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二章 奸臣会

弄玉&紫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六朝云龙吟前传最新章节!

    更新时间:2012-12-18

    程宗扬与秦会之面面相觑,听著张十一大费口水,说起铁骊从拜火教手中抢得藏宝图,如何斩蛟杀虎,取出宝藏,购买大批武器,从云水运至江州。贾太师如何当时正怀抱美人儿斗著蟋蟀,闻言顿时怒得摔了蟋蟀罐,一面下令封锁云水,一面尽起精锐讨伐江州。

    张十一这番话用足了演义口吻,十成里未必有一成是真的,可透出的信息却不简单。尤其是孟非卿、宝藏与拜火教这几处关键。俞子元说过,鹏翼社利润并不丰厚,孟非卿却动用大笔资金购买粮食兵器,自己已经觉得奇怪。与说书人的演义对应,难道岳帅与拜火教结怨是因为宝藏?而宝藏最终落到孟非卿手里,此时取出来支撑星月湖东山再起?

    赏钱不断丢来,张十一赚得盆满钵满,说完这段,抱拳一声告辞,施施然离开。

    秦会之不动声色地笑道:这厮倒好口才。一篇长文,说得丝毫不乱。

    这里不是谈事的地方,程宗扬喝了口茶,压下心底的疑惑,市井的口碑真是有意思,说到王丞相,就是老好人,让人听著就替他担心。说到贾太师,就是找美人斗蟋蟀。张十一说贾太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文士破口大骂,这位贾太师既然重文抑武,怎么在文人口里名声也不怎么样呢?

    秦会之道:这事要从方田均税法说起。六朝中,宋国最为贫弱。贾师宪推行方田均税法,在宋境丈量田地,划分为五等,逐一釐定税额。不足标准的,可以免税。

    这是好事啊。大家划清田产,按等级交税,谁也不吃亏。

    秦会之微微一笑,对有些人来说,不占便宜就是吃亏。说起宋国的贫弱,其实宋国一点都不穷,只是那些钱官府收不上来。地方豪强占有大量良田,税赋却极低。小农勉强糊口,缴纳的税赋却占了一大半。长此以往,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贾师宪重新丈量田地,触及豪强利益,那些文人多是富家出身,当然要痛骂贾师宪。

    秦会之饮了口茶,这方田均税法推行不下去便罢,一旦强行推行下去,不但贾太师要身败名裂,连宋国也恐怕有亡国之虞。

    旁边忽然有人道:此话怎讲?

    程宗扬扭头看去,身後的茶位坐著两个男子,其中一个年过五旬,须发犹如墨染,目光炯炯,精力旺盛。另一个相貌清雅,举止斯文,两人都穿著便装,戴著乌角巾,看起来像是来晴州游学的文士。

    秦会之洒然笑道:方田均税法并非贾太师创举,自王荆公提出此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以荆公大才,尚且难以推行,可知此法之难。

    老者道:事在人为。要想在平地建起一座晴州谈何容易?偏偏世间便有了晴州。贾太师位高权重,推行一则法令,又有何难?

    秦会之道:国家初起之时,豪强之户少而中产之民多。一旦承平日久,富者兼并田地,愈来愈富,一户之资足抵中产万家,而缴税之额不足百户。赤贫者无税可收,豪强瞒税不缴,所徵赋税大半落在中产之家。不需数百年,中产之家皆破,则国家危矣。贾太师看出此中弊端,推行方田均税法,本意是抑豪强,扶贫贱,但所失有三。

    老者冷冷道:愿闻其详。

    秦会之竖起一根手指,其一曰轻敌。贾太师为人强硬,视豪强如无物,不仅重新丈量土地,而且限定田亩,超出者由官府平价购入,分与贫户。但豪强之所以为豪强,正因其财雄势厚。方田均税法夺其田地,势必反目成仇,贾太师以一人之力,岂能与一国豪强相抗?

    其二曰躁进。为人不妨快意,治国且需谨慎。道德经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方田均税法遍及全境土地,便是五十年也未必能清得完,只可徐徐图之。但贾太师匆忙施行,上下官吏为完成法令,大肆舞弊,更激起豪强仇怨,只怕不待人亡,便会政息。

    秦会之竖起第三根手指,其三是贾太师施政强硬有余,圆滑不足,一向头痛医痛,脚痛医脚,未能远谋。如果我没有猜错,贾太师急切推行方田均税法,正因为宋国岁入已经出现大麻烦。

    老者瞳孔中的光芒闪烁了一下,宋国税赋不足,众所周知,也算不得什么稀奇。

    秦会之笑道:宋国容忍晴州,只怕是因为向晴州的大商家借了不少钱吧?如今贾太师又兴兵讨伐江州,我倒奇怪钱从何来?

    老者哈哈一笑,宋国虽然贫弱,未必连一次仗也打不了。

    秦会之道:贾太师若要推行方田均税法,便不该打仗。若要打仗,便只能暂停此法。若两者齐为,大军战於外,豪强乱於内,今年宋国粮食产量折损二成便是少的。再加上军费大增,用不了几个月便会焦头烂额。

    老者微微昂起头,依你之见,宋国政事该如何施为?

    下策是求稳。休兵,罢方田均税法。

    中策呢?

    徐图缓进,恩威并用。岁入不足,不妨纳捐。

    以财纳官?老者哂道:亡国之道!

    非也。秦会之微笑道:以田纳爵。以往纳捐,大都是君主求财心切,急於得钱,以朝廷官职作价而售。三品官职不过得钱百万,随手用之则无余,而朝廷得一官蠹,为害不浅。此法不取钱财,不售官职。千亩得一子爵,万亩得一伯爵,国家得利,富人得名,岂不比强行徵购田地容易百倍。

    老者沉默良久,然後道:上策呢?

    秦会之笑而不答。

    旁边的文士微微叹息一声,开口道:老爷,时间已经不早了,晚些只怕有客来访。

    老者忽然道:阁下尊姓?

    鄙人姓秦名桧,草字会之。

    老者喃喃道:秦会之……可是在晴州游学的士子?

    秦会之笑道:伴当而已。

    商人?老者讶然挑起眉,情不自禁露出一丝轻蔑,但想到秦会之那番话,又犹豫了一下,那你可有意出仕?

    在下身为伴当,自然要追随家主。

    哦?

    这是在下家主,程公子。

    程宗扬抱拳道:见过老丈。

    老者打量了程宗扬几眼,年纪轻轻,能驾驭这等才俊之士,不简单啊。

    程宗扬笑道:这是秦兄给我面子。

    老者注意力本来在秦会之身上,听到这句话,不禁目光炯炯地看了他几眼,然後道:好一个伴当给家主面子,难怪这样的人材会甘心为你效力。

    老者站起身,对秦会之道:你那日若改了主意,便来临安找我吧。他回过头,群玉。

    文士躬身道:鄙人廖群玉。程公子、秦先生若大驾光临,寻临安悦生堂廖某即可。

    不敢。

    老者拍拍秦会之的肩,想说什么,思索半晌,终究化为一声长叹。

    我若经商,恐怕也比你不过。

    说完,老者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程宗扬笑道:上来喝口茶,先听了一段神鬼传奇,又听了你这一番治国的大道理,这口茶喝得挺值。

    秦会之却皱起眉,廖群玉……悦生堂……难道是临安那位以刻知名的大家?他为何会来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