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知命起行于愿中

沈四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圣踪最新章节!

    “愿?”

    两界山上,陆正疑惑地重复了一遍白衣人师父说出的这个字。当他跪着向师父询问为什么垂象、成形、遇于自然三者相合还不足以言命的时候,白衣人师父没有再跟之前一样绕弯子反问,而是直截了当地丢过来这个“愿”字!

    “没错,就是愿!”见陆正似乎有所怀疑,白衣人师师父加重语气强调了一遍。

    陆正道:“弟子愚钝,不明白师父的话,这个愿字是什么意思?”

    白衣人不答,反而呵呵一笑,问道:“陆正,我来问你,你在这天地之间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

    陆正一愣,道:“为什么而活?这个弟子可没有好好想过,有生即有生之欲,既然活着,那就好好活下去就是了。”

    “好个混吃等死的笨蛋!”白衣人笑骂一声,又问道,“不过生即有欲,这句倒是不错。除了活着之外,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没有生外之欲吗?”

    生外之欲?陆正想了想,慢慢答道:“以前在人间的时候,我和九哥每天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要吃饱肚子,只要是能够有东西吃,不会挨饿,我就心满意足了,真的是没什么其他的愿望。倒是九哥,整天想着出人头地,他还想做大将军呢!不过后来我被大和尚带到了日月庐,就天天吃得饱也吃得好了,心里想着的也不再是填饱肚子。那时候如果说有什么愿望,就是想……想……”

    白衣人见陆正有些害羞,就替他说道:“就是想永远和心儿那小姑娘在一起!哦,你还真是见色忘义,那时候你不是还有一个心愿,要找到那蛇妖给唐小九报仇。不是吗?这个你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陆正脸上一红,道:“我可没忘记要报仇的事,只是现在我已经知道了九哥没有死。当然再没有什么报仇的事了,所以没有说罢了。”

    白衣人知道陆正面皮薄。不再逗他,继续道:“后来呢?你还有些什么愿望?”

    陆正道:“其实想要为九哥报仇也的确是很大的心愿,应该就是师父说的生外之欲了吧。后来我到了天宗,乃至此后种种的遭遇,努力修习神通法术,很大一部分缘故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强大起来,好找到蛇妖,帮九哥报仇。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我也渐渐对修行有了种种的感受,却都是应外缘劫变所致而起,要说到自己本身什么愿望,却是真的没有,这一点师父你应该也很清楚。”

    白衣人忽然深深叹了口气,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道:“这一点你说的倒是大实话,像你这样的性格,也算是世间罕见。有欲而无求,有情而不纵。有行而不乱,有命而无得,活脱脱就是一个傻小子。难怪你的修行之路与别人是那样的不同!”

    陆正道:“怎么?我的修行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白衣人见陆正如此迷糊,苦笑道,“简直是太不一样了!修行界哪一个弟子是像你这么修行的,心性直透境界即成,法力不修而自有玉佩之中的神龙法力供你炼化。陆正,你的修行跟一般的修行人大不一样,这一点我以前就跟你提及过。不仅是跟修行人不一样,就连一般的人间凡人,你跟他们也大不一样?”

    陆正道:“与人间的凡人也不一样?师父。这又是什么意思?”

    白衣人道:“无求,这就是你的不一样!”

    陆正不解:“什么是无求?”

    白衣人道:“要了解什么是无求。你必须先知道世人有所求……”

    万物健行,人是万物之一。那么人之健行是怎么样呢?人之健行,首先表现在欲求,因其有身,故而有生之欲。无论是修行人还是人间凡人,虽然所求不同,但是皆有其欲是相同的。人间之人求衣食饱暖,修行之人求知身,都可以用有生之欲概括。

    因此生之欲随生心之求,即是世间之人因欲生心,现于争求之中。所求福禄寿喜,所争财色名利,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乃至心随事变,欲求之心离事抽象而成幻妄之念,如云遮日,是世人意识之幻,所以元神不显。

    有身即有欲,此欲可断吗?不入知命境,此欲不能断。不要说是凡人,哪怕是知命境之下的修行人,也只能顺欲求生,不能逆欲图存。所谓顺欲,非纵欲,足欲以保身而已。入知命境,方知万物如何而来,才能真正求证万物变化之道,身可与万物为一,神念法力恒定得自成洞天,得生生化化之道,不必仰赖万物而自足,是为历万物劫。

    历万物劫而入知命之后,万物为身,知变化之道,身欲即断,身的圆满之境而无不足,修行人以此为无争之境。何为无争?无争非不争,实内具生化之道,一切自足,故无所争。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与凡人真正有了分别,无食而饱,不假外物,在人间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无争之境之后呢?修行人难道就什么也不求了吗?当然不是。无争是一种修行成就,境界圆满的表现。但身已无所求,不代表心也无所求。不过知命之后,心之所求,不谋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称为求,而要称为愿!不足方为求,自足而有行,是为愿行。

    这其中的道理说来玄妙,但是从人间之事而言,也可以说是十分简单。譬如有人积累家财,财用已至恒足而所用不缺,不必为温饱而奔忙,这时候他之所行,当然会与之前的作为有所不同。所行离于足身之求而更具内心之向往。

    修行之道,起于身心,不离于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于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并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从知道境之后的知命境与知天境,其实正好是以知道境为界限,可以说所求的是另外一层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过此时身已化为命,而心则以天为名,其中玄妙与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别。

    但不管是在哪一层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两者往往交摄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实求证乃是元神化显,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摄伏外感之魔,镇绝内作之邪,使神识应运如常于一身之内,生成法力,从身之用而起诸般神通。

    当修行进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于万物之中,讲求的是身心变化之极,也就是与物相合之道。此时修行人与万物相见,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于所求证之自我。于此之中求索万物自成自显之道,有交于物却有不迷于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诸身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个关口,因为只有经历这一步变化,才能从万物之中求证身之来处,亦从万物之中见一切行迹,继而在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之中,先进入知命境。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而知命境则是其中的转化之关键。

    从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证是心之求证,而从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证是身之求证,心先有证,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后,这一切却反转了过来,从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证,而从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证,所以是身先有证,次及其身。

    所证者,于身行变化,于心则知变化。那么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开,此时谈愿。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谈欲。那么愿又是什么呢?凡夫也有愿,其实与修行人并没有差别。所谓愿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与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愿则涉及造化未现之形。

    什么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更愿意见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间的一切事情是怎么样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实,更趋向于一种未曾发生的可能与变化。这就是愿,也称为愿景。其实换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证的一切在天地之间展开。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极为简单。简单来说,所谓的愿就是修行人自己愿意做的事,愿意成为的样子。这几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愿就是将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证流传下去,这几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寻各种修行境界的极致,比如道门地宗的任道直长老,他的愿就是追求炼器之极致。再有可能许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发之愿简单到只是能够清净无扰……

    当然这些都是修行人个人之愿,也称小愿。然而还有一些修行人,却会发出一些大愿,就不只是限于自己愿意成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面天地之间一切事情的发生。对于那些大愿就很难解释了,所以白衣人很干脆地向陆正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愿。

    当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发的愿是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此愿之所以称大,是因为已经出于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内,大者,与他人同在。当然此愿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诸缘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确实之行。

    佛祖自身已经成就解脱,为什么还要让其他一切众生解脱?在佛门称此为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愿,因行此大愿,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