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五章

三夏九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郎中难为最新章节!

    徐卓凡写下一个方子,让病者去张二牛那边抓药,此时余郎君却怒气冲冲的走过来把一包药扔在徐卓凡给人看病的桌上。

    “小郎中,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性命!”余郎君双目龇裂,恨声道,只是余郎君是个文弱书生,就算再生气,也瞧不出多么凶神恶煞。

    徐卓凡拧眉,不解。

    那余郎君指着药材里的乌头道:“这乌头有剧毒,我听说两枚乌头就能致人于死,你竟用三枚,可不是要害我性命还是如何?”

    余郎君不经意的看到病者手中的方子,那方子里同样写了三枚乌头,更加惊怒,“兄台,这小郎中开的药可不能吃,这里面的乌头吃了会死人的。”

    他又怒声对徐卓凡道:“你这小郎中医术不精也罢,却真敢开这等致命的毒药给人治病,走,见官去。”

    病者迷茫,他上一回赶集的时候就是用徐郎中的药,可也没见吃药给吃死了。再说,徐郎中上一回给他开药的时候也说了,这里头有一味叫乌头的药有毒,不过只要熬制得当就没事。他吃了两副药,觉得病好了不少,今儿正好赶集,便来瞧瞧。方才徐郎中开药方的时候也跟他说了,把乌头减少两枚,但熬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倘若真出现中毒的迹象,就喝绿豆汤。

    上一回吃药之前他可把绿豆汤都准备好了,可那绿豆汤没用上,反倒是给家中的孩子喝了。

    瞧着这书生对徐郎中不敬,病者可不满了,“书生,你肯定没认真听徐郎中的叮嘱,徐郎中开的药怎么可能害人。我上一回可用了五枚乌头,人家徐郎中开方子的时候都说过了。这回减了两枚还是觉得我这病好了不少。你这读书人怎么如此不讲理。”

    余郎君怒了,他好心提醒这人,这人却如此不领情。

    这徐郎中给他开药的时候确实叮嘱了,可并未说这药里面有乌头,他又大意了一下,没有看方子,自然就被这徐郎中蒙骗过去。

    “徐郎君,我给你开的方子里并没有乌头这味药,您这是从哪儿听说这药是乌头的?”徐卓凡的眉头皱得越来越深。

    他拿起里面一味看着跟乌头很相似的药说道:“不过这味药说是乌头也没错,但这味药还有一个称呼,叫做附子。乌头是母根,附子是子根,虽说二者相似,且都有剧毒,但药效不大一样。”

    附子?

    余郎君本还想怒骂徐卓凡的话顿时梗在喉咙里。

    他自然是记得开药的时候,这徐郎中叮嘱了里头有一味叫做附子的药,对治疗腰膝冷痛和风寒很有效果,熬药的时候一定不能在上面加盖子,且喝药的时候备上绿豆汤或是艾草之类的解毒汤剂。

    徐卓凡见余郎君的脸色渐渐缓和,便道:“乌头一般是用盐卤炮制,盐卤少用无碍,但用多了,没有清理干净,也会让人中毒。我看过市面上的乌头和附子,也亲自尝过,虽然去了不少的乌头毒,可盐卤的毒却不少。余郎君只管放心,我这医馆里的乌头和附子都是自己亲手炮制的,若非自己亲自尝试过,也不敢拿给大伙儿开这么重的药。提醒病者准备绿豆汤,不过是怕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乌头毒的承受能力不同,以防万一总比较好。”

    徐卓凡倒是没有对余郎君发火,可心里却清楚得很,是有人想找他的麻烦,今天有余郎君来争执,明天兴许就有李郎君,赵郎君来争执。

    他们毕竟不懂医术,只要有人稍稍拿里头的药材挑拨,就能让这些人怒气冲冲的来找他算账。要是他每天都处理这些事情,定会影响声誉。就算这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情,可有哪个患者会把小命交给医术没底的郎中。

    长此以往,他的医馆就甭想开下去了。

    余郎君也觉得这次是自己做得不对,便抱拳对徐卓凡行礼道:“小生今日竟也断章取义了一回,误会了徐郎中,还请徐郎中莫要放在心上。读书人最忌讳的就是断章取义,小生实在是惭愧,惭愧!”

    “余郎君有礼,这事儿怪不得余郎君。只要余郎君的病能好就成。您这病切记不要吃寒凉的东西。”徐卓凡又叮嘱了一句。之后又让张二牛重新给余郎君把药包好。

    这余郎君的病是风寒引起的,风寒虽好,可那寒邪却入了骨,才导致腰膝冷痛。

    送走了余郎君,徐卓凡一颗心提得老高,好在这余郎君讲理我,倘若往后遇到个不讲理的,不分青红皂白就大闹一通,那个时候才真是该他哭的。

    可没过多久,余郎君又折回来了。

    “徐郎中,小生心中实在是觉得蹊跷,今日是那李家医馆的抓药伙计死缠烂打的让我把这药给他看,小生始终觉得有点不对劲,是不是你跟那伙计不对付,想要报复你?”余郎君倒是没有想到这事儿就是李大夫支使的。

    徐卓凡温和的一笑,“没有,兴许他跟您认识,又担心我这个年轻的郎中开的药方不好,也是为了你好。”

    这话跟那伙计说的差不多,余郎君也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

    待余郎君离开,徐卓凡脸上的笑容才冷了下来。

    这哪里是李家医馆的伙计与他不对付,分明是那李大夫找他的麻烦。上一回找人闹事,这一回更厉害,直接从病者身上下手了。

    徐卓凡双眸闪过一丝凌厉,他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我便十倍奉还。那李大夫实在是欺人太甚。

    忽的,徐卓凡脸上再次露出和煦的笑容。

    张二牛那头,正好给病者抓好了药。

    徐卓凡对病者道:“大哥,我有一事相求,还请大哥帮忙。”

    徐卓凡给人看病态度很好,药也很管用,虽然加上做游方郎中的时间才几个月,但这些病者早就对徐卓凡有好感,甚至都认定了徐卓凡的这家医馆。

    听到徐卓凡有事相求,病者受宠若惊。毕竟徐卓凡是医,是有学问的人,他们只是种地的,哪里受得起徐卓凡的大礼。

    “徐郎中可莫要行大礼,我这老病害了十多年,若非你这药,我还得痛下去,您可是我的恩人,您有啥吩咐只管说就是。”

    徐卓凡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病者听了之后,竟比徐卓凡更愤怒。

    “没想到那李大夫竟是这样的人,以前李大夫给人治病开的药虽好,可诊金贵得很。附近的人小病都在王大夫那里看,也只有大病实在是没法子,才去李大夫那里。”病者恨声,对李大夫的不满也说了出来。

    “李家医馆和王家医馆的诊金不都差不多的么?”徐卓凡不解。

    “是差不多,可若不另外给李大夫钱,李大夫就让他的弟子看病,要么就一个小病吃了药也十天半月好不了,还不如去王家医馆看病。”

    徐卓凡明白了,这是在收红包呢。

    他唇角微翘,纯黑的双眸露出一丝笑意。“倘若那李家的伙计让您把药给他看看,您就这样做……”

    病者一个劲的点头,离开了桐君馆。

    病者离开没多久,徐卓凡便去了李家医馆,随便找了一个小伙计,给了五两银子,让小伙计好生盯着李大夫和那个找他桐君馆事情的伙计。

    这边,病者才走过正街拐了个弯,就有李家医馆的伙计出来,让他把药拿出来瞧瞧。态度挺好的,听起来仿佛真的是为了他好,难怪那余郎君会怒气冲冲的找徐郎中理论。

    那余郎君可是镇上的廪生,是有学问,讲理的人。

    “小哥儿,你这可就说得不对了,人家徐郎中开方子的时候就叮嘱我,吃药的时候准备绿豆汤就成。我也不是第一次在徐郎中那里看病,我跟你说啊,上一回徐郎中给我的药方里头可加了五枚乌头,你看看我,还不是好好的,病也松了不少。小哥儿,你可不能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还是多谢小哥儿的好意。”说完,病者乐呵呵的拍了拍那伙计的肩膀。

    那伙计只觉得像是吃了粑粑一样,被这人堵得心里难受。

    不过……乌头可以用三枚以上吗?只在吃药的时候准备绿豆汤就成?绿豆虽解毒,可也是小毒,那乌头的毒太厉害,能解吗?

    但见方才那人活得好好的,应该是不错的。

    伙计眼中闪着精光,倘若这法子告诉给东家,东家定会把真本事教他。

    伙计也不管去徐卓凡医馆的病人,迫不及待的赶回李家医馆。

    李家医馆里,李大夫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喝着放了葱、姜、盐、花椒的茶,身边站着一个供着身子的年轻伙计,年轻伙计一脸谄媚道:“东家,这事儿千真万确,那姓徐的也绝对不可能知晓我在外头跟那些病者接触。想来余郎君也是如此才被姓徐的给劝住了。”

    李大夫眯起双眼,他素来做事谨慎,除了在小河村里给那周家的小儿诊断错误,还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失误。也正是他的谨慎,用药上也绝对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只要给够了银子的,绝对药到病除。

    “你是不是想在我这儿学医!”李大夫眯着眼睛道。

    “想,小的做梦都想!”伙计急切道。

    李大夫终于抬起头,正眼瞧着伙计,“你近日该是染了风寒吧。”

    “东家英明,竟一眼就看出来,小的确实得了风寒,不严重。”

    “我给你开一副药,就用三枚乌头。”李大夫悠然道。

    伙计的脸色大变。

    “怎么,不愿意?药钱不用你出,倘若真可用三枚甚至以上的乌头得以验证,我就把毕生学的医术全都传授给你,我还把家中的七娘嫁给你。”李大夫的声音微沉。

    伙计咬牙,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虽说李七娘是东家的庶女,可好歹也是东家的女儿,哪怕是东家其他弟子都没捞到东家的庶女做媳妇。只要他没中毒,往后就是平步青云。

    “请东家开药!”伙计抱拳道。

    李大夫也不含糊,快速的开了药方,让人把药直接送到药房熬制。没有人在意一个小伙计偷偷的把药方藏好,也没有人在意一个小伙计偷偷的离开李家医馆,急匆匆的往桐君馆赶去。

    徐卓凡看着身边满头大汗的小伙计,又给了小伙计五两银子,请小伙计把方子保留好,并保证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小伙计早就被银子砸晕,像他这种最差的伙计,一个月也就二十文钱,徐郎中出手大方,一来就是是五两银子,现在又给五两,事成之后肯定还有银子。往后就算他不混这一行,去老家买几亩良田也能娶妻生子。这种好事自然要做,还要做得最好。

    小伙计连连答应,又快速返回李家医馆。

    待那小伙计离开,徐卓凡心情大好的吆喝一声:“二牛,报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