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宗明天下最新章节!
又过了两日九月二十一日,允熥留下杨子荣担任吴县知县和园区主事,启程离开了苏州,向松江府而去。
临走之前,杨子荣小心翼翼地对允熥说道:“臣与长洲知县慕天颜多次交谈,觉得他不像是善于拍马之人。陛下,是否因为他的名字误会他了?”
“是么?”允熥有些惊讶。杨子荣颇有识人之明,应该不会看错人,但他为何会改名慕天颜呢?
允熥最后的这个疑惑在从苏州前往松江的半路上得到了解释。
“依照户部的档案,他从出生后就名叫慕天颜?从未改过名字?”允熥目瞪口呆。
“是,陛下。依据户部黄册上记载,他家这一代是天字辈,所以给他起名为慕天颜。”苏友学说着从京城传来的户部调查结果。
“看着真的是朕误会他了。既然如此,给杨子荣传令,让他看一看慕天颜人品、做事如何。若还可以,朕会斟酌给他重任。”允熥想了想,说道。
金善依照允熥的意思写了手诏,盖了他随身携带的小印,发往苏州。
这次从京城过来的不仅是有关于慕天颜名字的户部记载,除了一些四辅官和六部尚书不能自己处理的奏折之外,还有一些弹劾允熥的奏折。
这些奏折都是弹劾允熥在苏州游山玩水的,以在京的御史言官为主力,夹杂着少量其他各衙门的官员。允熥粗略点了点,一共有二十多封奏折。并且这可能还不是全部,过两天还可能会有弹劾的奏折送过来。
但张辅笑道:“陛下写的那几首诗有用了,让朝臣们想起了陛下还是大明开国以来最有才华的诗人,若非如此,想必进谏的奏折会更多。”
“是啊,若陛下不是一个诗人,勾起了朝臣们对于历代诗人的想法,进谏的奏折说不定会多一倍不止。”金善也笑道。
允熥之所以在那几个‘旅游风景区’题诗,不仅是为了装逼,更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并未江郎才尽,仍然是大明到现在为止数一数二的大诗人。那既然是诗人,游览各地的名胜也就是应当得了,那些也喜欢诗词歌赋的大臣就不会上奏折了。
这些进谏的奏折当然全部留中不发。允熥嫌送回京城还浪费人力,就在行在让小宦官将它们撕掉后烧成灰烬。
允熥一行从苏州出发后一路疾行,二十三日就来到了府县同郭的松江府华庭县(今松江区)。在接见了松江知府、华庭知县等人后马不停蹄又前往了上沪市舶司——后世上沪市政府所在地附近,显得十分急迫。
他八月下旬从京城出发,到现在已经出来了一个月,按照计划已是该回京的日子了,但允熥拟定的行程只完成了一半。所以他不得不压缩在各地的行程,能省就省。允熥也没打算在松江府干什么事情,松江府也没什么可看的景色,所以直接忽略过去了。
二十三日伴晚,允熥来到原上沪县城。他本想立刻接见当地的官员部署任务,但王喜跪倒地上劝道:“陛下,现在已是戌时了,天也黑了,都到了宵禁的时候。这么晚了,陛下还是明日再接见当地的官员吧。”
“况且陛下甩开大部带着精锐护卫和随从一路从华庭县急行过来,也很劳累,歇一歇吧。”
听他这么一说,允熥也感觉到了自己身子很疲惫,坐到座位上,勉强笑道:“就依你,传令给金善等舍人,不必等着朕了,各自去歇息吧。他们今儿头一次骑马,恐怕也颠的骨头疼。”
“王喜你也是,虽然洪武二十五年你就学会了骑马,但这些年骑的也少了,恐怕身子也不怎么舒服吧,让小宦官铺床,你也早些去休息。”
王喜站起来笑道:“何至于此,奴才将陛下的寝殿打理完毕后再去休息也不迟。”一边说着,吩咐了身边的黄路几句,然后带着小宦官进去收拾寝室。
允熥摇摇头,没有说话。
……
……
第二日上午,经过一夜休息的允熥虽然仍有些疲惫,却在用过早膳后马上召见了当地的官员。但头一个拜见的,却不是上沪本地的官员。
“臣杨任见过陛下。”一个中年男子跪下说道。
“杨卿平身。”等他起来了,允熥又道:“你何必这么拘礼。”
“陛下,礼不可废。”杨任一丝不苟的说道。
“杨任,朕因为你主管市舶司相关之事,所以将你从京城叫过来。杨卿这一路过来,很辛苦吧?”允熥说道。
“为大明尽职尽责,有什么辛苦之说。”杨任说道。
“好,好,好,大明若都是杨卿这样的官员,何愁国家不兴。”允熥笑道。虽然他知道这句话不过是一句废话,但听了也觉得心中舒畅。
二人又寒暄几句,允熥赐他坐在一旁,自己继续接见官员。
第二个面见的就是真正的当地官员了。上沪市舶司提举,当年朱元璋还在时允熥亲自选定的提举张彦方。他同样一丝不苟的行礼拜见允熥。
允熥等他行礼完毕后寒暄几句,之后问道:“张爱卿,今年到八月底为止,已经收了多少关税了?”
“启禀陛下,截止八月底为止,上沪市舶司一共收入关税二百四十七万三千三百六十九贯钱的关税。”张彦方说道。
‘到八月底已经有二百四十七万贯了?依照比率,到年底今年总关税收入应该能够超过三百七十万贯,已经接近于能从内部收到的商税了。关税果然是最好收的税。’允熥想着。
允熥随即开口嘉奖道:“张爱卿果然为官有方,按照这个趋势,上沪市舶司今年的关税能比去年增加两成有余。朕要嘉奖张爱卿。”然后提高声音说道:“张彦方听旨。”
张彦方本想谦让几句,但马上就听到了允熥让他接旨的话,忙跪下说道:“臣张彦方接旨。”
“上沪市舶司提举张彦方,担任提举两年以来,为官勤勉、殚精竭虑,为大明开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颇有功劳。朕今授你奉训大夫阶,升授奉直大夫。”
张彦方磕了三个头说道:“臣谢陛下隆恩。”之后又站起来说道:“臣不过是遵循陛下定下之制,不敢居功。”
“即使是朕定下的制度,但你能让上沪市舶司这两年多以来毫无事故,还让关税年年增加,就是功劳,有何不敢居功?”允熥笑道。
张彦方其实也觉得自己干的不错:在不增加农税的前提下为朝廷增加收入,在历朝历代都是响当当的政绩。并且虽然他不好钱、不好权,但十分好名,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奖获得能臣之名也十分高兴,于是也不再推辞了。
之后两位副提举面见允熥。他们都是国子监选的官,可不像张彦方是允熥当年钦点的官位,能够面见圣上绝对是意外之喜。
他们二人都十分激动,连话都说不全了,结结巴巴的自报官职、姓名,还恭恭敬敬的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允熥笑着制止了他们行大礼。三跪九叩的大礼只有一些特殊场合才会采用,平时只是一跪三叩,不会让大臣们行大礼。
允熥仔细看着这两个官员,同时回想用早膳时听带过来的国子监司业蒋游说的他们二人的履历和在国子监的表现,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过了一会儿,允熥问张彦方道:“他们二人,谁可在你离任后接任上沪市舶司提举之职?”
张彦方一愣,随后说道:“左副提举张健对臣的帮助较大,走访市舶司的次数也较多。并且他年纪较轻,而上沪市舶司工作较为繁重,年轻力壮之人担任较好。所以臣举荐张健。”
张彦方的想法和允熥不谋而合。允熥之前不知道他们二人谁更表现的好,但冲着年轻就决定优先选择张健。正好张健也是表现更优秀的人,这就更好了。
接见完毕上沪市舶司的官员后,允熥留杨任、张彦方与自己共进午膳,还赏赐了御菜给上沪市舶司的其他官员,以嘉奖上沪市舶司官员们的。虽然这些菜未必比他们平时吃的菜更好吃,但所有收到御菜的官员都感激涕零的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了御菜。“这可是皇帝赏赐的御菜!这辈子你老子我能不能获得第二次御菜赏赐都不好说,赶紧吃了沾一沾皇家的贵气。”很多官员这样和自家的儿子说道。
能够陪同允熥一起用膳的杨任和张彦方比他们还要激动。杨任接任户部侍郎两年以来不是第一次赏赐御菜,但还是头一次陪同皇帝一起用膳;张彦方更不必说了,他之前一直在外地为官,更没有陪同皇帝用膳的机会。
允熥一边同他们用膳,一边随口问些事情。张彦方是有问必答,让允熥知道了不少上沪的事情。
吃完了饭,允熥却也没有让他们两个离开,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书房,并且又将金善等叫了进来。
杨任与张彦方也瞬间意识到了什么,正襟危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