漏,发射任务随即取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本打算领先一步中国核工业集团,让“两弹一星”中的卫星先成功,一直以来该集团就和中国航天科工密切配合,努力打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的时间赛跑大战,从理论研究到探空实验、运载火箭试射等等,中航科技集团一直在航天领域里走得非常踏实并且速度很快,眼见着就要发射卫星了,领先中核一个多月的战绩足以彪炳史册,可谁想到关键时候出了岔子,燃料外泄的事故发生了,谁还敢让火箭升空?
火箭燃料外泄的事故,甚至影响到了中航科工的导弹系列武器研究进程。而经过一个多月的思想教育和整风,确认了是燃料加注过程出现了问题,并非设计缺陷之后,集团上下重新对运载火箭和卫星再次进行了反复检查,甚至连黑龙江、北京、海南、新疆、南海等各个地区设置的地面测控站,派往大西洋、太平洋等地域的秘密远洋测控船,都进行了反复的检查校对,确认发射任务能够百分之百成功之后,这才申报了发射申请。而且他们也是做出了中核工业一样的决定,发射窗口时间在11月10日20点45分到来,前后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最佳发射时间,可以说中航科技也是选择了背水一战。
张宇到西昌来算是偶然的碰巧,他又不是科研人才,不管来不来这次发射任务都会照常进行,当然张宇不来西昌也至少会到北京的航天指挥中心去观看发射现场直播。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什么人来看,而是此次发射任务能否完美成功。
发射前两小时,国内的所有地面测控站都开始进行最后检查并向北京航天指挥中心、西昌发射场汇报了测控站一切正常的消息,同时在广袤的太平洋、大西洋上,两艘伪装成大型集装箱船的远洋测控船,在大洋上多漂流了一个多月,终于收到了国内发来的准确命令,褪去了外表伪装之后,作为临时由万吨级集装箱船改装而来的测控船,全身集结了共和国最顶尖的电子、机械、通讯和计算机等最新技术,其通用船舶平台自然毫无问题,关键是航天测控装备能否在多种海况之下工作正常,其船台上的统一测控系统、多波段脉冲雷达等大型设备,专用于对火箭、卫星等追踪测控,强大的通讯设备也能让测控船和国内指挥中心实时进行数据联动。
神剑一号捆绑式火箭采用先进的液态氢和液氧推进,在离发射还有七小时的时候,工作人员首先为一二级火箭加注常规燃料,再为火箭的第三极加注液氧和液氢。离发射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两艘远洋测控船发回了准备就绪的消息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里,正式进入发射倒计时。
火箭发射指挥中心里,俨然就是一个共和国最新计算机的集结地,大厅里正前方的一块十余平米的大型彩色电视屏幕,周围还有数个状态显示板构成的显示大屏幕。厅内分布一台台先进仪器,总指挥台、高速计算机、数字记录仪等等,其装备先进程度不亚于北京的航天指挥中心,随着显示屏幕上的倒计时,进入到最后十秒的计数倒计,共和国重大科研工程之“两弹一星”工程的卫星发射即将开始。
20点46分27秒,“神剑”捆绑式大推力火箭点火车成功,噗噗**的高温气流缓缓将火箭推向苍穹,火箭快要飞离发射架的时候,一张张彩带抛离开来庆贺火箭的发射成功,随后火箭越来越快,犹如一支脱弦的利剑刺向太空,橘红色的火焰在黑色的夜空中显得特别漂亮,不断加速的火箭很快飞离一级火箭、紧接着二级火箭……
担负火箭星箭分离任务的是在太平洋里游弋的一号远洋测控船,火箭脱离国内测控站监测范围之后,一号测控船很快扑捉到了已经进入末端飞行的火箭,发出了卫星和火箭脱离指令之后,卫星被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太阳帆板顺利收到来自太阳的第一缕曙光,卫星一切数据正常,成功向地面传回了讯号后,还传回了“二泉映月”的广播信号,“亚洲一号之星”广播通讯卫星发射任务宣告成功。
半月之内,共和国在尖端科技领域里连续取得重大突破,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与广播通讯卫星成功发回广播讯号,奏响了共和国在金融危机之中的另类春天序曲,但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还在继续,其扩大之势无人能挡。不过,当共和国有了原子弹,有了卫星,有更多先进的东西之后,中华民族的同样也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