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荀贞立在营中,周围火把通亮,远近都是或坐或立的铁官徒、奴。
他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他心说:“穿越十余年,入仕两三年,隐忍至今,终於有了一支完全属於自己的部曲了!”
这一切得来不易。
……
细数他入仕以来的轨迹:最先繁阳亭长,继而西乡蔷夫,继而北部督邮,现在郡兵曹掾。
从一个斗食小吏,到百石蔷夫,再到郡朝重吏,再到如今手握兵权、部曲初成,何其艰难!
在亭长与蔷夫的任上,他克己忍欲,吃住乡中,清廉发奋,又是自掏腰包给里民买桑苗,又是冒险夜击强贼、救援临亭,又是刚毅果决、捕杀第三氏、为乡民除害,又是春秋断狱、刻意传扬自家的名声,同时敬重乡老,结交轻侠,折服豪强。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得到了乡民的敬畏爱戴,得到了族中长辈的看重,并得到了“乳虎”的称号,名声传到郡中,最终从地方升任,得以入郡朝为吏,被故太守阴修辟为北部督邮。
在北部督邮的任上,他一如既往,一边宽仁爱民,一边严惩不法的豪强和浊吏,进一步提升了他自己的名望,把“荀乳虎”的大名从郡南传到了郡北,同时正式登上了士族的舞台,行县到定陵县外时,李膺的孙子李宣亲至县界处迎接他,把他迎入家中,两人畅谈了三天两晚。
若将他自请为繁阳亭长比作他仕途的“发轫”,那么入李家门就是他仕途上的第一个转折。
在李膺活着的时候,李家的大门被士子们称为“龙门”,如果有哪个士子能得以入其家门,即被称为“跃龙门”,一如鲤鱼之化龙。李膺虽已故去,但李家在颍川、乃至全国的士子中还是很有分量的。能够与李宣结交,说明他不再单单只是“荀家子”,而是成为“荀贞”了。
换而言之,人们不再只是敬重他的家声族姓,而是敬重他这个人了。
当他只是一个“荀家子”的时候,人们敬重的是荀氏先人的功名,当他成为“荀贞”的时候,人们敬重的是他个人的能力与名望。从此,荀氏的出身对他而言,只是锦上添花。
颍阴荀氏乃是县中大族,族中子弟众多,就拿荀贞他这一代来说,堂兄弟几十个,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州郡英杰,不可能人人都能扬名天下。如他那个喜欢收集瓦当的堂兄荀成,也就是在县中有些名气罢了,出了颍阴县,没几个人知道他,最多在结识后,会说一句:“噢!原来足下出身荀氏。”荀贞以前也是这样,现在不同了,人们如今再提到他,首先想到的会是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事,然后才会想到他是“荀家子”。
也正因此,他娶来了许县陈家女。
也正因此,在故太守阴修离任、今太守上任之后,尽管文太守对他有偏见,不待见他,可在太平道起事之后,却还是不得不重新启用他,委任以郡兵曹掾之重职,托付以一郡之兵权。
不过,虽然如此,数千郡卒只是“托付”给他,这兵权依然还在文太守手中。
在知道文太守对他有偏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加剧文太守对他的恶感,在前些天的守城中,他任劳任怨、谦虚自抑,五六天不下城头,只要太守有召,不管多累多困,马上即赶去太守府。在击退了波才后,他越发谨慎谦恭,对文太守不敢有丝毫失礼之处,并对此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只字不提,甚至,在文太守提出要他南下击贼的时候,明知这是个不合理的要求,明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他依然没有回绝,而是痛快地答应了。
种种的委曲求全,换来了眼前的回报:千余新卒和文太守许诺补给他的数百丁壮。
……
“得之不易啊。”他感慨地说道。
想他在前世的时候,虽称不上飞扬放纵、恣意风流,但也是一个蓬勃朝气的年轻人,何曾有过如这些年一般的隐忍深沉、委曲求全?十余年的穿越生涯、乱世求生的渴望改变了他。
戏志才问道:“贞之,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明天的训练。”
辛辛苦苦两三年才总算有了一支自己的部曲,对这千余新卒,荀贞是非常看重的。他绝不希望他们在五天后的南下击贼中全军覆灭。俗话说,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要想尽可能地保全他们的性命,保全这支部曲的实力,只能在训练上多下功夫了。
乐进问道:“训练?”
“噢,对了,有件事要告诉你们。刚才太守府军议,府君已下了军令,命吾等南下击贼,时间就定在五天后。”
“五天后?南下击贼?”
围在边上的文聘、江禽、高素、程偃等人顿时哗然。
许仲一直都在警惕地注意周围,此时虽依然保持了沉默,但也将头转了过来,把目光投到了荀贞的身上。
陈褒的脸上亦满是惊讶的表情,不过他也没有说话。
江禽问道:“府君给咱们了多少人马?”
荀贞扬起马鞭,环指周围的铁官徒、奴:“六个曲,一千二百人,外带数百丁壮,总共两千人。”
“让咱们带着这一千多新卒南下?就给了咱们这么点人?荀君,我这就去找府君,请他收回成命!”文聘大怒,转身就要走。
“拦住他!”
许仲、陈褒一人一边,拉住了文聘。
荀贞笑道:“怎么,害怕了?仲业,你虽未加冠,每有英雄气。前几天,我出城击贼,你自请从之,跃马贼军阵中,连斩贼军甲士十数,伤而不退,城中赞你是‘少将军’,府君也对你称赞有加。今天却是怎么了?府君给了咱们立功的机会,你反而畏缩?”
文聘从荀贞出城击贼时肘部受了伤,尚未痊愈,被许、陈两人拽到了伤处,疼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被荀贞又一出言相激,脸上时白时红,愤愤地说道:“聘虽年少,亦知忠义,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前些天从君出城击贼,为的是保全城中百姓,即便死在阵中,聘也不悔!可今日府君令君南下击贼,却分明是让君去送死!就凭咱们这一千多新卒,怎是波才十万众的敌手?”
荀贞环顾左近,见诸人在听了文聘的这番话后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对这一幕场景,他早就想到了。
便是智如荀攸,对此事也是表示反对,何况文聘等人?
他笑问诸人,说道:“看来,诸位都赞同仲业的想法了?都觉得府君是咱们去送死,都不愿南下?”
江禽说道:“也不是不愿南下,只是就凭咱们这一千多人?仲业说的对,怕是打不过波才啊!”
“你江伯禽的大名,府君都听说过。我听仲业说,府君上任本郡不久,就曾询问过他:‘颍阴西乡江伯禽何许人也’?仲业,你当时怎么回答的?”
“府君确实问过我,我当时回答说:‘江伯禽,颍阴大侠,轻财好义,急人之难,为郡人所重’。”
“说的好啊!‘轻财好义,急人之难’。你这个‘为郡人所重’的颍阴大侠江伯禽也害怕了?波才就有这么可怕?”
“我不是怕波才,而是觉得府君给咱们的人马太少,且都是新卒。”
“那你来说,怎么样才算‘人马不少’?”
“若将郡卒也拨与荀君,或可与贼兵一战。”
“若把郡卒也拨给我,那我且问你,阳翟谁守?阳翟若有失,你我失去了后方之倚仗,便如无根之木,即使有万人之众,也是孤军独悬。当其时也,四面八方则贼,吾等将何以自处?”
江禽语塞,顿了顿,说道:“苦战多日,方将贼兵击退。禽闻贼兵已南下汝水沿岸,阳翟暂时无事,何必急於南下,以卵击石呢?”
“那以你之见,何为上策?”
“府君早就遣人去请朝廷援兵了,援兵早晚会到。禽以为,当今之计,不若固城自守,静候援军,等到援军到来,与之合兵一处,南下破贼不晚。”
“伯禽,郡人赞你‘轻财好义,急人之难’。如今,波才兵临汝水,随时可能会南下肆虐,郡南数十万百姓盼你我如大旱之盼云霓。你往日在西乡,一次只能解一人之难,是为一人纾难,而此次南下击贼,一次将解数十万百姓之难,是为半郡纾难!事若成,则天下慕君之名,君之名将过於郭解、苏不韦。事若不成,亦将会名传乡里,为后人颂。……,伯禽,你是想做一乡之侠、一县之侠,还是想做一郡之侠,一国之侠?”
郭解,前汉大侠,是两汉轻侠们的偶像。苏不韦则是近年来名声最响的一个游侠,为报父仇,尽以家财募剑客,连朝廷九卿之一大司农的父墓都敢掘,大名士郭林宗认为他“力惟匹夫,功隆千乘”,单论复仇这一点,“比之於员,不以优乎”?比伍子胥都强。
轻侠尚气轻生,求得就是一个名,听得荀贞说若南下击贼,将“名过郭解、苏不韦”,江禽尚未答话,高素先就攘臂叫道:“我要做一郡之侠,我要做一国之侠!”他一把推开文聘、江禽,挤到荀贞身前,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轻蔑地说道,“以前我在西乡也听过波才之名,一个屠狗贩缯的竖子,有什么可怕的?贞之,你不用再说了,他们不敢去,我去,我从你南下!”
乡里传言,波才的祖上做过屠夫,波才、波连兄弟经商,贩卖过缯帛。高素家虽也经商,但不妨碍他以此来表示对波才的蔑视。
高素说完,又乜视文聘了一眼,“呸”的一声,又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叉着腰,挺胸腆肚,对荀贞说道:“贞之,我高素虽比不上某些人‘亦知忠义’,嘿嘿,但是我老高不怕死!只要你一声令下,我明天就南下!”
文聘和高素早有矛盾,两个人常常斗嘴。高素本也是不愿南下击贼的,因此,刚才文聘说话时他没吭声,如今受了荀贞一激,热血上头,为了能“名过郭解、苏不韦”,甘愿冒此奇险,表完了态,忽然想起了文聘,不忘再嘲笑他两句,说毕,见文聘受窘的样子,心怀大畅,哈哈大笑。
文聘咬牙切齿,狠狠盯着高素,欲待反唇相讥,奈何自觉理亏,末了,只得恨恨地转回首,握着腰里的剑,大声对荀贞说道:“只要能解郡南数十万百姓之难,聘也不怕死,愿从君南下!”
“禽岂能还不如仲业一少年?愿从君南下。”
“仲兄、阿褒,你们两个呢?”
许仲言简意赅:“君去,显从。”许仲化名姜显,故自名为“显”。
陈褒微微一笑,说道:“若无君,即无褒之今日,愿为君效死。”
“文谦,你呢?”
“贼兵虽众,皆乌合之众。我军虽少,皆为精勇。波才,屠狗贩缯之徒。君,吾郡乳虎,名震州郡。以我之精勇,击贼之乌合,以君之威名,击波才竖子,虽或不易取胜,然亦不致失利。进愿从之,请为先锋。”
荀贞对陈褒有知遇之恩,对乐进也有知遇之恩。
六个曲,已有五个曲长都同意了,乐进不可能再单独反对,他不但不再反对,还更请为先锋,显示出了他的刚烈胆气。
荀贞看了看他,心道:“六人赞同,五人都只是说‘愿从之’或‘愿效死’,唯独文谦简单地分析了一下敌我,他这明是在分析,实是在变相的鼓舞士气啊!”
一时之勇不可恃。高素等人尽管改变了意见,但大部分都只是因为受荀贞刚才话语之所激,“一时之勇”罢了,要想坚定他们南下击贼的意念,就必须让他们看到获胜的希望。乐进想到了这一点,很不错。
荀贞笑道:“文谦说的不错。贼兵乌合之众,居无营地之设,行无队列可言,遇战一拥而上,逢败如鸟兽星散,与其说是十万贼兵,不如说是十万贼/民。十万散乱之民,有何可惧?府君让咱们五天后出兵,我定下了一个训练的章程,只要你们能按此章程行事,在这五天里好好地操练新卒,我不敢说咱们此去必能获大胜,但至少必可小胜而归。”
“是何章程?请君示下。”
“不着急。等小夏、小任把被褥买回来再说。”
搞定了六个曲长,荀贞转目旁边,把退到人群外的祁浑招了过来,笑道:“府君令吾等南下击贼之事,你方才也听到了吧?”
“听到了。”
“你是怎么想的?敢不敢从我南下?”
波才有十万众,己方只有两千人,这两千人里还有数百人是尚未补充到位的丁壮,祁浑又不是傻子,惧怕不愿是正常的,但好在有乐进刚才的一番分析,加上荀贞的补充,这叫他略有了些底气,答道:“荀君,你去过铁官,知道我等铁官刑徒每日都是与铁、火打交道,日未出而已开炉,月已升而劳作不歇,食不饱腹,衣不遮体,几乎每个月都要死上几个人。怎么都是死,愿从君死。”
“哈哈,何至於死!你们从我南下,我断不会让你们白白送死的,不但不会让你们白白送死,并且,对你们中立下功劳的,我还会请求府君免去你们的刑期,给你们钱财的奖赏,等战事结束后,任尔等归家。不止对你们,对那些铁官奴也是这样,只要他们能立功,也一样免去他们的奴籍,赏於钱财,放为良民。”
祁浑惊喜地问道:“真的?”
“我明天就上书郡府,请府君应允。”
两汉以“仁孝”治天下,常有大赦,但大赦往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即“赎”,得拿钱财或丝绸赎买。民谚云:“千金不死,百金不刑”,没有钱,就赦免不了。铁官徒里的刑徒都是穷人,要不是穷,也不会被发配到铁官这等地方去,哪里会有钱赎罪?只有老老实实地服刑。又如祁浑方才所言:“知道我等铁官刑徒每日都是与铁、火打交道”,铁官里的劳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几乎每个月都会死几个人绝非夸大之词,要非如此,也不会有多次铁官徒杀吏作乱的事情发生。
如今得到荀贞的承诺,若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不仅可以免去剩下的刑期,并且还能够得到赏钱,对祁浑这些铁官徒来说,可谓是“天籁之音”了,也难怪他会惊喜不已。
他再次拜倒荀贞身前,说道:“如果真如此,浑的这条烂命就交付与君了!”
“祁浑,我汉家最重军功,旧制:无军功不得封侯,非为侯不得为相。今波才贼乱,郡中动荡,看似惊危,对吾辈大丈夫而言,却是难得的击贼平难、博取功名的机会啊。你现在是‘队率’,咱们这个‘队率’只是临时任命,在朝廷里是做不得数的,但只要你将来能立下战功,等我上报之后,别说免了你的刑期,就算给你一个真的‘队率’之职又何难之有,有何不可啊!”
队率只管五十人,看起来不多,但已经是秩比百石的“吏”了。祁浑咽了口唾液,伏在地上,用力叩首,说道:“愿为君效死!愿为君效死!”
“哈哈,哈哈。快起来,快起来。”荀贞又一次把他扶起,问道,“祁浑,你在铁官里几年了?”
“两年了。”
“两年了?铁官里的人,你认得几个?”
“别的铁官里的人认识的不多,阳城铁官里的,浑都认识。”
颍川铁官有个三个作坊,祁浑是在阳城郊外那个铁官里的。
“好啊!营中的将士们,我大多不识,你既认识不少,走,便陪我一块儿,给我做个向导,咱们去见见他们,如何?”
铁官徒、奴暂宿的这块营地是在荀贞的亲自指挥下依兵法而建的,总共划分了六个区,每个区住宿一曲。
他现在是在乐进这一曲的营地里,还有五个曲没有去看。
行军打仗,靠的是士卒用命,而欲得士卒用命,靠的又是一赏、一罚,此即所谓“战胜在乎立威,立威在乎戮力,戮力在乎正罚,正罚者所以明赏也”。“正罚”和“明赏”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罚不赏,也不能只赏不罚,只罚不赏则军怨,只赏不罚则军骄。两者相较,“正罚”可能还要比“明赏”重要一些,因为若不能士卒畏我,就不能驱使他们与敌人忘死奋战。
人皆知“正罚”之重要,可对一支新军来说,如果刚一成军就行严刑峻法却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这会使士卒产生怨恨。《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荀贞读过很多兵书,自然晓明此理。
故此,他先令小夏、小任去城中买被褥,接着对祁浑说准备上书文太守,免去立功者的刑期,现在又要祁浑为前导接着去巡视诸营,这一切,正都是为了能够使新卒尽快地“亲附”於他。
……
夜深风寒,荀贞拒绝了程偃给他拿来的厚衣,也没有再骑马,仅着黑色的官衣,冒着寒凉的夜风徒步而行,以祁浑为前导,在乐进、文聘、江禽、陈褒、高素、程偃等人的扈从下,把剩下五个曲的营地一一巡视一遍。
每到一曲,他必先召来本曲的军官,勉励一番,随后,再召来本曲铁官徒、奴中有勇名者,一如先前对祁浑,和颜悦色,半点不以自家的身份为傲,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并以功名励之。半夜之间,行遍六曲。
此六曲中之铁官徒、奴,先有乐进之威恩,今又见他扈从森严,相貌英武,待人却平易近人,嘘寒问暖,如推赤心置人腹中,或不足以说已尽然倾心於他,愿为他效死,最起码私下提及他时,人人敬服。
……
小夏、小任从城中买来了足够的被褥,荀贞令将之分给各曲的曲长,又令各曲的曲长务必亲自把被褥交到铁官徒、奴的手上。
……
在筑营之时,荀贞给自己建的也有营房。说是营房,也就是用几块粗布简单地搭建了一个帐篷。
巡完营,分完被褥,他又传下将令,把队率以上的军官悉数唤入帐中,召开会议,把定下的训练章程给他们详细解说了一遍,又一个个亲自询问,直到确定他们都理解无误了,这才散会。
此时,长夜已逝,东方破晓。
一夜未眠,荀贞却毫无倦色。
他披上厚衣,行至帐篷门口,按剑举首,远望东方绚烂的朝霞。
荀攸、戏志才也是一夜未眠,从立在他的身后。戏志才说道:“训练的章程已给诸队解说完了,今天就要开始正式的训练。五日后南下击贼,是胜是败,就看今后五天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