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新宋英烈最新章节!
中军官禀报完毕,御帐之中先是一静,除柴荣脸上露出“你终于来了”的表情外,其他文臣武将俱都惊讶不已,脸上写满了“这怎么可能”的表情。紧接着,众臣便不顾君前失礼,在那里议论纷纷。一时间,御帐之中充满嘈杂之声。
不过,帐中的毕竟都是朝廷重臣,短暂的失态之后,大家都意识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纷纷闭上了嘴巴,御帐之中这才渐渐安静了下来。随着嘈杂之声渐去,众人都恢复了自己的正常思维,许多问题也就涌上了心头——徐绍安犯下欺君之罪为何还敢再回周营?他此来有何用意?那八百骑军和四千步军南下意欲何为?是不是要对周军不利?
与众臣在那里胡猜乱想不同,柴荣除了在刚听到“清园”私兵近五千马步军分两路南下时略抬了抬眼眉外,脸上再无惊讶或者不安的表情,而是一脸平和的看着帐中的文臣武将们在那里议论纷纷、惊疑不定。在他看来,徐绍安此来带些人马也属正常。对方毕竟是犯了欺君之罪,如果自己一时火起将其推出斩首也不是不可能的——尽管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在目前的形势下不会做出这种自找麻烦的决定,但徐绍安未雨绸缪,做些预防的准备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柴荣对徐绍安身后的那五千兵马并不以为然,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徐绍安会怎样为他以及他的那些兄弟们找到合适的借口,来为他们欺瞒自己、欺瞒朝廷的行为进行辩护——虽说徐绍安是否能够找到合理的理由辩护都无关紧要,自己都不会把他和他的那些兄弟们如何,但柴荣还是很想听徐绍安讲说一番,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了解对方到底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些什么,又能给予自己一些什么。
柴荣脸上的平和与镇静也影响了御帐中的一众文武,大家原本有些不安的心思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就在这时,门外的大内侍卫进帐禀告:先锋都指挥使、“神机军”都指挥使、云麾将军徐绍安帐外求见。
早就等着徐绍安到来的柴荣自然当即下旨召见。时间不大,徐绍安一身戎装走进御帐,来到柴荣御案之前撩衣跪倒在地,拜道:“臣先锋都指挥使、‘神机军’都指挥使、云麾将军徐绍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柴荣在御座之上坦然的受了徐绍安这一礼,却没有马上叫他起身,而是沉声问道:“徐绍安,汝可知罪?”
“臣知罪。”徐绍安非常干脆的答道。
“既如此,汝且说说,汝都犯了何罪?”柴荣继续明知故问道。
徐绍安坦然答道:“第一,过去数年间,臣明知臣的兄弟们在暗中发展力量、大肆招兵买马,不但未向陛下透露真实的情况,还以虚假消息蒙骗陛下,犯了知情不报、欺君罔上之罪。
第二,臣明明知道臣的兄弟们已然在契丹人大营周围布好阵式,只等时机一到便对契丹人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幽云契丹兵马主力,却佯装不知,同样犯了知情不报之罪。
第三,臣昨日明明是去和臣在山中的兄弟汇合,一起指挥对契丹人的战斗,却向陛下谎称是去与臣的兄弟联络为大军提供粮草之事,以借机离开大营,同样犯了欺君罔上之罪。
臣身为朝廷命官,深受皇恩,却一错再错,实乃不该。今日臣回营便是请陛下治臣之罪,请陛下依朝廷律法处置臣,如此方能彰显陛下天威、朝廷法度。”
徐绍安在那里将自己的“罪过”一条条的列出来,并且非常诚恳的请求柴荣处罚自己。如果不了解徐绍安的底细、不知道徐绍安除了带进大营来的百余亲卫外,还有近四千大军在离大营不远的地方列阵等候,只怕包括柴荣在内,在场的所有人都要赞徐绍安一声“敢作敢当,果然是一条汉子”。只可惜,在场的人都明白,徐绍安这么说不过是做个姿态,或者说是给官家、给朝廷一些面子,这样等到朝廷对他不予处罚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处理一下时也能为自己找个借口——“认罪”态度良好也是可以拿来当从轻处罚的缘由的。
柴荣自然明白徐绍安的用意,不过,他现在并不急于对徐绍安及“清园”兄弟的“不法行为”给出处理意见,在此之前他有许多事情还需要从徐绍安那里得出答案。因此,他对徐绍安自请处置的要求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话题一转,问道:“徐绍安,汝及汝的那些兄弟身为朝廷命官、国之重臣,深受皇恩却屡屡做出有违朝廷法度之事。朕实是不解,汝等既已高官厚禄、平步青云,为何还要如此做为。”
徐绍安面露苦色的答道:“启禀陛下,臣及臣的兄弟之所以会做那些欺君罔上、有悖理法之事,实在是有不得以的苦衷。”
“苦衷?汝等有何苦衷且说予朕听。若是说的有理,朕自会宽恕汝等的罪行。”柴荣非常配合的接着徐绍安的话头,就好像在与徐绍安演对手戏一般。
徐绍安略微组织了一下措辞,答道:“不瞒陛下,臣及臣的兄弟因为在回归中土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劫难与不幸,因此在吾等踏上中土之前,所想所愿不过是能够在中原故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高高兴兴的做生意、舒舒服服的享清福,除此之外便别无它求。谁逞想,吾等兄弟登岸之处却是在契丹外族统治之下的幽云十六州。在那里,汉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出身、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财富,永远都要比契丹人低一等。漫说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即便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贾,在契丹人面前也只是任凭他们宰割的羔羊。远的不说,单说曾经帮助吾等兄弟度过初到中土最艰难时日的当地汉人钟有朋钟员外便是一例。
钟员外原本姓卢,乃是范阳卢氏的一支,其家族当初在幽州也曾经显赫一时、风光无两。可就在几年前,只因契丹南京留守萧思温贪图其族中资财,便给范阳卢氏安了一个通敌谋反的罪名,全族上下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只有钟员外一家靠着在留守府做官的妻兄上下打点,才得以脱罪。只是罪名虽脱、性命无虞,却也落得个丢官去职且不得不改名换姓的凄惨下场。
吾等兄弟与钟员外相处日久,对其遭遇感同身受,曾经发誓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形在吾等兄弟身上重演。因此,在吾等兄弟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第一笔银钱后,便开始将吾等在海外所学尽数使出。一方面通过做生意积累钱财、通过与本地汉人结交建立自己的人脉、通过贿赂契丹官吏获得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吾等兄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招兵买马,建立起自己的私兵——“飞龙军”,并为他们装备中土从未见过的火器,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候有自保之力。
此后,考虑到吾等兄弟今后所要对抗的可能是契丹官府,届时即便可以凭借手下私兵与官府周旋、可以依靠高墙深垒赢得一时的喘息,但自己在这样的对抗中终究是处于弱势,契丹官府或许不能将吾等兄弟捉拿问罪,可吾等兄弟也同样不能摆脱被动,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契丹官府,吾等兄弟最终只能是被困死。为了给自己找一条退路,同时也是为了幽云十六州早日摆脱契丹人的蹂躏,重回我中原朝廷治下,吾等兄弟经深思熟虑,借太师父扶摇子老神仙的引见,于显德三年冒险南下大周京城,前去觐见陛下。这样一来,吾等兄弟既得以一见天颜并表达了投效朝廷的心意,为自己他日在幽州处境艰难时找到了一条后路,又借进献火器增强了朝廷军力,进而促使朝廷能够尽早北伐,将吾等兄弟及幽云百姓自契丹人手中解救出来。可谓是一举两得,收获颇丰。
事情若到此为止,吾等兄弟耐心在幽州静等王师北伐,那么过上以前一直向往的那种欢欢喜喜、轻轻松松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然则‘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随着吾等兄弟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购买的土地越来越多,为吾等兄弟劳作的农夫佃户、掌柜伙计、工匠劳力也是与日俱增。而田产店铺、矿坑作坊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吾等兄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手去经营、去管理、去维持、去保护。如此一来,吾等所招募的私兵家丁数量也就随之越来越多。而私兵数量越来越多,其所需要花费的银钱粮米也就越来越多,为了尽量减少粮饷的支出,吾等兄弟便不得不在兵器上下工夫,以期用犀利的兵器来弥补人手的不足,节省出更多的钱财去办更加重要的事情。
臣之所以未向陛下禀报招募私兵之事,一则吾等兄弟此前招募私兵只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家产与身家性命,这与大户人家、豪商巨贾豢养家丁护院是一个道理,所以吾等兄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等私事来打扰陛下。二则,吾等兄弟所募私兵虽多,但其绝大多数都布置于尚未纳入朝廷治下的幽云十六州各处产业,在大周境内只有臣的府中驻有数十亲随侍卫,其数量并未超过朝廷限度,臣未向陛下禀明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在我军北伐之前,臣也曾向陛下提出,希望能以自家私兵相助朝廷,为收复幽云出一些绵薄之力。若从这一点来讲,臣于招募私兵一事上,其实却也算不得欺瞒陛下。
至于吾等兄弟调集私兵围攻契丹军,则完全是因为朝廷兵马与契丹军于保兴庄对峙,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而契丹十万援军业已进至榆关左近,不日便会越过长城南下。到时候,即便朝廷兵马能将契丹军击败,山前诸州亦将遭战火涂炭,士绅百姓皆会深受其害。因此,为了自家产业及幽云士绅百姓的身家性命着想,吾等兄弟才调兵遣将,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击破保兴庄契丹军,而后再挥军北上,将契丹援军阻挡在长城之外,使山前诸州免遭战乱、士绅百姓远离灾祸。而臣未将‘清园’私兵真实数量禀明陛下,并在围攻开始之前借故离开周军大营,一是因为奉了几位兄长之命参与指挥此战,必须上山去与其他兄弟汇合;二则是为了保证有关‘清园’私兵即将围攻契丹军的消息不会泄露,保证此役能够一击而中,将幽云契丹军主力一网打尽,如此‘清园’私兵才能专心致志的对付那十万契丹援军——毕竟如果臣事先禀报陛下围攻之事,朝廷大军这边势必会有所准备,而周军大营这边任何动静都可能引起契丹人的注意,从而为‘清园’私兵的围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绍安一番入情入理的讲说,不但解释了“清园”兄弟暗中发展出如此强大实力的必要性,而且还为自己对柴荣多有隐瞒的行为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若是只从他的陈述看,他徐绍安及其他“清园”兄弟不但无过,反而应该因为全歼幽云辽军主力而受到朝廷的嘉奖和赏赐。当然,在场的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自然不会因为徐绍安这一番慷慨陈辞就相信了他所说的所有事情,更不会因此把徐绍安及“清园”兄弟看成是心向朝廷、为一方百姓谋福祉的忠义之士。在他们看来,徐绍安这番话虽然确有一部分是实情,但同样也不乏用来遮掩与粉饰的谎言。可以说,这番话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告诉大家事实真相,而是给官家、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让官家在赦其无罪或者从轻发落时能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不过,在场的大部分朝臣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但没有站出来指责徐绍安说辞中的不实与不通之处,反而不断点头以示赞同。群臣之中,只有一直暗中将“清园”兄弟当对手的张永德对徐绍安的说辞表示出了不屑,并且在徐绍安讲完之后语带讥讽的说道:“徐将军口才果然了得,一件欺瞒官家、违背朝廷理法的事情经由将军一讲,却几乎变成了‘清园’兄弟忍辱负重、暗中蓄力,并在危急时刻助朝廷一臂之力的义举。哼,真真是让本官好生佩服。”——以现在的形势,张永德也就只能逞一逞口舌之能,绝不会不顾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危,去与徐绍安发生更激烈的冲突。
张永德话虽说得刺耳,但对于徐绍安以及对这件事后面的发展来说却是不会有任何影响。因此,徐绍安闻言,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高兴,而是非常大度的一笑而过,根本没有当一回事。而坐在御座之上的柴荣就好像根本没听到一样,丝毫不理会张永德话里的言外之意,他先是点点头,表示对徐绍安这番说辞的认可,然而表情严肃的说道:“看来徐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欺瞒于朕、做了这许多有违朝廷理法的事情,果然是不得以而为之。只是,天家有天家的威严、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徐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所做之事虽情有可原,但罪却不可恕。着免去汝的先锋都指挥使之职;免去汝‘神机军’都指挥使之职,迁‘神机军’都虞候使;削去汝从三品云麾将军之衔,迁正四品下壮武将军,罚俸一年。至于汝的那些兄弟,则一率官降两级,罚俸半年。”
降职罚俸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徐绍安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平静的听完柴荣的旨意,然后向上施礼道:“臣领旨谢恩。”
待徐绍安施礼已毕,柴荣这才说道:“当然,功是功、过是过。朕素来赏罚分明,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以往的过错要罚,但这次围歼幽云契丹军主力爱卿和爱卿的兄弟们立有大功,朕同样也会不吝赏赐。只是,如今幽云战事正酣,爱卿及爱卿的兄弟很可能还会再立新功。故而,待幽云战事平息之后,朕再对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论功行赏也不迟。”
“臣代臣的兄弟们谢陛下恩典。”徐绍安再次施礼称谢道。
“爱卿快快平身。”该演的戏都演完了,让徐绍安跪了这小半天,柴荣也算出了一口气,此时自然要表现出君王对臣子的体恤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