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民团体系

嗷世巅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进击的武大郎最新章节!

    分银子这种琐事,自然不需要武松这个县尉老爷亲自出面。

    想到武凯曾说过,今天要商量筹建民团的事,于是他便把林登万等人留在这里,带着栾廷玉先一步回了武府。

    只是他们两个这一走,场面却难免有些失控起来,衙役们虽然不敢冲上来抢银子,却是你争我夺的,想要占据一个靠前的位置。

    曹阳、宋雄上前呵斥了几句,却哪有人理睬?

    一旁的时迁看到这么多官差你争我夺,却是乐得看戏——他虽然当上了快班班头,却显然还没有时时刻刻都自己当成官差的自觉。

    砰~

    忽的一声闷响,却是林登万上前重重的扣上了箱子盖,然后把腰上的单刀往箱子上一拍,怒道:“都给俺老实点!这银子既然还没分,就是佛爷的东西,谁敢乱动,俺便替佛爷砍了他!”

    众衙役原本虽然没将他放在眼里,可眼见他横眉立目站在当中,身上又是一身宝蓝色的官服【事实上这并不是官服,而是地方吏员为区分自己和平民百姓的身份,自行定制的款式】,众衙役便有些退缩了。

    曹阳、宋雄也趁机上前连吼带骂,终于让他们规矩的排成了两条长队,然后取来分银子用的剪刀、戥子秤,开始挨个发银子。

    这时林登万又跳将出来,逼所有衙役领钱时,必须先叩谢‘佛爷的恩典’。

    这却是于秀儿特意交代的,嘱咐他若是在县衙里得了什么好处,一定要记得先谢过武凯,如此才不至于‘糊里糊涂’出了差池。

    而林登万推己及人,觉得这些衙役白白得了武凯的好处,不叩头谢恩怎么成?

    他们这里如何分银子且不提。

    却说武松带着栾廷玉回到府中,栾廷玉先谢过武凯的赏赐,三人这才分别落座,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组建民团的章程——其实也不仅仅是民团,趁着懦弱的李知县还在,武凯准备连县衙的衙役一并改组。

    首先的重中之重,当然是现在的僧兵队、或者说是掷弹兵队。

    武凯准备把见过血的僧兵们全都打散,留下一部分做核心,重新组建一个暂定为50人的火器营,另外一部分则作为骨干,新成立一个步兵营,人数暂定为150人。

    武松继续统领火器营,团牌营则是由栾廷玉负责组建训练,而慧能和尚单独分出来,暂定为后勤主管。

    火器营常备的大抬杆要增加到二十杆上下,做到中远程用大抬杆进行压制,近距离以雷管提供持续火力。

    另外,武凯还准备试做一些虎尊炮——就是戚继光抵抗倭寇时,用的那种类似炮击跑的东西。

    这玩意儿重量在二十公斤上下,射程为500-1000米之间,弹药大小可根据需求调整,甚至使用打磨后的石子也不成问题,属于明朝中叶比较成熟的火炮武器。

    可惜的是,武凯以前拍电视剧的时候,并没有用到过这种虎尊炮——倒是八路军的没良心炮用的更多一些。

    然而在火药紧缺的情况下,没良心炮这种用炸药包当炮弹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奢侈,再加上射程和大抬杆有些重合,所以还是虎尊炮更为合适一些。

    总之,武凯决定等过了上元灯节,就着手研究虎尊炮的制作——既然是明朝的东西,想来科技含量也不会太高才对。

    至于步兵营,则主要以刀盾兵和长枪兵为主,前者主要是为了掩护火器营,后者则是冲锋、扫荡的主力。

    两者之间的比例、以及训练方式、作战方法等,都由栾廷玉自行决定,武凯并不准备插手,毕竟他熟悉的都是热兵器时代的战斗,对于用冷兵器作战属于门外汉。

    除了这两个营头,武凯本来还准备专门搞个侦查连。

    不过和武松、栾廷玉商量之后,决定把这个侦察连并入到衙役当中,平时巡查、缉捕盗匪,战时则负责探听敌情。

    然后又以马上、步下区分,分为侦骑和哨探两种,前者暂时由栾廷玉兼领,后者则是交给时迁——主要是因为时迁的骑术不佳,让他去统帅侦骑实在是有些勉强。

    因为马匹是紧缺资源,侦骑的人数暂定为10-15人,哨探则暂定为30-40人,武凯的意思是,尽量寻那些身手敏捷、胆大心细的,日后再从其中挑选,组建一只特战队。

    至于其余的衙役,在原本保留的30人基础上,武凯也准备扩大到100人,平时分作两组,一组维持城内城外的治安,另一组则跟随步兵营进行训练,每日进行轮换,这样一旦需要补充兵员,这些衙役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这些衙役暂时由武松兼领,若是林登万能表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便正式交给他接手,如不行,便等寻到合适的人选,再做打算。

    总之,等整个扩军计划完成,武凯能动用的人马,便从十几二十个,一下子暴增到350人上下,这样就算是梁山贼大举进犯,依仗着城池和火器的优势,也一定能战而胜之。

    不过这在武凯的计划当中,也不过是起步阶段罢了。

    他真正的目标,却是把队伍扩大到数千人,然后攻下水泊梁山,在哪里建一个分基地,把不能见人的、不愿暴露的秘密,全都迁到上面去!

    虽然到了现代,那梁山附近只剩下一个不大的水坑,不过在这北宋末年却当真有数百里水泊,易守难攻不说,中间的几处岛上还有大片水田可开发,多了不敢说,安置上几千人绝对不成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组建民团,打好根基。

    建制、统领人选、日常训练等等,都讨论的差不离了,最后三人却在民团的薪俸上,产生了些分歧。

    武松和栾廷玉都觉得武凯给出的薪俸、待遇太高了,如果按照这个数目,日后怕是会入不敷出。

    而武凯却觉得,自己现在虽然洗白了,可说不定一步走岔,就得去落草为寇,如果平时不把手下的兵马喂饱了,届时又有几个愿意跟着去当土匪、流寇的?

    当然,面对栾廷玉,他自是不会说的这么露骨,而是换了另一种说法:“别忘了,咱们要的可是精兵!一日一操练、甚至一日几次操练的人,却和普通官兵拿一样的薪俸待遇,久而久之,你觉得他们会甘心?至于钱的问题,不需要你们考虑,我自有对策!”

    于是最后武凯力排众议,坚持定下了普通民兵每人每月三贯钱的薪俸。

    并且准备在日后逐渐提升饮食质量,最终做到一日三餐都有肉吃——当然,这要等武凯的养猪场计划步入正规才行,不然阳谷城可产不出那么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