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随身携带个地球最新章节!
“这个计划还是有些保守了!”李庠沉吟片刻对王明阳道,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让王明阳他们重新修订计划。
毕竟即使王明阳也不知道李庠真正依靠的底牌有多大。任他想象力再好,也想象不到李庠背后有一整个地球的资源在支撑。虽然这部分资源是缩水的,但技术、信息等资源是不受空间影响的,倒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不断贬值。
有的技术贬值慢一些,一些技术即使是华夏本土也落在一二十年之后,但有些技术却容易过时,哪怕是实验室中的技术,经过了这几年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中的主流技术了。
李庠一直在抢时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挂着牌子的实验室和影子公司已经有上百家,专门抢各种容易过时技术的专利。每年收到的各种专利费用就超过了15亿美元,而且还有大量以技术和洗钱资金入股全球优势产业的股份分红,每年也有几十亿美元。
但这仅仅是地球空间中各种技术的冰山一角。有更多的技术需要有个实施的平台,尤其是作为一个国家根基的工业基础技术。
不止是技术,那些体现着技术光芒的设备和生产线也同样闲置在空间中,需要一个继续发挥作用的空间。以前太平小岛只有巴掌大的地方,根本无法施展,但是有了太平大岛后,李庠脑海中的一系列计划就可以快速实施了。
“为什么是三年计划,而不是五年计划?”耳朵里听多了五年计划的胖子曾经问过李庠。
“我们需要三年的调整期!”王明阳替李庠回答道,“也是三年的建设期。整个太平大岛建设起城市来,需要三年才有一定的规模,稳固下来,以后才能谈到五年计划。”
但是在争分夺秒的李庠心中,这三年是太平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三年,五年太长了。
显然王明阳等人对此没有足够的准备,一连几份计划都不是让李庠很满意。即使李庠一个劲的说步子再迈的大一些,但始终有些保守。
几番修改后,李庠已经没法再改了。
太平国的经济要围绕着这些计划实施,自然要对外公布。现在的版本已经让一些人觉得有些跃进了,更不用说李庠心中的最终版本了。
“看来还是需要我自己来制定一份暗中执行的计划。”李庠心中苦笑道。
本来太平国的计划已经是一明一暗,明的是对外公布的,暗的是国家真实控制的计划,一些项目是不在公布计划中的,尤其是一些军工产业。但这样的计划显然还是不能满足李庠释放空间物品和技术的需求。
“这样还保守?”王明阳疑惑道。
这一系列规划和计划在王明阳看来,已经很夸张了。他已经尽量考虑到李庠背后组织的支持以及华夏本土的支持了。这期间还要考虑到军事安全的问题、城市建设固定投资的问题,以及人才的问题。
“按照这份计划,我们仅仅建设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就需要20万产业工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这对我们的移民政策和整个城市的建设已经是很重的考验了。”王明阳提醒道,“而且我们需要一边大力发展军事,一边建造超级城市,还需要为高新技术投入巨资,资金会不会太吃力?”
他知道李庠有钱,太平国明处暗处的账户以及李庠的账户中,他所了解的资金就超过了100亿美元。这可是不断流动的现金和流动性极强的债券,如果加上其他产业资本,数字还要翻几倍。
这些钱用来维持现有军事实力并稍加发展倒没有太大难题,但是如果用来堆砌一座城市的话,尤其是一个超级大城市还是远远不够。
“或许只能靠太平王背后的组织来支持了!”现在一切都是起步阶段,根本没有造血功能,王明阳心中也是指望李庠背后的组织来扶持,否则这份计划要大幅度缩水。
不过他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主动缩小了规模,就是尽量减少李庠背后组织的过多干涉。
“组织上也没有想到我会获得这么大一个岛屿。自从有了太平大岛后,组织上已经决定要全力支持我了!上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建造一座城市没有一点问题,组织上积攒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等各种资源也都将投入到太平大岛。所以,这份计划还是显得保守了些。”李庠只能继续拖出背后组织这个万金油来挡箭。
“当然,组织上的人员有些不足。他们可以提供设备和技术,但人才方面大部分还需要我们自己组织,整个计划制约我们的恐怕是人才的问题。”李庠还是补充了一句。
他明白王明阳等人一直以来的担心。
一个实力庞大的神秘组织确实能给他们很多的支持,但同时也容易成为摘果子的。随着太平国的不断发展,王明阳等人心中已经把太平国当做了自己的新家园,把建设太平国当做了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因为空间影像的不稳定性,太平国内根本就没有组织的人长期出面,也不曾站出来和王明阳他们一起经历太平国从诞生到不断崛起的整个过程,所以自然会被太平国的这些元老们排斥和警惕。
李庠用组织人员不足这句话可以安抚众人的心思,也保持了一定的制衡。谁也不知道李庠背后组织分布在台苹果的人员会是哪些,在内部安插监督的人手只需要少数就足够了。
不过,李庠说的后半句的担心却是真的。
在远航菲律宾后的这两个多月里,太平国的移民人数激增。到六月初的时候,记录在案的太平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0万。但这点数量还不到太平国需要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一半。
作为技术更新换代格外快的高新产业,是太平国接下来要发展的重点,如同王明阳所说的,需要20万的人员。但传统工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李庠即使不把王明阳统计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再次提升,也需要约40万人的规模。
在他的心中,三年以后的太平国的军队人数也应该超过20万了。若是再加上第三产业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太平国的人口基数最少也得100万。这还是青壮人数多,儿童和老人人数较少的情况。
“只要资金到位,三年一百万人还是没有问题!”王明阳笑道。
这些年,仅仅华夏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华夏本土头疼的问题。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这些一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格外不适应,低不成高不就使得一方面是用人荒,一方面又是就业难。
贴着华夏造的海量商品涌向全球的背后,是华夏本土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哪怕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不是那些培养和维持成本高的大学生。华夏本土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产业结构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现在的产业结构改造依然在艰难的进行,也使得那些教育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性价比不高的大学生们依然涌动着触目惊心的失业潮。
这些矛盾对于太平国来说却不算什么。
太平国现在的高工资,低税低消费绝对是本土很多人的向往。宽松的环境以及自由的等级升迁制度,以及完善的福利体系,无愧于吊丝们口中的天堂称号。而李庠提供的先进产业设备和高效的产业结构链条需要那些高素质的大学生工人。机器的高效率分摊了大学生工人的高成本,不仅成本接近血汗产品的低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使得利润尺度大增。
这些都使得太平国可以大量的消化吸收国内的相对过剩的大学生群体,加上往届的大学生群体,三年吸纳个一百万很轻松。
王明阳相信,华夏本土也不会在这方面太过为难太平国,劳动力的输出本身也是为本土解决一些难题。即使真碰到了门槛,按照国情处理,也很多的办法可以化解。
“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三年之内我们的超级城市虽然还不完善,但容纳一百万人却是没有问题。”得到了李庠的资金充足的承诺,容纳大量人口的城市建设自然也不是问题,不过王明阳心中也明白李庠的担心的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各种混乱问题,不由自信道,“只要我们的条件比别的地方好,新来的移民很快就会融入太平国,很快培养起归属感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