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残明最新章节!
楚军转战湖南,连破数县,一时声势大振,勒克德浑震怒之下,调集七八万清军从西北两面包抄夹攻,直扑楚军的驻地安仁县和茶陵州一带。
见到形势危急,隆武朝廷和堵胤锡、何腾蛟连发了几道加急文书,一致要求楚军向湖广最南端的郴州府撤退,和驻守在那里的傅上瑞汇合,依托南岭扼守湘粤边界,确保两广安全。
从单纯的军事意义上来说,这个部署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毛病,在楚军内部也有很多支持者,尤其参谋部认为这个计划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南岭横亘千里,层峦叠嶂,有很多地形险要的关口,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界线,清军的水师优势无法发挥,明军只要扼守关口要隘,清军就无法进入两广。
但是,汪克凡没有采纳这个计划,而是率军进入了井冈山地区。
从隆武朝廷到孔有德和勒克德浑,明清双方的指挥者都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困惑不解。
楚军现在有三万人马,不去相对富庶的郴州府,却偏偏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井冈山,处境肯定非常困难,别的不说,光粮食都无法保证长期供应……有细心人研究楚军的行进路线,发现他们进入湖南东部之后,一直有意绕开郴州府的地盘,似乎对驻守在那里的傅上瑞心怀戒备。
方正铮就是一个这样的细心人。
在行军的间隙,他找到汪克凡,踏入帅帐才发现吕仁青也在这里,正犹豫着是不是先回避一下,汪克凡却叫住了他。
“正铮先生有什么事吗?”
“哦,我想请问军门,为何不去郴州府,莫非与傅上瑞相疑?”方正铮答道。
“不是我多疑,而是傅上瑞有降清的企图。情报局已经发现了很多迹象。”汪克凡的回答令人大吃一惊。
傅上瑞身为偏沅巡抚,是湖广数得着的封疆大吏,何腾蛟的左膀右臂,湖南官军被勒克德浑击溃后。最大的一股就集结在郴州府,麾下节制马步兵四万多人,副、参、游等将领数百名,总兵二十余名,这支部队如果投降满清,湖广的形势更加严峻。
吕仁青急忙插话问道:“既然如此,军门为何不挥兵南下,趁早灭了傅上瑞?”
这个问题问的不着调,汪克凡抬起眼睛看着他,目不转睛好像要看出一朵花来。
“仁青。你最近好像上火了,脸上长了个大包。”
“嗯?是,是有点上火。”吕仁青莫名其妙,摸了摸脸上的那个包,刚刚冒出来的青春痘。一按就觉得生疼。
“这个包现在可不能挤,否则脸上会留疤,等脓头冒出来才能挤掉,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汪克凡的目光中大有深意。
“嗯,我明白了。”吕仁青也是心思伶俐的人,重重点了点头。
在汪克凡眼里,傅上瑞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青春痘。虽然又疼又痒,但不会引发太严重的后果,等时机成熟再对付他不迟。如果现在就出兵郴州将其剿灭,汪克凡就失去了大义名分,还会引起旁人的误解。
方正铮却在震惊另一件事,郴州位于湖广的最南端。距离崇阳一千多里,没想到楚军情报局的触手已经伸到了这里,还打探出傅上瑞企图降清这样的机密。
不难推断,整个湖广都在情报局的监控之下,这个情报局的实力非同小可。假以时日的话,必将会成为锦衣卫、东厂那样恐怖的存在。汪克凡建立了一个如此强悍的特务机关,肯定还瞒着隆武帝……
他其实高估了情报局的能力。
汪克凡身为穿越者,当然对傅上瑞早有提防,对他的监控力度一直很大,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傅上瑞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很快就会投降满清……
到了井冈山地区后,方正铮被任命为长江督粮道佥事,隶属于提督操江衙门,主要负责后勤管理工作。长江督粮道和楚军后勤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方正铮同时也是程问的副手,但程问主内,偏重于军方,方正铮则主外,偏重于行政。
汪克凡交给他两个任务,第一是扩大修械所的生产能力,在一年内完成对新式弗朗机大炮的仿制,并实现燧发枪的批量生产,第二是完善湖广江西到广东的商路,建立初步的造血功能。
“咱们湖广的茶叶还算好卖,但真正赚钱的还是江南的瓷器丝绸,可惜那里被鞑子占着插不上手……”方正铮擅长格物之学,思想开明,和一般的读书人完全不同,这些天又不断受汪克凡的熏陶,对兵工厂的管理充满信心,对做生意赚钱也没有排斥心理,反而担心自己干不好。
“鞑子鼠目寸光,对海贸产品查的不严,据我所知,江南的丝绸瓷器仍然在大量外流,咱们可以和金声桓做做生意,倒腾些东西卖给弗朗机人,赚上一笔快钱。”
汪克凡笑着说道:“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咱们还得给郑成功留一条财路,不能自家人先把价钱抬起来了,等打跑孔有德之后,咱们湖广百姓安居乐业,自己也能养蚕烧窑,做出能卖大钱的丝绸瓷器来。”
郑成功据守厦门弹丸之地,全靠海贸的利润和清军抗衡,江南福建一带的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向厦门走私,满清高层却对海洋贸易毫无概念,对郑成功也心存轻视,始终没有采取严厉手段封锁厦门,以至于郑成功渐渐坐大,日后反攻南京,攻占台湾,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然,郑成功跑到台湾之后,对大陆的影响也越来越弱,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这这个年代里,湖广主要是产量基地,手工业并不发达,汪克凡开发湖广到广东的商路,主要是出于民生政治考虑,并没有指望靠这个供养楚军。
随着楚军规模的扩大,需要的钱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汪克凡必须另辟财路,在他的预想中,楚军的资金奶牛还在南方,在广东,在海南,在香港……,最多再过一年,在南方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的回报期。
……
海南昌化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角,在这个年代里,是流放官员的蛮荒之地。
丁魁楚流放海南,随即被隆武帝赐死,这里更被看成一处不祥之地,没人愿意来昌化县当官,令朝野间极为不解的是,楚勋集团却瞄上了昌化,县令、县丞和主薄,一连派去了三位官员,再加上一位琼州知府,把昌化县搞成了楚勋集团的自留地。
这件事虽然怪异,但朝廷正忙于移跸桂林,支援湖广会战,和大西军的谈判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顾不上理会偏远的昌化,朝廷大员最多在闲谈中聊上几句,就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楚勋集团那帮人都怪兮兮的,随他们折腾去吧。
昌化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四月份就已经进入夏季,所有人不论身份高低,都是一身短衣短衫,虽然带着斗笠也被晒得黝黑。这天早上,昌化港码头上就来了几位这样的短衫客,除了衣料讲究一些,和普通百姓没有太大的分别,但他们身后跟着一群士兵,手里打着官府的仪仗,表明他们都有官身。
码头正在进行扩建,所有的树都被砍光了,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遮挡,李四不一会儿就被晒得满头流汗,但却浑不在意的样子,明显已经习惯了。等了大概半个时辰,远远驶来一艘海船,靠岸之后,篆姬带着十几个人下了船。
“本来不想让你来遭罪,但这边的事情实在太多,辛苦你了。”李四递过一个砍开的椰子,里面插着个竹管。
“大哥在这里泡了几个月才真正辛苦,小妹就是来帮忙的。”篆姬接过椰子,吸了几口,粲然一笑:“真甜,昌化是个好地方呀!”
“爱喝就好,昌化别的没有,椰子管你喝个够。”
“不对吧?”篆姬笑道:“昌化不但有椰子,还有个大铁矿,要不你叫我来干嘛?”
“是啊,那铁矿就在石碌镇,汪军门都指明了地方,我们还是花了三个月才找到,那些黎民太凶了,从香港调来官军才把他们打跑……”
石碌铁矿,是海南著名的富铁矿,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掳走了四十万吨铁矿石,汪克凡熟读军史,所以知道这个地方。这里的矿石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都是易于开采提炼的富铁矿(与之对应的是贫铁矿,含铁量在50%以下),在简陋的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开采。
铁器,是汪克凡准备的一项拳头产品。
除了传统的丝绸茶叶外,中国的铁器在东亚和南亚也有极好的销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遥遥无期,铁器也一样在作坊里生产,再漂洋过海运到东南亚,根本无法和物美价廉的中国铁器竞争,日本、菲律宾、印尼、马来……甚至遥远的中东,中国的铁器一向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