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列国近况以及敕封众臣

荣誉与忠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

    临近秋季下旬时分,智瑶知道了赵母恤在秦国干的事情,只是得知消息那一会,原国已经很难阻止赵母恤掳掠秦国的人口和物资了。

    当时的智瑶做出一个安排,命令信得过的人,组成几支队伍伪装成秦国的溃兵,再前往寻求加入赵氏代国。

    智瑶判断对了赵母恤的贪婪,伪装的队伍果然在乌氏境内被吸纳。

    这一波赵氏代国掳走的秦国人很多,并且秦军是在崩溃状态被赵氏代国吸纳,想要搞清楚谁是谁的难度超乎想象,有一天那些伪装成为秦国人的原国人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至于说那些伪装成秦国人的原国人会不会暴露,或者是能在赵氏代国获得什么地位,反正很难变成赵氏代国的高层,最多最多就是成为赵氏代国某位高层的亲信或跟班。

    当前的时代除非本就有名,并且出身的根脚能被考究,要不然想要一跃而上成为某国高层的难度超乎想象。

    哪怕是在最为开明的原国,孙武、司马穰苴、阳虎等人,谁又不是“有名有姓”且历经过不止一次考验,真不是投效智瑶马上就获得高位。

    “那样的话,赵母恤治下的人口应该有四十万以上了?”智瑶必须承认赵母恤会搞事并且底线太过灵活了。

    再怎么说,赵氏代国是秦国的盟友,秦国有难时不进行帮助也就算了,反而干出了落井下石的操作。

    固然赵母恤在这一次获得实惠,且不提秦国的后续怎么样,包括秦国在内的任何一个诸侯国,以后肯定信不过赵氏代国的信誉,哪怕迫不得己之下进行合作也会对赵氏代国保住超高的警惕心。

    看看越国就知道了,由于勾践的底线同样灵活,与谁结盟都得不到信任。

    原国侵略郑国时期,以为勾践不想派兵参战吗?越国是在入侵莒国没错,还是能够抽出兵力支援“新郑”战场的。

    楚国、郑国、宋国不是那么迫切得到来自越国的支援,说白了就是他们对越国不抱太多信任感,乃至于可能害怕前来支援的越军原地跳反,或是被越国在背后捅上一刀。

    勾践也能从鲁国方向攻击原国腹心,或是攻打齐地,同样怕陷进去得不到盟友的支援,不敢去那么干。

    智瑶之所以不寻求与谁结盟,实在是太明白盟友只可以利用不能信赖的道理,更知道无论进行何等方式的结盟,算计远会比敌人更加难以提防。

    当前的时代,有四十万人口到底算不算多?或许要看到底跟谁比。

    目下的诸夏大地国家并不少!

    原国是独一档,拥有最广袤的疆域面积的同时,总人口约有九百二十万。

    算作第二梯次的国家有楚国、越国和宋国。

    楚国的疆域面积仅次于原国,同时拥有的人口也排在第二,应该有个三百四十万。

    越国吞并了吴国,疆域面积排在第三,总人口约在两百一十万到两百三十万之间。

    宋国的疆域面积排在第五,人口应该有一百二十万左右。

    目前疆域面积排在第四的国家是燕国,他们暂时没有参与到诸夏的纷争,人口或许有个九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剩下的诸侯国还有莒国、杞国、邾国、薛国、滕国和沦为楚国傀儡的蔡国、桐国、曾国。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合起来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万。

    另外一些在诸夏大地却有迥异文化的国家和势力,包括巴国、蜀国、百濮、阳禺国、扬越部落联盟、闽越部落联盟、缚娄部落联盟、驩兜部落联盟、雒越部落联盟以及夜郎国。

    有心“一天下”的智瑶当然要广派人手进行侦查,太详细的东西很难一时半会做好,了解哪个地方有什么势力的功课肯定要早点做。

    上列那些国家或实力,原国得知的约是十分之六,大部分区域蒙上了一层迷雾。

    在去年,原国已经兼并了周国和郑国、鲁国。

    说周国,原因在于周王室动迁之后丧失了对天下的统治力,不具备天下共主的威望以及执行力了。

    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原国应该能够控制秦国的绝大部分疆域?

    兼并当然是土地和人口完整的吃下。

    控制的话,原属地没有完全吃下的同时,人口的获得也只是一部分。

    而楚国之所以剩下三百四十万的人口,不就是淮水以北被原国侵占了吗?当地的楚国人仅是走掉一部分,余下成为原国的养份了。

    原国能够达到九百二十万的人口,就是因为吃下了郑国近百万人口,鲁国的七十余万,楚国的接近四十万人口。

    那九百二十万人口,包含了原国的全部家族,只是没有将奴隶计算进去。

    因为对秦国的军事行动还在进行的关系,原国暂时没有计算来自秦国的收获。

    当然了,以兼并的方式来增加人口,短期内非但很难利用,乃至于还要投入很多资源进行安抚,过后的隐患也绝对不会少。

    “辛亏我在齐地摸索和试验了有效的融合手段,要不然短短两年勐增两百来万人口,一定要被撑坏了。”

    “同一种手段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点。”

    “其他国家已经灭亡,没有足够威望的人领头,他们很难再起什么波澜。”

    “需要注意的是楚国人,楚国虽然陷入颓势,普通楚国人对芈姓的向心力历来不差。没有那些封君以及别有用心的公族拖后腿,楚国一定会更强。”

    “到底要怎么对待纳入统治的原楚国人?单纯的怀柔和强硬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软硬兼施需要的时间周期太长,当前根本不允许拖下去!”

    比起怎么来处理纳入统治范围的楚国人,赵氏代国那边的事情完全可以先放一放。

    智瑶的桉头就有相关的奏报,讲的是那些原楚国人十分抗拒原国的统治,时不时闹事都还算是轻的,有组织和成规模起事在短短不到一年之内发生了二十七次。

    最诡异的是什么?没有楚国朝堂没有派人搞事,起事都是原楚国人的自发行为。

    原国对待新近纳入统治的楚国人跟其它地区一样,周地、鲁地等地方会有抵制情绪,有组织和成规模的起事也有,只是相比起楚国人,其它地方简直能够称得上迅速接受现实。

    智瑶已经派人前往楚国,不是要趁着楚国虚弱宣战,使节的任务是与楚国达成和平。

    原国会做出不再入侵楚国的保证,前提条件是楚国宣布接受现状。

    这是什么套路?无非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操作,要让沦陷区的楚国人认清被楚国君臣抛弃的事实,会不会产生怨气或其它,一定是会有的。

    只要楚国君臣被厌恶和憎恨,说不定某一天沦陷区的楚国人,他们会成为灭亡楚国的急先锋?

    智瑶还准备了另一个方案,一旦楚国君臣足够清醒拒绝和平建议,原国只能将当地名下土地超过千亩的人以及有名望的人迁徙走,随后再戒严相当一段时间。

    这一套是智瑶学自西汉时期,小猪仅仅用这一套做法就牢牢控制住了整个国家,并且成功有效地一次又一次打击了地方豪强,保证了官府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事实上,智瑶很想在原国大搞一次土地厘定和人口普查,奈何时机着实不对。

    真不是缺乏相关的操作人员,智瑶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和投入无数资源培养人才,相关的行政人员真的不再缺乏。

    限制智瑶的原因是厘定土地和普查人口,势必会让国家出现动荡。

    韩氏已经退让,致使狐氏、钟氏等一些家族产生警惕,再有新的动作就很不合适。

    另外,韩氏的退缩让智瑶做出了用十年时间扫平天下的计划,需要保证内部维持最大的稳定。

    “我王,诸事已然准备就绪。”豫让过来汇报。

    智瑶转头看了一眼窗外。

    阁楼足够高,能看到远处的山脉。

    到了冬季,如今的旷野已经是青黄斑斓的一片,再有半个月左右就该迎来第一场雪了。

    智瑶站起来走到外面的阳台,向下俯视能看到全副武装的一队队亲卫,更远的地方则是站岗的士兵。

    “不管是叫‘长安’,还是取名为‘中京’,总之是应该修筑了啊?”智瑶并不喜欢以他国都城为自己的首都。

    既然秦国已经崩溃,智瑶为什么不选择将都城设在秦地?一来是原国当前的重心在于大河以南,再来的问题着实是多多。

    一旦智瑶将都城设立在秦地再将函谷关修建起来,安全倒是有足够的保障,问题是显得过于偏远了。

    智瑶真要将都城设在秦地,首先要进行超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仅是这点就难以办到。

    历史上的秦国,进行统一之战阶段的都城安全,不是简单因为有函谷关的存在。

    文人很喜欢强调“以人为本”,认定城墙再高再厚,不得人心一样会灭亡。

    一样是秦国,乃至于都变成了秦帝国,始皇帝统治的秦国可以横扫八荒六合,轮到秦二世却落得了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西汉、东汉和李唐的都城一样在关内,到了该失去国祚之时,关隘与城墙一样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都城在关内的王朝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国家兴盛的时候,关内的产出不足以提供都城的消耗,并且对很多区域的掌控力极其之低。

    不是在开玩笑,强悍如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他们一辈子几乎有半辈子是在跟山东的家族做斗争,原因就是距离太远使得鞭长莫及,哪怕时不时清除了一茬,奈何就是铲除了一些还有更多。

    在资源利用率上面,都城设在关内的王朝,他们对西南与东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着实是异常低下。

    因为距离实在过于遥远,耗费在运输途中的消耗着实夸张,不运就是给地方做强做大的机会,运的话可能消耗人工却是几近没有所得。

    怎么办?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哪怕是运到都城会亏本,该运还是得运,总比地方坐拥庞大资源,有野心家利用起来强。

    智瑶下了阁楼,立马有甲士围拢上去。

    甲士的站位角度封死了任何人上前的可能性,并且有远程武器袭击而来,能够第一时间充当肉盾。

    “韩侯、狐侯、钟侯,程伯、辅伯、杨伯、董伯、孙伯、司马伯、阳伯,张子、杨子、崇高子、艾子、宁子、肵子,长丘男、甘男、赵男……”

    豫让紧紧跟在智瑶身后一侧,念出了一大串的名单。

    那些都是今天会受封爵位的人,以侯、伯、子、男的排序一一接受敕封。

    获得侯爵爵位的三位不用多说了。

    程宵、智徐吾、程朔、辅果以及孙武、司马穰苴、阳虎都将受封伯爵。

    仅剩下一座城池的卫国和齐国,本来也在受封之列,会得到一个伯爵的爵位,智瑶直接两人从名单上划掉,理由是不想刺激保有国祚的其余诸侯了。

    三桓的当代家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获得了子爵的爵位。

    受封男爵的人比较多,其中的四成是晋国原来有大夫爵的贵族,一成是遭到吞并且对原国有功的列国旧贵族,五成是原先并非贵族从底层爬起来的众人。

    在智瑶看来,给智徐吾、程朔以及孙武、司马穰苴一个伯爵的封赏着实有些低了,问题是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安慰将会失去一些封地的韩氏、狐氏和钟氏。

    作为一国之君真不是可以任意妄为,想要保证国家的安稳,乃至于将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需要进行思考的事情多到可怕,做任何举动都要将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

    智瑶来到大殿时,没有第一时间进去,站在光线昏暗的走廊观察着。

    殿内等待受封的众人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情绪高涨之下的低声交谈一多,很难不出现一片“嗡嗡”响的杂声。

    智瑶看着大殿里面的众人,主要观察那么几个人,心想:“老朱在酬赏有功之臣的时候,真的躲在暗处拿小本本记下那些过于洋洋得意,言语多有不敬的人名吗?”

    那该是离得多近,才能在一片吵杂声中听清楚单独一个人在说什么?

    反正吧,智瑶听不清楚,只能从表情和举止看出某个人的情绪怎么样。

    智瑶给豫让一个眼神。

    豫让得到示意走进去,来到台狐身边说了句什么。

    在豫让出现时,已经引来了殿内众人的注意。

    果然,台狐走到台陛边上,高声喊道:“众人归位!”

    台陛便是王位座前的台阶。

    现阶段开朝会的时候,官员可是人人有座位的,才不是列成两队的站班。

    智瑶迈步走了进去,来到王座前方站定,扫视了众人一眼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