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形势

河边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蜀中就不用多说了,谁都晓得它的分量和地位,得之可为天下资。

    蜀中之所以对八百里秦川如此重要,就是因为粮食,天府之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粮仓,而在如今这种情势之下,蜀中地位更显其要。

    李孝恭会不会如同屈突通一样降了呢,谁也说不准。

    陇西李氏的家眷都在长安,这是一个比较瓷实的筹码,当然了,想成大事的伟丈夫们大多数不会顾及这些。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尚可断,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即便李孝恭不管不顾,那他的手下人等呢?

    李世民如果去了蜀中,则又添无数变数,要知道柴绍,刘弘基等人都是秦王党羽……

    所以说与屈突通完 全不同,蜀中变数颇多,李破还是决定修书一封予李孝恭,来个先礼后兵,不光是他自己,陇西李氏那么多人,多写几封都劝劝,说不定李孝恭是个重感情的人呢。

    如果诸般手段都没用,那就只能用兵了,那样一来今年的粮食会很吃紧,恐怕又要过一段苦日子了。

    他和他的臣子们倒没什么,那些关西人家会不会跟着他熬上一段……估计够呛,这些人惯好见风使舵,过墙抽梯的把戏,一瞧你日子不好过了,掉头就能把你卖了换钱。

    好在秦州大兵聚集,可以随时南下蜀中,倒是省了很多功夫,而且蜀中气候温润,冬天也可用兵。

    这个时候,李破不会再顾忌什么粮草啊,天气啊之类的东西? 也不会认为关西还不稳当,要先等一等,他和臣下们几乎一致认为? 入蜀要快? 不能给李孝恭或者其他什么人占据蜀中的机会。

    换句话说? 长安失守,李渊父子相继身死,屈突通降敌等消息一旦传入蜀中? 一定会造成混乱? 这个时候是入蜀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说不定就要付出代价。

    天下未乱蜀先乱? 天下已平蜀未平? 一旦有人在蜀中站稳脚跟? 像刘玄德那样? 不管经历怎样的失败? 只要把脑袋缩回去? 就还有大把的机会,那才叫真正的麻烦。

    军事上进入到了快速的扩张期,每一个军事胜利都能在治政上得到体现,可以掩盖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而西北大捷,也为李破称帝平添了数分光彩。

    于此同时? 一些言语正在坊间流传开来? 当年长安城中的童谣再次被人提起? 关于神人托梦的故事? 也在官员百姓口中传递。

    很多人其实都明白,这是汉王在为称帝做着准备,可让他们有些疑惑的是? 这些消息听上去又有点似是而非,如果国号还是唐的话,呵呵,李渊地下有知,是该气恼呢,还是该高兴?

    人们稍有疑惑,可还是以观望居多,大家其实都在等待着新皇的诞生,皇帝能做的事情,汉王做起来就有点别扭,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场盛大的祭天大典即将举行,好像整个长安都在为此做着准备。

    李破更忙了,还要督促苏亶尽快整理好关西的户籍,田土等文书,之后还要派遣户部的人去到郡县,继续复核,因为战乱的原因,之前那些记录肯定出现了不准确的地方。

    比如说李世民西逃的时候就征募了很多的民壮,尤其可恨的是,正值春耕时节,明显耽搁了数郡的春耕,关西今年大面积欠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将唐军士卒遣还乡里,给降军瘦身的事情,在李破和臣下们商议之中,整个关西最后常备军旅应该在三到五万人。

    剩下的都是府兵,而之前一战,本来还打算征召晋地的府兵一同作战,可战局进展的太快,根本没用到后备军力,于是乎,晋地今年又是丰年无疑。

    而且喜人的是,河东,上党等地也开始缴纳税赋了,整个晋地由此进入到了快速的恢复期,这无疑能够大大缓解关西面临的缺粮压力。

    而户部给出了一个更好的消息,关西的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个高位,这在人口大减的当下,是一个了不得的好消息。

    这得益于关西没经过几次战乱,加之各处人们纷纷往关西逃亡,比如说当年随杨广去江都的关西骁果就在杨广死后,陆续逃回了不少人。

    还有就是洛阳在李密和王世充大战期间,很多贵族以及平民百姓西逃到了李渊治下,就像当年衣冠南渡时差不多,人们总喜欢往更加平安的地方迁移。

    这些年晋地在李破治理之下,渐渐繁荣了起来,河北,河南人逃亡也就多了一个选择,可惜的是,那里已经没多少百姓了。

    关西是个好地方,起码在这个时节是铁一般的事实,长安城中的人口剧增到四十余万,就是明证。

    而统计户籍和田土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整个关西彻底稳定下来……

    苏亶忙的焦头烂额,再也没工夫去呼朋唤友,举荐的官员名单却还是越来越长,没办法,太需要人手了。

    另外就是他提议的用田土来换贵族们粮食的事情开始做了起来,效果竟然还不错,这俨然成为了长安贵族们输诚的一个渠道。

    为了向新主人示好,贵族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即便是有所犹豫的家族,也不会错过任何好的机会。

    因为汉王很可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他们的主人,也极有可能是整个天下的主人。

    当李破给予了关西人更多的耐心而非是像杨广一样,急吼吼的表明我不喜欢你们,那么关西人的态度其实就并不难以猜测了。

    之所以很多人还在观望,并非是他们不想给汉王效力,而是贵族们的天性使然,他们想要取得更多的利益,却又不想之前得到的利益受损。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仔细观察着汉王的一举一动,寻找着汉王的喜好以及治政的规律,这些其实都是在如何为一个新主人更好的效力做着准备。

    换句话说,贵族们的迟疑和观望绝非是对旧主有所缅怀,甚或是表现自己的忠诚,而是他们担心失去,却又想得到更多而已。

    贵族们的贪婪和谨慎,在这里都能看得到,当然,如果李破是王世充那样的暴君,想来关西世族们的表现应该比洛阳门阀优秀的多。

    谁知道呢,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关西人也并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刚烈。

    一些人家陆续拿出了一些粮食充实到了长安仓房之中,用粮食来换取土地的标准定的也很快,而贵族们其实并不在意这个。

    关西一直缺粮,李渊不曾开口,是怕激起贵族们的不满,李破开了口,还用土地来置换,也是怕关西人闹将起来。

    只不过李破兵威正盛,关西人的口袋就要松一些,可有远见的人都明白,这只能是权宜之计,贵族们绝不可能倾其所有,你也不可能去抄了他们的家底。

    其实粮仓丰盈或是空虚一些都在其次,市面上要有足够的粮食流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库中的粮食是应急之用,所以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大地主们卖粮,而这需要官府做出一定的安全保证。

    这是一种良性的相互作用,并非是一方求着另一方来做,只要有着必要的秩序,其实这种信任关系就能维持下去。

    和李破在晋地做的那些基本相似,尽快的恢复秩序,粮食自然就会渐渐充盈起来,而以关西的田土状况以及处于优势的人口数量,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不管怎么说,新朝的气象正在建立当中,李破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了新的巅峰,随着天气渐渐凉爽下来,西京长安的气氛也逐步产生了变化。

    长安城里的人们其实也说不上来什么滋味,七八年前李渊扶了代王杨侑当皇帝,祭祀了一遍天地,没过两年,李渊自己受禅登上了皇位,又祭祀了一次。

    这才又过了几年,李破又要称帝,还要来一遍,这么频繁的给老天爷上供,也不知老天爷是高兴还是生气。

    只是不管老天如何,百姓们倒是有点麻木了,而且连年战乱,百姓们早已失去了凑热闹的兴趣,只想平平安安的,最好什么事都别发生。

    相比百姓而言,贵族们关注的同样不是大礼本身,他们关心的是权势,是富贵,是家族的兴衰,是子孙得未来。

    汉王只要能给予他们这些东西,那么别说祭祀一下天地,就算你想学杨广去天山溜达溜达,大家也能舍命陪你再去上一趟。

    太极殿偏殿。

    温彦博,萧禹,何稠,长孙顺德,岑文本,王泽,裴世清等人分坐两侧,各自代表的也就是三省六部了,新旧臣子都聚于一处。

    基本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人便是李破施政的核心人物了,同时也是金字塔尖的一群人。

    萧禹是温彦博,何稠,长孙顺德力荐,可见其能,他出身兰陵萧氏,是萧皇后的异母弟,据说非常感激李破收留了萧皇后,谁知道呢,反正得三人同荐,按照规则这个人还是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