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琉璃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十里红妆最新章节!

    完美地解决了严明月的事,接下来,就看林氏两女扯皮的结果。

    在等待中,新年悄然来临。

    这期间,同样发生许多让北平府民众或津津乐道或议论纷纷的事:

    英武将军亲自主持修建的崇威书院明年春就要开学了,听说请的都是江南的名儒大师,经过英武将军亲自筛选测试才聘请的——

    当然,祈云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别说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酸文,便是不讨厌,她也没这个闲工夫啊。年关近了,要各种防备着外族过不下冬拼死抢掠,边防工作堆积如山,又因为第一年回封地,为了表示亲民和仁慈,还得倒各下属州县巡视、探望、慰问,哪得这种闲工夫?这种事,自然是芸娘负责的,所谓的“英武将军亲自”,不过是挂了她名头好办事。而那些江南大儒、名师,纵然再目下无尘、清高不凡,也不敢怠慢鼎鼎大名的英武将军的来信,得,你要耍出名家风范怠慢也不是不行,回去人家就说开了“某某大师虽然学识不凡,却是个傲慢没教养的”,这些话一出,任谁都受不了啊,更何况,将军府早早传出并且这消息也传开了:崇威书院只要那些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之人,也就是说被聘请之人是俱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反之,没有被聘请的岂不是徒有虚名,或是品德有瑕?消息一传出、一传开,大儒名师们都不淡定了:这岂止是关乎名声,还关乎面子啊!读书人不在乎钱财,但不能不在乎脸面啊,名声就是他们的脸面啊。于是,便是无心的也不得不有心了,不如某某就算了,岂能连某某某老匹夫也能骑到我头上?去,必须去,一定要去。

    后来这些名师大儒与“英武将军”书信往来久了,发现这将军不只是个女武夫这么简单,她胸怀韬略,见识不凡,言谈风采更让人有芝兰玉树之感,好感顿生,十分的不情愿也变成了五六分的好奇、四五两分的向往,若按照这将军书中所言,能培训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德者,品德也;智者,才学智慧是也;体,这将军不愧是武将出身,听说北平府那地儿也崇武,让那些书院书生一月一次到军营受训,倒是合符民情的新提议,况且,一个人若是没有强健的体魄,纵有才学如浩瀚星海又何用?这其中,身体虚弱的名画师司徒先生最为首肯:譬如在下我,便是想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又如何行动?唯有闭门造车、徒郁心胸罢了。另一当年因为受不了三日之考煎熬半途晕倒的厉先生亦有话要说,更直接: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上京赴考、怎么熬过三日的考场?我认为此举既符合当地民情,又符合实际,十分可行。这种开创先河的举动,他日指不定能载入青史,我等亦有荣焉——读书人图的除了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不就是名留青史。此话一出,众人心中无不一动。固然有人说有辱斯文,不过被人反驳既然身体强壮有辱斯文,何不把你身体折腾*让我等瞧瞧真正的斯文?此论逐消失。美,对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环肥,是一种美,燕瘦,何尝不是另一种美?月圆清辉,月减纤丽,固不能同也。劳,那些大儒名师固然清贵,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下过田摸过真正的泥土,可是,在大众舆论之下,自然也是能一脸正气的说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毋不可耻乎?”的说话——的学生岂不美哉?

    既然“志同道合”,对于聘请,这些大儒名师自然也就首肯了,除了答应帮助崇威书院在他们所在地区大量搜购各种书籍外,更是让家人或是请人赶抄家中珍贵藏书将带往北平府,这对于北平府无异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许许多多的消息传到皇帝耳中,不由得大感赞服,又不免有些郁闷:想当年他不过想让个酸儒写个诏书,结果被人唾口水大骂不已,斩杀人九族也不能如愿,结果,瞧瞧,人家不过轻轻巧巧耍了个“鹬蚌相争”的手段,那些自命清高的酸儒不但纷纷出山了,还连自己的老底子也舍得奉出来——

    若不是想到北平府曾经是自己的封地,那儿若是落魄自己也脸面无光,那个人是自己女儿,那间书院叫“崇威书院”,皇帝的心指不定还得酸成什么样。

    皇帝对皇后说:芸儿是越来越能干了。

    皇后说:可不是,这点跟陛下越来越像了。

    皇后不着痕迹的奉承,让皇帝龙心大悦,不酸了,舒服地夸祈云顺带自夸:可不是。

    两夫妻虽然嘴上说着祈云,可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真是芸儿干的?不见得吧!

    尤其皇后,她可是亲自跟芸娘交过锋的,知道这个人才能那个叫举一反三、脑子那个叫聪明伶俐,反应那个叫敏捷灵巧.....

    恰巧,太子从北地赶回来,盐引试用在北地大获成功,皇帝龙心大悦,此举可以现可先在一些州县试行再推行到全国,茶引、酒引等亦可从此法,分而化之大家族的财权资本,此后国家的财权收入就可以集入中央掌控在自己手里——想到这里,林震威就高兴得不得了,更何况,北地搬迁安置已经顺利完成,民心渐向,此亦可喜之事,秋镇抚司更是在折子大赞太子品行才干,各州府县令、各大家族的配合,反正就是好、都好,都很好,请求皇帝下嘉奖令,皇帝看见折子不由得会心微笑:甭管你们情愿不情愿,事情已经做完了,好处我得了,随便给你们几顶高帽子戴戴又何妨?一则可以避免太子难做,二则可以避免太子走后,这些地头蛇给自己使绊子,真真的狡猾至极——可是皇帝心里莫名就欢喜,觉得这个人做事灵活,有头脑,是个人才,更是有一种“不愧是那小丫头(芸娘)的父亲啊”的感觉。秋镇抚司更是适当地送上一些不那么贵重但富有意义的本地产礼物送给皇帝当新年礼物,让皇帝心里乐开花:啊哟,不但会做官,还挺会做人的嘛!

    大笔一挥,亲自给各州府、各大家族下嘉奖圣旨,皆大欢喜。

    历来有皇帝除夕亲笔挥毫,第一个“福”宫内封存,取“全(存/留)福”之意,然后赏赐各重(宠)臣的传统,今年京中流传,其中有一个“福”就是送往北地的,于是大家明白了:这“半桶水”——这是京城权贵中私下对秋云山的贬称,含有不屑之意,意指他这官“来路不正”,但甭管正不正,人就官运亨通,于是又有微酸之意——以后怕是有得升了。

    而北平府那边呢,进入崇威书院就读,俨然成了“脸面”的象征:一个穷书生都能考入,你一个富家子考不上,丢脸不丢脸啊?于是,穷家子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加奋搏,富家子也开始努力,虽然咱不图科考,可大家都去读,就我不能去,咱丢不起这个脸啊。不止考生们这样想,就连考生的家人也这样想,若是家中有连蒙学也学不好的子弟的简直愁死:将军说了不走后门啊怎么办啊怎么办?

    什么?文科不成还可以考武举?得得,咱家那个虽然斗大字不识,当然,以后肯定会学的,可是能力举千斤的呢;

    什么?你个孽子不想去种田?种什么田?啊?书院还教学生种田来着?这个好啊,你爷爷还有你祖爷爷都是种田的。你不会?别人家都能学,就你不能学就你娇贵?将军够娇贵了吧?还去带兵打仗呢,饿的时候还吃过草皮,难道你比将军还娇贵?我告诉你,不去可以,到时候大家都去了就你格格不入到时候别来求老子.....什么,你去,那就成。去了好好学哈。

    儿子受不得苦去不得军营训练想在家跟先生学?成啊,你要把儿子当闺女养家里我没话说,不过儿子将来没朋友没人脉你可别怪我——等等,夫人,你别那么心急,现在半夜你去把儿子拉起来作什么?明天也可以说啊。

    诸如此类情况,在每户贵家不同程度上演,而百姓可议论的就更多了:

    什么?书院还管教种地的?那帮少爷们会拿锄头吗?别地没锄好,先把自己的脚给锄了?会请有经验的农夫去教授?真的啊?啊哟,不知道会不好请到我!嘻嘻,要咱也当一回先生,说起来还怪美的——轮不到我?哎,咱美美还不成。谁知道呢,指不定运气就落我头上了呢!

    而女孩子们则气愤:为什么只收男学生?歧视我们女孩子吗?难道我们不如男生吗?将军还是女的,将军的亲兵也有女亲兵呢!凭什么啊?不公平不公平!

    不公平自然要控诉,有那泼辣勇敢的,亲自跑到军营前去堵祈云:将军,你说你本身也是女子,你开办的学院为什么不收我们呢?难道我们就不如那些男生?要说不如,我们愿意武艺、才华比拼,愿赌服输。

    祈云心里叫苦:不关我事啊。芸娘救命。

    她跟芸娘说起这事,芸娘也略为难,最后道:江南之地,民风保守,女子足不出户、困守闺阁,与北地风情大不一样。那些先生长居江南,思想恐怕根深蒂固,况先前没教女子一说,忽然更改,恐其不能接受,待先生至,熟悉此地民情,再作商议。若先生们同意,自当辟一院作女子学堂。此非歧视,实因情况特殊,就请小姐们谅解。

    祈云便以此对外说法,那些小姐们也觉得此话在理,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暂停“战鼓”。

    除了引人注目的书院入学考试外,当属城中几位贵公子加入将军的亲卫队最抓人眼球了,这可是城中顶英俊、顶有才华、顶有家世的贵公子,随便哪个往街上一站,都能吸引一大批少女尖叫,而这其中,尤为突出的,当属相府二房的张玉衡公子。考虑到秋猎中将军对他的赞赏、亲近,众人不免怀疑:将军醉翁之意在张公子,而其他公子不过是用来打人耳目,再思及:将军也到适婚年纪了!相门之后,门第间也说得过去。于是大家私下都议论:祈云将军要招(张公子)驸马了!

    而祈云对此说法则是笑笑不予置评,仿佛不屑一顾,又仿佛默认。

    众人因心中有了决意,自然往“默认”方面理解了,有人甚至开起张玉衡玩笑,戏称他为驸马爷,张玉衡起先自然是“慌张”辩解,后来见祈云不辩驳,又暗道:若将军有意于我,我辩驳岂不是去了她面子让她恼我?于是竟也就默认了。众人越发肯定两人是郎有情妾有意,只待消息宣布了。

    而张二奶奶对此,自然开心不已、美梦连连,虽然嘴上说着“不可能/怎么会”,但眉角眼梢的喜意已经出卖了她。

    却不知道祈云报复的利剑已经高高举起,就差重重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