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最新章节!
直升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但直升机依然是一种不成熟的飞行器,因为,直升机的操作,和控制需要很多研究基础,而且飞艇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场。直升机的发展潜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在秦国的军事院校,一种新的武器得到了一些学员们的兴趣,这种武器就是装甲战车,特别是履带装甲战车。秦国这个时期的装甲战车装备了很薄的钢板,采用铆接,焊接技术将其连接起来。而且功率特别有限。较为成熟的是使用八缸柴油机提供动力。而且只有50个功,(功,秦国的一种功率单位,由于没有现在意义上功率单位做比较,尚文也不清楚秦国的功率有多大。但确切的是,秦国的功有些大,因为他是按照石来计算的。)
最大时速只有五十里,满载三人,装备一门两寸火炮,一挺点五零水冷式机枪。这一款装甲战车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秦军,除了军费原因没有大量采购之外,主要原因是,秦国正在试点的进行装甲战车的实验测试。也就是秦国正在琢磨一种全新的战术。装甲战车战。
秦国在以前就有大量的战车编队,所以秦军对战车并不陌生。可以说,很熟悉。参谋部也认为革新战法,主要在于武器的变革,这一点秦军高层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苦于军费问题。他们只能采取实验的性质进行测试。
“我们应该在军事院校中成立装甲战车科,为今后展开装甲战车战术提供必要的经验。”王翦跟杨端和说道。
“恩,这一点,我赞同。装甲机械战车未来有可能代替马匹为主的骑兵队伍。而且,从我国出口六国的军事装备来看。步枪,特别是单发的活门步枪已经趋于普及化,如果单靠步兵进行作战的话,我们的优势不是很明显。尽管我们的步枪射程比他们远,但如今的战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杨端和顿了顿说道。
“就拿燕国和齐国的战场来说,随着步兵武器火力的升级,如果没有大规模火力的介入的话,战场将会进入僵持局面。特别是火炮缺乏的情况下。加上骑兵失去了机动作战的意义。”杨端和特别强调道。而王翦这个时候重重的点点头。
“骑兵在步枪面前,特别是机枪面前,什么也做不了。”王翦嘟囔了一句。
“另外,就是北方战术的革新问题。情况已经告诉我们。对付同样的机动作战对象。我们不仅要有巨大的进攻能力。而且还有较强的防御能力。特别是机动力方面不输于对手。此外就是我们的后勤补给线。要以此为展开。”杨端和接着把自己总结的想法说道。
“恩,补给线的确很重要,白河事件就是孤军深入,被其消耗而亡的。”王翦指出了白河事件的原因。
“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空中支援,还有极大的发挥空中火力优势,空中侦察优势,特别是空中侦察。在情报搜集方面。北方在这一方面显示的非常的弱小。”王翦指出道。
“恩。”杨端和点头道。
这次谈话以一个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秦军高层最早记录进行装甲机动作战的记录。而且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以此展开。这些都是秦国未来革新新战法的重要依据。
随后王翦上表秦王,任命杨端和为长安军校校长。以便为秦国未来革新战法提供必需的军官储备。同时王翦还建议,在蓝天,北方的固阳,以及西域等地设立相应的军事分院校。这些院校有炮兵院校,装甲战车院校以及陆军航空队院校等等一系列专业院校。这些专业院校都是为秦国将来的战法革新储备大量军事人才。
秦王看到看过之后便很快同意了王翦的看法。并且着重批示要以装甲机动作战进行研究。
就这样,秦国开始建立早期的装甲机动作战。而此举也正好符合尚文的意思。因为,王翦也充分的考虑到财政压力方面的情况。尚文直接把政府开支清单送到王翦,和尉缭那里,明确的告知俩位军事主官。财政能够支撑就这些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尚文这里也有难处。军费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虽然战争消费的拉动是明显的。但绝对不能这样毫无目的的拉动。每年都进行耗资巨大的战争。对秦国来说是极度损耗国力的。
于是,王翦和尉缭重新合计了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采取小规模实验的办法进行实验。这样既能及时的革新战法。同时又能不对整体经济产生很大的损伤。
于是秦国军方便取消了大量的军事订单。然后进行压缩式的进行革新。此举得到了尚文的好评。但却得到了秦国军工厂的一致反对。
没有需求,就没有带动性的繁荣。秦国的军工业就是如此,秦国大量的军事订单养活了这些军工企业,相比而言,秦国的军事订单远远大于六国的总订单数量。秦国不仅大量的制造轻武器,步枪数量生产超过累计超过一千两百多万支,这几乎是战国时期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把火枪,枪械存在。但大部分数量却集中在秦国方面。
除了大量的枪械,还有火炮,炮弹,子弹生产。此外还有迅速崛起的飞机制造业,秦国生产了所有的飞机,飞艇。而且这些军品消费只有一家,那就是秦军。因为,秦国不允许这样厉害的武器大规模的输出到六国去。
现在,军费大规模削减已经明朗化,因为军方已经做出了调整。那么也就是说军工企业将失去大量的军方订单。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化。
秦国的军工企业建立之初就是专门为秦军设立的。现在秦军的需求一下子降低。此举无疑就是要把秦国的军工企业逼出秦国,转而向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