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风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雨绸缪(一)

月兰之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铁血帝国最新章节!

    北京,总理大臣官邸。

    “……所以我说,军属子弟学校要进行较高级的军事训练,还要加进专门少年军校的部分课程,假期搞演习对抗……归根结底,就是实行放大20倍的10万陆军士官储备计划!”

    官邸花园的临池小凉亭中,帝国陆军教育总监王直正侃侃而谈。

    这天,为了筹备中的《全民义务教育法第一修正案》和《乡村政务组织法》,总理大臣莫宁邀请文教大臣罗素兰、中民党总裁张志高、内政大臣杨正金、财政大臣韩浪、总参谋长刘百良和陆军教育总监王直这六位重臣大老齐集总理官邸,以进行全面的协调。

    此时,王直正以军方的立场,希望在新义务教育法中添加有关军队人力储备的内容。

    “200万学生的开支其实并不大,因为不需要发军饷,吃饱就好,最多发点零花钱,组织演习对抗都不用特别费开拔费,以后就是天然的士官了,还可以起国内预备队的用处。200万预备士官啊,历史上的德国一战前不过储备了10万而已。”

    “钱啊……钱啊……”财政大臣韩浪在旁嘀咕道。

    张志高微微一笑:“我看不如把圆明园拿来做公园,皇宫也开放,卖票参观,皇上长住中南海别院好了。反正皇上也说紫禁城是大棺材,圆明园是大村庄,只有中南海别院比较像样……事实上,皇室成员绝大部分时间也就住在别院不是。”

    莫宁连连摇头:“不行的,这样一来,皇室的威仪都被扫光了,这种事情乱来不得。”

    刘百良也说:“紫禁城的确不能开放,最多组织得了勋章的老兵游览圆明园作为奖励。”

    张志高耸耸肩:“开个玩笑。不过,那些京师变乱中被干掉的满洲王公们的府第,到现在还空着岂不是很可惜,既然领袖都说了,以李自成为鉴,大家都不能分,不如卖了换钱,或者拿来开高级宾馆,这都是钱啊。”

    莫宁向空中摆摆手:“好了,现在不是谈怎么捞钱的时候,刚才王直已经提出了军方的意见,我想大家一定都还有很多想法,为了提高这次会议的效率,我想到了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应该可以将今天的两大议题串连起来,统筹协商,整体规划。”

    众人一并将目光投向这位近年来领袖身边的大红人。

    总理的位子,谁不想坐一下?既然你坐了这个位子,当然要经受得起各个方面的考验,像现在这种时刻,正是表现为政者领导能力的时候。

    所以?当然要看着你了。

    莫宁刻意清了清嗓子,平视前方:“我要提出的这个切入点,就是公粮的问题,也是这次乡村政务组织法的关键构造之一。”

    “我们那个时空的东西。”张志高毫无恶意地插了一句。

    莫宁点点头:“就是那个,我们手中要掌握一定的物资,以便具有调控物价的资本,同时还可以在平时积累一定的战略储备——这个储备不仅仅是赈灾性质的义仓,还应该能满足一定时期战争的需要,使我们在战争初期不必再另外从市场上购买。”

    财政大臣韩浪道:“这方面,我先来说说赋税的问题。原本前清的货币赋税,名目上是按银两交,实际上绝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是铜钱,只好用铜钱去兑交,而大户可以按官价交,小户就只能交时价,这样小户就比较吃亏。土改后,百亩以上大户都拆分了,金融改革后,铜钱和银两也都废除了,统统交法币也就是华元,以前大户占的便宜我们就都收回来了。”

    “如今徭役也废掉了,改为政府出钱雇工,不过这个徭役以前是折银加派的,现在我们折钱加派,百姓颇有不满,我觉得,这部分的加派就可以用公粮抵消。”

    “恩,韩浪说的是纯粹财政的方面,一部分赋税的确可以用实物抵消。但这个交公粮最主要的是政府每年按一定量向农户收购产品,是我们拿钱买东西,而农户在定量范围内不允许囤积不卖,这和赋税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而应解释为政府调控经济的积极手段。”莫宁毫不吝惜口水地解释道。

    “公粮是按什么价收购?”内政大臣杨正金似乎对此颇有兴趣。

    “应该是比市价稍低的价格征购,因为要折算进征购机构和运输的耗费,卖的时候才能平价。具体来说,市价高的时候比市价稍低但比平均价高,市价低的时候就按时价,按韩浪的提议,可以注明扣徭役折费,在价格里再扣一成。总之也就是所谓的高低随市,但实际上政府可以用历年的储备进行买卖平价,低价抵消高价,过于低价的时候就大量收购,恩,低价时就多购少卖,高价时就少购多卖,政府方面的总体购价就实现平价了,不会吃亏。”

    莫宁显然对这个问题做了不少研究,大家看起来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但与那个时空不同,我认为,我们的公粮征购,不应以个体单户为对象,而应以联合社或农会为单位,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简化乡村行政体系。”

    “农会?提高小户农民的谈判能力吗?”张志高有疑问。

    “不仅如此,我设想的农会是以在乡退伍军人为骨干的组织,以在乡军人会为组织核心,按生产类型和平均贫富水平自然组织,不按行政地域分割,也不按区域贫富捆绑。”

    所谓在乡军人,指的是编入第三类预备役、一般不需要再征发上前线的退伍老兵,以这些30岁以上中年男子组成的在乡军人会,近十年来已经逐渐在乡村中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村党支部?”张志高睁大眼睛。

    “为了不使农会被宗族势力把持,以经过相关专门培训的退伍军人为农会核心是很有必要的,而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也容易接受上级的指令。在这个时代,经过现代化事物熏陶的乡村军人正是我们推进农村现代化最合适的先驱。”

    刘百良与王直相视点头,看来莫宁这番话他们很是受用。

    “在乡军人会的日常开销就由皇室支付好了。”莫宁又添了一枚重磅炸弹

    “由皇室出?”张志高满脑门的不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

    “这样就构成了在乡军人能半脱产从而长期负责农会运作的基础,就跟给议员发薪水才促使平民议员出现一样。”

    “但是,退伍军人的退休津贴,理论上不是国防部的事吗?”韩浪也表示异议。

    “我说的是农会的基本开销,不是工资。实际上在乡军人会和我们的那个时空的民兵基干大队差不多。反正国家肯定必须贴一部分钱,否则怎么控制的稳固,而由皇室出这笔钱,必定能更加稳固基层对皇室和帝国的忠心。“

    杨正金点头道:“其实总理说得很有道理,原来的乡村绅士都被土改赶进城镇了,农村基层的确会有空白。如果乡村的实际控制组织要自己挣饭钱和出办公费用,就很容易被地方宗族势力拉拢,就把精简乡政府的钱投进去好了,当是农村治安经费,各种旧规的摊派——比如镇子的救火队维持集资之类——也合理的保留并正规化。至于皇室要不要出钱,出了钱又怎么发下去,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刘百良也说:“在乡军人会起基干民兵和农村实际控制组织的作用,这个我同意,但是村公所呢?”

    “就搞成街道办事处的样子好了,即简单的统计、登记和信息传递设施。总的宗旨就是不让村子里形成固定的结合。现在市镇现在已经采取西式的组织法,搞选举的董事会或议事会,由市镇议会组织市政厅进行行政服务,而在乡村,我不主张这样搞。我计划的农会组织方式,是要把原来自然村里的人,种果树的、种粮食的、种棉花的,都分割到不同农会去,而自然村里的村公所,不发挥统治性的行政作用。”

    “也就是说,没有村长?”罗素兰好奇地问。

    “是,总的来说,以受过专门训练的在乡军人会为核心发起割裂传统行政地域的农会和农村联合社来组织经济;以在乡军人会控制的基干民兵,维持行政地域的治安;县法院的巡回法官定期下乡处理法律诉讼;再搞个街道办事处性质的村公所,传递信息,登记造册,处理小纠纷之类的,实际上又可以是兼职的杂货铺和邮局。由是,可以进一步割裂农村聚族而居,举村同族的局面,弱化宗族势力的影响,使农村并入帝国的现代化体系。”

    杨正金帮忙总结:“在我看来,大概就是在乡军人会管民兵、动员和道德教化。农会则是公司化实体或服务性的合伙组织,作为生产的组织者。”

    “农会受军人会和本乡参议会监督。”莫宁补充道。

    这两人看起来大概已经在某方面达成了足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