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渤海人的野望(二)

京华闲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新宋英烈最新章节!

    好在负责“护送”耶律贤使者的四名“保安军”骑兵皆是百战老兵,虽然事发突然、虽然大家开始时都有点心不在焉,可随着城头上的人说出渤海故地、说出复国的言辞,四名“保安军”骑兵便已有所警觉,待城上的守将下令开弓放箭,位于“传旨使者”右边的那名骑兵已经伸手去拉依然处于错愕状态的前者的马缰绳,准备带其脱离险地。另外两名骑兵则以最快的速度从马鞍上摘下盾牌,为自己的同伴及“传旨使者”提供掩护——哪怕小巧的骑兵盾牌所能提供的保护很是有限。而那名带队的“保安军”骑兵连长则一边摘盾挡箭,一边举起信号枪,冲着刚才城头发出喝斥声的方向扣下了扳机。

    一来几名“护送”骑兵反应迅速,二来信号弹击中城墙垛口后产生了剧烈的闪光和炙热的火焰,影响了城上弓箭手的瞄准。所以,尽管回过神来的守军弓箭手乱箭齐发,却没有能够伤到“传旨使者”及负责“护送”的四名“保安军”骑兵。

    一口气疾驰出近百步,完全脱离了弓箭的有效射程后,带队的“保安军”骑兵连长这才带住坐骑。他一边安排两名手下护送“传旨使者”回本◆阵,一边从怀里掏出另一支信号枪,向天空中发射了一发代表劝降失败、需要强攻的红色信号弹。

    实际上,根本用不着这位“保安军”骑兵连长发信号,新安城北门上下发生的情况足以说明一切问题。是以,这边“保安军”骑兵连长才扣下信号枪的扳机,那边负责掩护的“飞龙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团一营的十几挺轻重机枪便已经开了火。密集的子弹不但将那些探出城头垛口拉弓射箭的渤海守军打倒一片,而且也将城墙和城墙上的那座小小的城楼打得碎屑横飞。紧接着,该营的十门60mm和82mm迫击炮也次第开火,只片刻工夫便把城楼及城楼左近的城墙完全笼罩在了硝烟与烈焰之中。

    尽管自辽阳城南下以来一直没有发生战斗,可相关作战预案却是非常完善的。所以,随着耶律贤的“献城圣旨”失去了作用,一场激烈的城池攻防战也就随之展开。在两万武装到牙齿的周军面前,周长不过五六里、人口不足一万、能拿得动刀枪的兵士和青壮不过两千人的宁州新安城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弹丸之地。是以,仅仅海军陆战队第一团一营为了掩护“传旨使者”进行的火力反击,就已经令新安城北门城楼左近的城头上为之一空。待到“南下集群”将整个新安城团团围住,其所属攻城炮营十八门130mm攻城炮两轮齐射将新安城北城墙炸出四、五个缺口后,整个北城城头更是连一名守军的影子都看不到了。不过,邹振远并没有因此就掉以轻心。因为他很清楚,摧毁城墙、占领城头,对于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周军来说不算什么难事,真正的考验却是在城内、在巷战。虽说新安城较之以前的长霸城、凤州城要小上不少,守军数量也少很多,可对方毕竟拥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周军轻敌冒进的话,很可能会遭到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邹振远再三叮嘱负责率军进城的“飞龙军”第五合成步兵师第十五步兵团的副团长,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轻敌大意。同时,他也非常干脆的拒绝了被枪炮声激起兴致的邢正男希望担任攻城第一梯队指挥官的请求,只准其站在攻城第二梯队后面的高大望楼上,通过望远镜了解城内的战况。对此,邢正男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敢真个在战时违抗军令,只得乖乖的站在后面,通过望远镜的镜头过一过眼瘾。

    事实证明,邹振远的小心完全正确。持续三个来月的北伐之战不但令周军取得了辉煌战果,同时也令他的对手学习到了许多应对的经验、教训。宁州新安城的渤海守将安排在城头的兵力非常有限,眼见自己的突然袭击没能伤到所谓的“传旨使者”,且周军的反击火力异常猛烈,他便马上下令将城头上幸存的兵士撤下,与其他人马一起分散到城内各处,准备依托事先建好的街垒、壕沟等防御设施,与冲进城内的周军做最后的决战。

    预设阻击阵地、几乎遍布城内所有有利位置的弓弩手,以及为了复国而视死如归的勇悍精神,小小的宁州新安城、区区两千训练不足、装备一般的守军,凭着一腔热血硬是与周军周旋了大半天,自上午巳时初直打到傍晚酉时末,才被兵力、火力、装备、训练皆占绝对优势的对手彻底消灭。为此,周军付出了超过两百人的伤亡,而得到手的却是一座满目疮夷、处处残破的弹丸小城。

    渤海守军的顽强、攻城过程的艰难、投入与收获的不平衡,令站在宁州新安城北门残破城墙上观看全城形势的邹振远不但没有任何破城的喜悦,反而有些忧心忡忡。如果宁州南面的复州、苏州以及东面的镇海府、穆州等州县也是这般麻烦,不但整个北伐之战结束时间要向后拖延,而且还会影响对原来辽国与高丽之间边界的巡视与保护行动。所以,邹振远一面命手下尽快完成打扫战场、安抚百姓等工作,一面下令加紧审讯被俘的渤海守军,务求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渤海人突然与周军对抗的原因,以及方才新安城守将所谓“渤海复国”一说的真实性。

    事实证明,无论哪个民族或者部族中都有软骨头的存在。经过突击审讯,相关情况很快便被送到了邹振远的手中。

    根据俘虏招供,此番宁州新安城渤海人对抗周军的行为完全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其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目前托庇于高丽人羽翼下,已经改名王继的原渤海国王、亡国之君大諲撰之子大光显。而且,被王继(大光显)鼓动参与所谓“渤海复国”的不光是宁州,南面的复州、苏州,东面的镇海府、穆州等渤海人相对较多的原渤海故地也在其中。实际上,就连自己之前轻松接收的嫔州、海州、耀州、辰州等州县也有王继(大光显)的亲信、心腹在活动。只是后者渤海人所占比例较低,无法形成足够的势力,这才不得已暂时蛰伏起来,以待形势变化。

    尽管由于被俘渤海人官职较低,无法接触到更加核心的机密内容,不能提供王继(大光显)所谓“渤海复国”行动的全部阴谋。可光是目前得到的消息,就足以令邹振远心惊肉跳的了。一来,既然王继(大光显)已经串联了几乎整个辽东半岛上的渤海遗民,那么自己此番南下接收行动势必阻力重重,就算可以依靠周军的强大实力暂时压制住渤海人的反抗,朝廷对这些地区日后的治理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来,既然王继(大光显)能够串联辽东半岛上的渤海遗民,那么就不能排除他同样会派人去煽动辽阳城以北、原辽国东京道各州县中的渤海遗民参与到其所谓“渤海复国”的阴谋中来。虽说这些州县中的渤海人数量并不占大多数,但真要闹将起来,对于地方官府来说也绝对是件麻烦事。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渤海人闹事,势必会令那些不甘心辽国灭国的契丹人、那些对后周朝廷阳奉阴违、摇摆不定的女真人,以及不愿失去往日权势地位、想要继续享受此前的高官厚禄的亲契丹汉人们蠢蠢欲动、借机生事。换句话说,如果处理不好王继(大光显)的所谓“渤海复国”阴谋,十五万周军浴血奋战三个多月的北伐之战的胜利果实便会大打折扣,甚至为今后后周朝廷对这里的统治埋下重重隐患,令辽东半岛乃至整个原东京道都陷入长期的动荡与混乱之中。

    是以,在得到相关审讯结果之后,邹振远第一时间便派快马将相关情况及自己的意见告之坐镇辽阳城的黄海,并经由他手即刻电告开封,交委员会定夺。

    有关辽东渤海人异动的情况自然引起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王崤峻等人经过商议,一方面同意了邹振远兵分两路,派一支快速部队立即赶往鸭渌水(鸭绿江)一线,巡视原辽国与高丽边境,既阻止藏身于高丽境内的王继(大光显)铤而走险,直接出兵辽东、搅乱局势,也防备高丽人趁乱北进,蚕食原辽国领土。另一方面,则指令情报部在原辽国东京道以及高丽境内的所有情报站,在全力打探有关王继(大光显)及所谓“渤海复国”的消息、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其阴谋的同时,对各主要州县中的渤海人头面人物进行密切监视,以防其挑起事端,扰乱地方秩序,与王继(大光显)遥相呼应。

    接到委员会的命令,情报部在原东京道各分站自然是立即行动,全力打探消息。邹振远亦马上将所部一分为二,以“飞龙军”第五合成步兵师第十五团、师属骑兵团、“保安军”步、骑兵各一个团组成总兵力近万人的边界巡逻保护暂编旅,由邢正男率领,以最快速度杀向鸭渌水(鸭绿江),阻击王继(大光显)可能的进犯,并防备高丽人的蚕食行为。而他自己则率领“南面打击及边界巡逻保护集群”的剩余人马,在与自辽阳城增援而来的“飞龙军”第五合成步兵师第十四团、“保安军”步兵两个团近八千援军汇合后继续南下,以强力手段完成对辽东半岛其余州县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