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天下珍玩最新章节!
“我没什么眼力,就是觉得这龙画得有点儿意思。”唐易摆摆手,“自己带了。”说罢,自己掏出烟点上了。
文佳看不出什么门道,刁钦三瓷器方面的功力也不是很高,他觉得是老东西,但却看不出具体年份。
“除了龙纹,这青花发色也少见啊,淡雅,我看倒像是晚明不带款儿的官窑。”摊主接口道。
“这青花用料,倒像是土青料,官窑不会这么不讲究吧?再说你看这胎低,修得也不细,你说晚明,我怎么看倒像是晚清的民窑呢?”唐易笑道。
这晚明和晚清,官窑和民窑,实在是差大了去了。
唐易这一说,先前议论行情的那个中年人点了点头,悄声对旁边的老者说道,“现在这地摊上,还能碰到官窑?尤其是连个款儿都没有。”
摊主不由又看了看唐易,“还说没有眼力!我也不跟您多论了,您说吧,觉得多少钱能拿?”
唐易也没想到会在地摊上碰到这样的东西,拿肯定是想拿了。
“哪能我出价?还得您先叫一口儿,最低多少出?”唐易笑问。
“今儿还没开张,难得您一来就相中了,八千八,图个吉利!”摊主吸了一口烟,故作慢条斯理地说道。
唐易一听,却就手放下了东西,“那好,我再看看别的,有什么一并要买的。”
“那给您留着?”摊主手塔上了筒瓶。
这个确实得问,因为你没说死,却放手了,别人要了,说不清。要是真想要,那就得暂留,看上别的,再一起谈价儿,看不上,单拿。
“不用,您这价儿也不太合适。”唐易却笑了笑。
欲擒故纵。不过,这在地摊上却有点儿危险。但是唐易赌对了,摊主把东西拿起放在身边,“不管您要不要,这东西您走之前不让别人上手了!”
他这是看明白了,唐易是个真买主,而且似乎不止看中了一样东西。地摊上逛灯的多,真买主得拢住。
的确,除了这一件,唐易还看中了摊子上的另一样东西,他准备一起拿下的。
听摊主这么一说,唐易就放心了。因为这件筒瓶,虽然没有款儿,但却是顺治官窑,比他看上的另外一件东西要好!
顺治,是第一个入关的满清皇帝。顺治之前,满清对瓷器根本是毫无控制力的,瓷都的瓷器生产他当然管不着。直到顺治八年,瓷都的御窑厂才开始被朝廷指令恢复。但是前面刚说过,恢复了不代表控制得很好,因为刚入关,朝廷要干的事儿太多了,对御窑厂顾不大上。
这导致了当时瓷器的很多特点,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顺治官窑相当一部分是不带款儿的。还有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顺治官窑九成是青花。因为“上头”管得不严,就自发按照最流行的来,青花最流行,瓷都的工匠们制作青花器也很娴熟。
这个青花筒瓶,自然也寄托了当时朝廷的愿望,一统江山嘛!
而且这个云龙纹,也是顺治时期的典型特征,就叫做一龙三现。当然,三不是定数,是个虚数,就好像“三令五申”,就是多的意思。也可能五现、七现,只不过这个筒瓶上的龙恰好是三现。
通过这个,也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时满清刚刚入关,权力并不十分稳固,社会也并不十分安定,一龙三现,其实反应了当时的局势,若隐若现,大权未稳。到了康雍乾盛世,再看瓷器上的龙纹,那就基本没有云彩遮挡了,亮亮堂堂,全身而现。
所以说玩古,不是简单地玩物,不仅不会丧志,还能长志长知长智。
不过,这个筒瓶,阻挠判断的最大的问题,在青花发色上。一般来说,顺治青花,多有两种发色,一种是朝廷指定的质量好的浙料,一种是瓷都民间多见的当地土青料。浙料纯一些,翠青略紫;土青杂质多,发灰,带黑斑。
但是这件筒瓶上的青料发色,却是淡青,有点儿鸭蛋青的感觉,所以很难让人一下子判定是顺治青花。
这就是考究知识掌握得全不全细不细的时候了。顺治官窑青花,有一部分,还用过调制料!就是用浙料和土青料混合调制提纯,出来的颜色就是这样。特别有韵味,却相对少见。
就这个顺治官窑筒瓶,唐易根本想不到居然会在长安的地摊上碰到,八千八已经是捡漏了。不过,既然还看上了其他东西,姑且激一激摊主,结果摊主中招,真的先给暂留了。要是他不暂留,唐易过会儿就得改口,先拿下。不然这样的东西被人拿了可就亏了。
唐易看上的另一件东西,也是一件青花器,是一只盘子,盘子上绘制的是刀马人物。
这个盘子有底款,是“大清康熙年制”。不过,不要说唐易了,就是刁钦三也能看出,指定不是康熙官窑,因为做得确实有点儿粗。
这个刀马人物,在康熙早期的瓷器上,是非常流行的。这个也和清朝的特点有关系,康熙朝算是满清初步坐稳了江山,而满清江山的得来,是铁骑拼杀、长刀利箭打下来的。康熙早期,瓷器画片上歌舞升平的东西少,气象峥嵘的东西多。
要是到了康熙朝中后期,吉祥富贵的纹饰就多了,而且带着文字的东西也多了。比如故宫里的青花万寿瓶,光是在这大瓷瓶上写一万个寿字,那得费多少工夫?
这时候,就是朝廷进行汉化融合的过程了。说穿了,一开始是通过刀马来把你打服,后来再通过文化来让你悦服。
这种政治对艺术的影响,还是很直接的。
刀马人物,有人有刀有马,自然是战争场面。说实话是比较好看的。而且康熙朝的刀马人物瓷器,精品又多,不仅画工精致,而且画得场面感很强。
外流的瓷器当中,康熙刀马人物也很多,从康熙朝就开始不断“出口”。西方人也喜欢这个,也是一种内质化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康熙所处的十七世纪,欧洲也是战争频发。再加上他们做不了这么精美的瓷器,所以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