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知遇

大司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战后的汇报会,其实更像是茶话座谈会,喝着热茶,磕着瓜子,聊着小天,轻轻松松的就把事儿说了。

    说句心里话,和正式的军议相比,李中易更喜欢现在这种轻松自在的气氛。随着李家军的日益壮大,李中易的权威也是与日俱增,常年累月的积威之下,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敢在他跟前失礼了。

    有些人变了,有些人却依然没怎么变,这其中,比较的不是智商,而是紧随大局,不站错队的情商。

    比如说,廖山河一直就是面憨心明的作派,时不时的在李中易跟前耍点小聪明,玩点小手段。

    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装憨,李中易既不鼓励,也不拒绝,顺其自然也就罢了。

    李中易是个超级务实的人,只要兵权绝对在握,老部下们想方设法的亲近他,或是怕走得太近了反而犯忌,也都随他们去了。

    在李家军中,由于有军法司的严密监视,参议司的军令分权,提拔都头以上军官的大权又被李中易直接掌握,军权根本不虞旁落。

    在此基础上,和历史上强悍的秦军类似,李家军的军官提拔晋升,一切以军功为导向。

    历史上那支强悍的秦军,以砍下的首级论功劳定爵位,李家军则以战术或是战略目标的达成,作为论功行赏的依据,并不追求首级的多寡。

    秦军强调首级,那是因为六国的人力汇总之后,远远超过了秦国。敌少一个,我多一个,则统一六国的阻力小两倍。

    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除了他心狠手毒之外,也因为秦国的粮食产量毕竟有限,养不活那么多的俘虏。

    李中易不重视首级,主要是大周朝的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户籍登记人口,仅仅三千来万,算上隐匿的壮丁,充其量四千多万罢了。

    把俘虏们贬为奴隶,虽然消耗了不少的粮食,但困难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却是实质性的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或是杂役的人力。

    更重要的是,契丹国少一名汉人百姓,李中易就多一个种地的农民,这笔大帐李中易绝对算得过来。

    历史上,野猪皮的皇太极,就和李中易的做法极其类似。皇太极数次领兵破关墙杀入大明的腹地,除了抢劫钱粮、铁器等物资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掳掠青壮男丁及年轻的女子。

    李中易如今拥有高丽和平卢的广阔地盘,只恨人口少,绝不嫌弃奴隶多。

    至于西北那片土地,因为严重缺水,以及过度的砍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只有河套的胜州那块地方,才适合农业耕种。

    由于部下伤亡过大,宋云祥伤感了一阵之后,慢慢的自己调整了心态,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道理?

    一直提笔作记录的叶晓兰,作梦都没有料到,宋云祥的目光一直绕着她转圈。

    等汇报会开完之后,李中易吩咐摆宴,除了不能喝酒之外,大鱼大肉青菜果子,全都敞开来吃。

    在座的大将们,早已经不缺吃穿,家底也都十分的殷实。美味佳肴摆上来后,大家都吃得很斯文,远不是当年吃不饱肚子的穷鬼模样。

    李中易心里有数,只要他在场,大家恐怕很难吃得开心和满意。他草草吃了几口炙羊肉,喝下小半碗猪肉白菘蘑菇汤,便借口更衣,打算去内院单独吃饭。

    谁曾想,李中易刚进后院,还没来得更衣,就听侍婢来报,“回爷,宋都使求见。”

    李中易尤其奇怪,一向话不多的宋云祥,这个时候来找他,所为何事?

    “快请进来。”李中易换了身干爽的月白色儒衫,髻上仅仅插着一支木簪,便出来见宋云祥。

    “主公,请借一步说话。”宋云祥抱拳行礼之后,故意左右打量了一下。

    李中易摆了摆衣袖,伺候在左右的侍婢们,随即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厢房。

    “士光啊,什么急事,连吃饭的时间都不给我留下?”李中易笑眯眯和宋云祥开着玩笑,主公二字,代表了宋云祥必谈大事。

    李中易深知宋云祥谨慎小心的处事风格,主动让气氛稍微缓和一些,宋云祥也就更敢畅所欲言。

    “主公,臣下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事到临头,宋云祥反而心虚了,只是话头已起,再想退缩却已不可能。

    李中易很理解宋云祥的瞻前顾后,人的成长,和环境息息相关。宋士光久为州吏,平日里接触的大多是文贪武暴,欺压百姓的阴暗面,如果不能守口如瓶,只怕是脑袋早已经搬家。

    “士光啊,在咱们军中,出身于灵州的一军之主将,也就是你和郭怀、姚洪了吧?”李中易并没有直接回答宋云祥,而是迂回委婉的提醒他,李某对他宋某的信任和器重。

    “主公,可曾忘记武曌之旧事乎?”宋云祥自认受恩深重,有些话必须现在说,才能防微杜渐。

    李中易顿时收起了笑脸,极其认真的审视着宋云祥的神态,宋云祥自觉问心无愧,倒也十分坦然面对莫测的前途和命运。

    尽管心里很有些忐忑不安,但是,宋云祥心里却有底,李中易待部下们非常宽仁。哪怕得罪了李中易,宋云祥顶多也就是官儿不做了,性命和家财却毋须多虑。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宋云祥指的是叶晓兰公然出现在二堂这件事,以武曌改唐为周的先例,提醒女子干政的恶劣后果。

    “士光啊,你多虑了。”李中易本不欲详细解说,宋云祥却一直梗着脖子瞪着他,倔强得令人头疼。

    “唉,士光啊,你呀,你呀。好吧,我实话告诉你吧,叶氏仅仅是写节略的书记官而已,我心中有数的,绝不至于再出个武曌。”

    宋云祥的忠诚,令李中易很满意,但他的固执却又让李中易万分头疼。李中易不忍伤了老部下的心,被迫将能说的话,给说穿了。

    至于不能说的理由,李中易只能烂在肚子里,打死也不能说。

    历史上,皇权就一直被相权所牵制,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制约相权,都有内外朝的分权制度。

    秦朝以后的西汉武帝开始,外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内则有尚书台的侍中、给事中等。到了东汉时期,加了录尚书事的重臣,方为真宰相。

    在大周朝,名义上继承的是三省六部制,但是,中书和门下已经实质合并,真宰相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门下,属于内朝的概念,尚书省变成了外朝的执行机构。

    李中易不能说的是,兵权固然要互相制约,政务机构同样需要彼此相制。两宋的群相制,以及明朝的内阁制度,也是可以借鉴的好制度。

    只不过,李中易将来需要面临的朝局之中,多了门阀及武藩的牵制。这么一来,李中易肯定不可能生搬硬套明朝的内阁票拟制度,再搞个司礼监出来批红盖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朱重八可以废除丞相,权分六部。那是老朱身体倍棒,精力倍旺,可以支撑得起繁重的军国大事。

    通过靖难之役篡夺大位的永乐帝,在南京城中根本坐不住,总琢磨着领兵北上灭了残元。于是,群相制以内阁的全新面目应运而生。

    至于野猪皮政权,军机处的建立,则宣告了皇帝独掌大政时代的来临,皇权集中达到了巅峰状态。

    内外朝的彼此制约,属于帝王心术,李中易就算是再器重和信任宋云祥,也不可能说破其中的奥妙。

    宋云祥毕竟只当过州吏,接着就追随于李中易从了军,变成了统军大将,他的见识必定是有限的。

    可是,宋云祥倔强起来,李中易都有些犯怵。宋云祥挺着脖子,硬梆梆的说:“主公,以您的威望,臣下们自是莫敢不从,然而,将来的世子呢?”

    李中易一阵头皮发麻,他还没坐上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呢,老部下们便琢磨着世子接掌基业的问题了。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李中易也颇能理解宋云祥所代表的这个时代的共性思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自从西周开始就树立起来的基业传承原则,并被时人广泛接受。

    宋云祥以武曌的旧事,拿来类比叶晓兰,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更多的则是没读透历史,显出不合时宜的刻舟求剑!

    李中易不打算继续纠缠下去了,他板着脸,训斥宋云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你的当务之急是,好好的训练士卒,努力多读点书,认真总结历代军政得失。等你真有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再来劝吾,如何?”

    这话已经很重了,宋云祥却是一根筋的还想接着劝谏,李中易已经不想浪费时间了,他抬起右腿,轻轻的踢在宋云祥的臀上,沉声吩咐:“老子的马脏死了,你既然闲得发毛,索性去帮老子把马刷干净了。你听好了,马蹄上不许带泥。”

    屁股上挨了踢,宋云祥便知道,李中易依然信任他。只是,很可能是他的看法,有着很大的缺陷,才不被采纳而已。

    宋云祥说了这么多犯忌讳的话,李中易却丝毫也没介意,一如既往的信任他。面对如此心胸宽广的主公,士为知己者死,显然是必须的。

    PS:今天至少还有一更,求几张月票鼓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