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寻贤不遇

孤舟风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我爹是袁绍最新章节!

    听了兄长的问话,诸葛亮缓缓的吐出了所推荐之人的名字:“此人是颍川长社人,本姓单名福,年轻时喜好游侠,好勇斗狠,为替朋友报仇,仗剑杀人,被地方官差抓获,后被同党救出,化名为徐庶,一改之前的侠气之风,专心向学。于六七年前与同乡石韬前来荆州避难,因此与亮相识。”

    听说徐庶从前是个游侠之人,诸葛瑾就有点不太感冒了,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眉头微蹙道:“一个因为私仇械斗,一怒杀人之辈,能有多大才能?这样的人不用也罢!”

    诸葛亮面带微笑,端起茶壶给兄长斟满:“大兄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且那是徐庶年轻时候所犯的事,少年义气,难免气盛,情有可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荆襄呆了这六七年之后,与多位大儒学士相交,这徐庶已非当年容易冲动的游侠儿,满腹谋略,不在愚弟之下。况且徐庶有意出仕,所以亮才向你力荐元直,若是他肯欣然投奔,当可使袁显雍如虎添翼!”

    听兄弟这么郑重的推荐徐庶,诸葛瑾满腹的不以为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有多大本事?难道比田丰、沮授这些河北名士还要出色?老二啊老二,你真是搞双重标准,先把袁公手下的文武贬的一文不值,回头又把你的朋友吹得这么玄乎,你何时变得这么轻浮了?

    “既然你说这个徐庶如此厉害,那你替我问一声,看看他愿不愿意去并州投奔袁公子,若是有意,择曰随我一同北上便是!”诸葛瑾把茶碗里的茶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打了个呵欠,准备睡觉。

    诸葛亮看出了兄长的意思,估计他八成是对徐庶的作风和出身持蔑视的态度,急忙拽住诸葛瑾的衣袖,诚恳的说道:“兄长请听我一言,我知道你对徐庶持怀疑态度。但你我一奶同胞,为弟者岂会对兄长口出妄言?这徐庶绝对是个有能耐的良才,若是兄长能把他引荐到袁氏麾下,既可给袁家增添一名良才,又能博得识人之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故此,兄长当亲自登门造访,诚心相邀,徐庶才有可能投奔显雍公子。仅凭愚弟一句话便想把人召来,显得太不尊重,恐元直不会答应!”

    听诸葛亮说的这么诚恳,诸葛瑾才勉强的问道:“这徐庶居住在何处?”

    “距此处六十里的中庐县境内,快马加鞭,一个半时辰便可以赶到!”

    诸葛瑾点点头:“好,既然二弟极力推荐,我明曰便随你走一趟中庐县,拜访这徐庶,希望他真的能如你所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贤者!”

    虽然勉强答应了下来,但诸葛瑾心中却不以为然,暗自腹诽:既然孔明你把袁家贬的一无是处,又把这徐庶吹得天花乱坠,倘若这徐庶是个有眼光的人,怎么会投奔一无是处的袁家?若是他肯投奔袁家,岂不是又说明了这徐庶是个没有眼光的人?自相矛盾,如何解释?要不然就是老二你大言不惭,信口雌黄!

    只是诸葛瑾却不明白,他这位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志向之大,远非他所能想象的。诸葛亮想要的并非出仕做官,也并非一郡太守,也不是一州刺史,而是要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建立管仲、乐毅那样的政绩,万民称颂,名垂青史!

    正是因为志向远大,所以诸葛亮才不会轻易出仕,才会对未来的主公精挑细选,务求保证自己的绝对核心地位。否则,以诸葛亮的才能,随便投靠刘表或者曹艹,或者江东孙家,做到一郡太守级别的官职,绝对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肯投效曹艹,是因为曹艹手下有荀彧、郭嘉、程昱、贾诩等一批智囊,资历远胜自己,谋略也不差,若去归顺,肯定会屈居在他们之下,因此选择了刘备。而如果现在北上归降袁氏,甚至还不如归顺曹艹。

    首先,袁买并不是读力的诸侯,而是诸侯手下的一个分支,在他上面还有老爹袁绍压着。诸葛亮明白,即使自己在袁买手下混成了头号智囊,放在整个河北也是在审配、逢纪、许攸等人之下,这是诸葛亮绝对不能接受的!

    正是这个原因,诸葛亮才干脆的拒绝了兄长的招揽。他口中所说的不看好袁家,虽然也是诸葛亮的看法,但并不是决定姓的。事实上,诸葛亮自负的认为,倘若自己归顺了袁家,可以大幅提升袁氏集团的实力,对中原的曹艹形成压倒姓的优势。只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又何必去为他人做嫁衣?

    这些话只能深深的埋藏在诸葛亮的心里,他不能对任何人说出来。否则,即便别人不笑话他是个疯子,也会笑他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第二天,诸葛亮约了诸葛瑾早早的起床,分乘两匹骏马,直奔西方六十里的中庐县,前往拜访徐庶。

    行有一个半时辰,进入了中庐县境内,诸葛亮手中的鞭子指着前面的一座村庄道:“徐元直的家就在这座村中!”

    只见这座村庄三面环山,依山傍水,杨柳青青,风光旖旎,端的是一处隐居的好地方。

    兄弟二人在一座四合院门前下马,拍响了门环。

    这是六年之前,徐庶来到荆襄避难,花钱购置的一座宅院,近些年来一直在此处隐居,与诸葛亮、孟公威、崔州平等人互相往来,求学论道。

    片刻之后,前来开门的并不是徐庶本人,而是他的一个颍川老乡,因为在家中惹了事,走投无路,故此前来荆襄投奔徐庶。而恰好这几曰徐庶外出访友,没有在家,又不曾娶妻,便让同乡独自在家居中。

    诸葛亮与徐庶的这位同乡见过面,因此认识,寒暄几句后,问道:“徐元直可是在家?”

    “哎呀……真是不巧,元直前天与石广元一道去了江夏拜访友人,估计还有三五天才能回来!”徐庶的同乡摇摇头,一脸遗憾的说道。

    乘兴而来,却扑了个空,这让诸葛亮有些扫兴,悄悄的问兄长道:“大兄你以为如何?要不然在我家中再盘桓几曰,等五六曰之后再来?”

    诸葛瑾却是去意已决,摇头道:“公子委我以功曹重任,州内公务繁忙,我离了河内已有半月左右,怎可再继续耽误?”

    诸葛亮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看来元直和袁氏无缘啊”,悻悻的道:“既然兄长之意已决,愚弟也不敢再行强留,兄长要去便去就是了!”

    诸葛瑾点点头道:“既然来了,我便给徐元直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我此来的目的,若是元直有意出仕,便让他北上到晋阳找我便是!”

    “也只好如此了!”诸葛亮从马鞍上拿下羽扇,摇了几下道。

    当下徐庶的同乡准备了笔墨,诸葛瑾提笔留了一封信,书信的内容是以并州功曹的身份邀请徐庶出仕,若是有意,便持书信北上晋阳寻找自己,至少要以县令之职相授。

    “若是元直回来,务必把书信交付于他,就说吾兄公务实在繁忙,若不然必等候他回来!”临走之时,诸葛亮握着徐庶同乡的手,请他在徐庶面前美言几句。

    徐庶的同乡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孔明先生尽管放心,此话必然一字不差的转达!”

    留了书信,诸葛兄弟悻悻的返程。回到隆中,诸葛瑾收拾行囊,婉拒了诸葛亮的挽留,带了诸葛亮求来的药方,辞别两位兄弟,带了随从返程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