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启迪中国青年的100篇人生美文最新章节!
下面要说的是机遇问题。常常有人说“时也命也”,机遇这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这话没错,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一次机会也没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时刻,它们就好像轻风一样掠过身边。哀叹时运不济的人,只是因为他没有为此作好准备。每个人都有一片森林,这森林里面穿梭着五花八门的猎物,你须悄然潜行,全神贯注,苦练箭术,方可一击成功。
我曾经是个愤青,我曾经喜欢装酷,我曾经愤愤不平,我曾经无所事事。我曾经虚掷大把光阴,我也曾经眼看着机会擦肩而过。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亲身经历了我上面所描述的种种。幸好,在这一切过去之后,我还只有二十六。得意时不狂傲,失意时不绝望,用一颗卑微的心对待生活,努力地往前奔,能做到这一步,应该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吧。
“最差”的冠军
文/虹莲
我的一个同学,别人总说她笨,说她不会有什么出息。在班里,她学习是倒数的,老师怀疑她智力有问题,因为她也格外地用功,她并不是个坏学生,是最用功的一个,可就是什么都搞不好。可她喜欢刺绣,她绣的花栩栩如生,老师说她,你看来只能当一个女工了。
她果真没有考上大学。送我们上大学走时,她自卑地说,我永远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以后,就好好地绣花吧。
十年之后,当我们再看到她时,她是一家刺绣公司的老总,身价千万,她笑着跟我们说,当年,我用一颗最卑微的心来对待生活,努力地绣花,努力让自己绣出的花最好看,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路。
是啊,她不是最出色的人,可她能用一颗卑微的心来对待生活,不放弃努力,在努力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记得不久前电视播放一次模特大赛,我起初并不关注,但出现小小的戏剧化情节时,我紧紧地盯住了电视机。
决赛模特共有20个。当第一轮比赛之后,主持人说,“这一轮,我们评一个最差模特,所谓最差,就是她的综合气质、她的着装和她的台步都是最差。”
这真是件尴尬的事情。以往大赛总是评前三,或者最上镜奖、最有人气奖、最佳皮肤奖,但从来没有一个大赛会评选最差模特奖——这对模特而言简直恐怖。
l0分钟后,最差模特评选了出来,当场公布,我为那个女孩子难过,她是14号。
主持人说,请14号往前走一步。
我看到她走了出来,如果是我,也许会哭,但她始终面带微笑。评委们开始评头论足,说她表现如何差强人意,说她着装搭配不太合理,她静静听着,点头,偶尔会说,我知道了,下次一定注意。我真替她难过,可这个年轻的女孩,一直镇定地微笑着听着。
其他的模特,有的居然笑起来,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少了一个对手,她们的竞争会轻松一些。而这个女孩子,坦然面对着“最差”,以微笑来接受评委们的意见。
接着是第二轮、第三轮的比赛。我以为她会自暴自弃,反正是最次了,可她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到最后,你能想到比赛结果吗?她居然夺得了模特大赛的冠军!
事后有记者问她,怎么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对待评委们的责难,她笑着说,因为我始终有一颗卑微的心,成功了不会骄傲,失败了继续努力。
事后她才知道,“评选最差”是评委们的一个陷阱,他们要考察心中最好的模特心理素质如何,如果她过不了这一关,“冠军”会易手他人。正是那颗卑微的心,让她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多么难得啊,得意时不狂傲,失意时不绝望,用一颗卑微的心对待生活,努力地往前奔,能做到这一步,应该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吧。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联想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给心设个“弯道”
文/王涛
第一次带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的心里特别敞亮,心想:这么宽阔平直的大道,一定很顺利,很安全。可是,当走过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现了起伏很大的弯道。我颇感遗憾,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弯道多好。”驾驶员冲我一笑:“你不懂,这弯道可是故意设计的。”见我茫然,他接着说:“适当设一些弯道,能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由于惯性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人在旅途,希望脚下的道路笔直平坦,就像人们希望人生旅途、生活之路一帆风顺一样。趋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直、平、顺能有多少呢?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是人为设计的,而生活中的“弯道”则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在世,除了自己的心态,小到嬉笑怒骂、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荣辱升降,又有多少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初衷去发展、去实现呢?大凡有点人生阅历的人,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都会有此感悟,我们何不主动在心中设上一个“弯道”?
给心设个“弯道”,提醒自己做个理智的人,凡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要想到顺利的一面,又要想到困难的一面,能进能退。我记得高尔夫球名将黑根谈到自己的制胜体会时说,他每打一局球之前,都事前准备打出六个坏球,那么打出了坏球之后自己就觉得很正常,也不以为然了。
这样,他反而发挥出色,成绩出乎意料地好。有行家评论说:事先承认不论哪一局球你都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对这种现象,有位心理学家还做过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绣花针孔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得越厉害,线越不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联想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成功是光彩的,也值得自豪。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求成功,但结果往往不是百分之百的如愿。准备失败,并非放弃追求与向往,恰恰会因放松而让弦上的箭射得更远更准。给心设个“弯道”,其实是为人生铺设了一条坦途,引领自己步入成功的佳境。虽然热情和积极是好事,但“负责过头”并不科学。因为,团队的智慧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智慧力量。只有学会分工协作,明确责任权限,才能更好地高效工作。
别动我的职责
文/王悦
因为做论文要收集一套临床数据,有段时间,我经常进出印第安纳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与那里的医生、实习生接触频繁。在美国,医学院的毕业生要先做四到七年的临床实习后才能正式行医。实习期间,他们既是医生又是学生,两三人一组,由一名正式医生监督指导。负责接待我的马罗尔医生手下有两个实习医生,一男一女。
接触多了,我发现这两个人的工作态度有天壤之别。男实习生纳特总是神采奕奕,白大褂一尘不染。女实习生埃米则总是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病房赶到另一个病房,白大褂上经常沾着药水、小病号洒的果汁和菜汤。
纳特严格遵守印第安纳州的医生法定工作时间,一分钟也不肯超时,除开夜班,他从不会在上午8点前出现,下午5点之后也是踪影全无。埃米每天清晨就走进病房,有时按时回家,有时却一直呆到深夜。
虽然每次见面,纳特总是气定神闲,平易近人,但我觉得他对医生的责任划分得过于泾渭分明了。我不止一次听他说:“请你去找护士,这不是医生的职责。”埃米正相反,她身兼数职:为小病号量体重——护士的活儿;给小病人喂饭——护士助理的活儿;帮家长定食谱——营养师的活儿;推病人去拍X光片——输送助理的活儿。真是一位热心勤奋的好姑娘。
医学院每年期末都要评选五名最佳实习医生。我想今年埃米一定榜上有名,医生如果都像她那样忘我投入就好了!评选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埃米名落孙山,纳特却出现在光荣榜上。美国不是最讲究按劳付酬、多劳多得吗?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的埃米,竟然排在上班不到60小时的纳特后面!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