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四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北域神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鉴宝秘术最新章节!

    老钟的店里也接待过很多外国朋友,当十几年过去,再次踏上中国之旅,总是会到潘家园再来看一看,买过老钟东西的外国朋友看到依然守在潘家园的古玩店也总是感慨万千。

    世事易变,唯情难了。

    收藏门类成百上千,最不缺少的是痴迷之人,可能不搞收藏的人很难理解,一堆东西有什么可好玩的,收藏之乐,不足为外人道,唯有己知。

    而看客们最喜闻乐见的就是行家们的各种捡漏儿故事,听个高兴,自娱自乐。

    捡漏儿这个事,说到底需要的还是眼力,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

    老苏在潘家园经营着一间古籍善本书店,干一行爱一行,琢磨一行。

    故纸堆中穿越千年,感悟非常人所能感,老苏说这一行一山更比一山高,总有惊喜,总有刺激,似山中探险,藏趣无穷。

    利用所学,发现别人之所未能发现,拾得沧海遗珠,既满足心中藏者之乐,又可以兼顾生意,两全其美。

    前两天,听老婆柳梦寻提起说,老苏在收书网站上看到一本书,此书最初版本始于嘉靖,后多再版于万历年间,但每一再版必有一再版说明,无一例外,而这本书中,老苏翻看了所有网页照片都没有看到那条再版说明,凭借收书这么多年的经验,这很可能是一本嘉靖年间的初版书,如果确认的话,那价值可就要翻上十倍。

    主意一拿定,立马下单购书,焦急中等来了快递,忙不迭拆开,逐页翻看果然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老苏长出一口气,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潘家园还是那样熙熙攘攘,一如平常,只不过其实每天都上演着这些考验功力的捡漏儿故事。

    张天元听到这个事儿那叫一个羡慕啊。

    可惜他人不再国内,不然这嘉靖年间的初版书,可怎么也不能落到老苏的手里头去啊。

    “张天元,你说古玩行里流传的故事那么多,不会都是真的吧?”

    欧阳晓丹总是想入行,毕竟看到张天元这家伙那么能赚钱,她这心里头也打起了小算盘。

    可张天元肯定是要给她泼一盆凉水的。

    “你看的那些故事,多半都是假的,古玩圈时常流传着关于捡漏的故事,有些更是传的神乎其神,说者是唾沫横飞,听者也是目瞪口呆。

    若是江湖上出现一本《捡漏宝典》,那估计又得一场血雨腥风了。

    现在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非遗保护无不抬高整个古玩圈的价值和格调。

    据说每十个国人当中就会有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各大收藏节目又雄踞卫视强档,这些都彰显出全民收藏的火爆场面。

    但是,您想进古玩圈,还真得知道圈子里流传已久的经典捡漏故事。”

    “什么故事?”

    欧阳晓丹顿时来了兴趣。

    “一个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天元道:“扬城古博负责人杭先生像往常一样上班,接到东北黑省一位好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言语中透着激动的劲儿,说是他刚搬来的邻居家有不少古玩字画,还有一幅‘扬城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瘦竹》。

    杭先生一听可也卯足了劲儿,赶紧跟单位打了招呼就直奔黑省。

    到了地儿,杭先生是左看右看,不舍得撒手,画的来路和品相都没问题,于是当场就成交了。

    黑省的朋友和他邻居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三个人免不了推杯换盏庆祝一番。

    当晚杭先生是走不了,就住朋友家了。

    俩人唠起这么多年没见面,也是颇有感慨。

    第二天起了大早,杭先生就要告辞。

    正好这位新邻居也起了大早,看见杭先生要走,就邀屋里喝杯茶,想交个朋友。

    杭先生是手里有画,心中大定,也就不急着赶路。

    喝茶间,杭先生瞧着满屋子的古玩书画也是欣喜不已,这位新邻居也大方,直接说您再随挑一件,算结个缘,以后常来常往。

    一听说免费,杭先生倒也不好意思了,几番推辞下来,杭先生瞅着一册残卷就拿上了。

    这一番情景下来,几人更是互增了好感。

    茶巡几盏,杭先生便驱车回家了。

    回家后,郑板桥《瘦竹》这风声可就大了,几波同事亲友上门看新鲜,单位一老专家也凑个热闹,这一凑可不打紧。

    怎么您呐?打眼了。

    这可让杭先生骇的六神无主,连忙又私下托了几位专家掌眼,都是看完摇摇头。

    杭先生这才心凉了,东西不对不打紧,关键是朋友在中间掺和,影响感情啊。

    在这当,单位同事关系好的也约杭先生出来吃顿酒,散散心,都被杭先生拒绝了。

    看来这回是真伤心了,于是单位几个人一商量就上门拜访了,这回来的还有单位刚出差回来的一位高手,人送外号‘大掌柜’,一双眼就跟这X光一样,掌眼的东西还没错过。

    这位‘大掌柜’上门的意思也就是再给掌掌眼,杭先生也就死马权当活马医了。

    看完东西,‘大掌柜’只字不言画,只是问还收什么了。

    杭先生想起还有一册残卷,就顺手给捋了出来。

    这‘大掌柜’一看不打紧,这册子可是钱维城的《山水画册》,这可是响当当的国宝啊。

    钱维城是清朝官吏、画家。

    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苏省武进人。

    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

    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曾随乾隆帝在木兰围场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

    著有《茶山集》。

    钱维城擅长书法,工整精细,‘宗磐工书,书法东坡。’

    他师法宋朝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落笔苍润,秀骨天成。

    也能吟诗,以杜少陵为宗。

    人称‘钱文敏尚书,诗宗少陵,书规苏文忠。’可谓诗、书、画一体。

    杭先生一听也傻了眼啦,这以后,上门看新鲜的亲友同事又是络绎不绝,杭先生也是哭笑不得。

    明白了黑省的朋友和邻居不是成心做局,杭先生心情大好。

    几番邀请两人来扬城游玩,三人见面也是唏嘘不已,自此感情愈深,更是成了良友。

    而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捡漏故事,更是成了一桩美谈,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