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见驾

一子江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我的妖娆大明最新章节!

    这边锦衣卫衙门都还没逛透彻,司礼监和仪礼司的人就来了。

    陆谦也知道这还不是死缠烂打的时候,于是马上安排了一个旗手卫的千户,陪着徐钦去参加司礼监主办的联合岗前培训。

    在皇帝面前当差,不比其他地方,稍不注意,有逾礼违制之处,轻则杖责贬官,重则身死族灭。故而岗前培训显得极为重要。而此时的大明内官十二监中的司礼监,还不是后世那个能与内阁打擂台的超级怪兽,而只是字面意思的“司礼”之所。虽然在讲究礼仪的皇宫之内,地位仍然很高,不过在此时尚居于管理内官人事的内官监之下。同时朱元璋对内官的限制也极为严格,他们自不敢太过跋扈,加之徐钦的身份非同一般,故而也是客气之至。

    “小公爷,您身为锦衣卫堂官,御前值守大致有三大类情况:第一是朝会,不管是御门还是御殿,你若是值守,那所站的位置都是御座前一步、右侧两步。诶,对!大致就这么远就差不多了。昂首挺胸、面向群臣,再微微向圣驾侧一点儿,嗯,对,就是这样就可以了…第二是伴驾,这伴驾又分为伴步驾和伴车辇驾…不错不错,小公爷可真聪敏…第三则是各类仪式大祭,就比如说这即将到来的冬至大祭…不行,小公爷,应该这样…”

    徐钦进入仪礼司之后,马上就开始在司礼监和仪礼司的指导下开始漫长的御前礼仪培训工作,相比之下,其实正式的工作内容倒是极为简单。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是哪个时代,领导都是很好当的,反而是下属难做,尤其是面对的领导越大越不好做。所以二十一世纪的秘书是真的牛,一个伺候大佬的好秘书更是牛得不行。

    就在徐钦忙着学习这些繁琐的礼仪细节之时,锦衣卫的衙门里现在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自知屁股快着火的蒋瓛及其他锦衣卫官员,正在着急忙慌地处理“手尾”。

    蓝玉一案牵涉甚广,再加上被连坐的家属,上上下下差不多两万人,其中直接涉案的人员也查出来上千。由于此案是锦衣卫侦办,所以直接涉案人员都是收押进了锦衣卫诏狱,被牵连的家属则实在是装不下了,这才不得不交由三法司属下的天牢代为羁押。

    而这么大的数量,哪怕是此前的审理和行刑过程已算得上干脆利落了,但到现在为止仍有近两百人还蹲在诏狱里面,其中有些是重要的人证,暂时杀不得的,还有些则是拒不认罪或者是证供较少,需要进一步勘定的。

    当然,以锦衣卫诏狱的特色,能挺住拒不认罪的都是无可争议的铁打好汉,也是极其少数凤毛麟角之辈。更多的是证据确实太少,这种人就算是自己认罪了,也至少需要再找一些旁证,所以还需要时间来坐实,也就导致了现在整个鬼气森森的诏狱整日哀嚎不绝,实打实地宛如十八层地狱。

    在昏暗妖异的火光照耀下,本就脸色不佳的蒋瓛此时更如青面恶鬼一般:狰狞、凶狠、残暴、无情。

    他必须抢时间,万万不能将把柄留下来,哪怕今天见到的那个徐钦看起来就是个彬彬有礼的少年,可谁也不敢保证他什么时候就会发现诏狱里面还有这么多尚未盖棺定论的嫌犯,更无法预料他会不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徐钦本身身份特殊,又是皇帝陛下的钦差,肯定是一根汗毛也动不得的,那就只能把手尾尽快处理干净了。

    锦衣卫虽没有多少文化人,不过有多年的办案经验,要编写一套完整的、痛彻心扉的、感人至深的犯罪自白倒是问题不大,谁该分配和承担哪些罪责,谁该指证谁,如何构造出一个完整的谋逆群党网络,都可以很容易理顺,并且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只要这件大事不出纰漏,那至少还有回旋的余地,或许,自己这条命应该能保得住吧?在跳跃的昏暗火光中,自无人注意,也没人有敢注意到他变幻的脸色。

    同时深居皇宫之中的朱元璋也在等,既是在等他撒下去的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也是在等他之前落下去的棋子能够发挥出最后的光和热。毕竟是辛辛苦苦拱过河的卒子,再怎么也得榨干最后一丝价值才好。

    为上位者,需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最佳的局势,运作得好,自己不再费吹灰之力,便可奠定大局。可若是一着不慎,又或者小不忍而乱大谋,有损天颜就不好了。

    天下如棋局,帝王自掌之,而且没有对手,也不能有对手,就算稍显寂寞又如何?!

    连续多日紧张的特训,更多的是类似于后世军训的姿态举止训练,还要再加上各种繁复的礼仪、应对,即使是以徐钦的年轻力壮也颇有些身心俱疲。

    期间回到王府,倒是采莲小丫头颇为主动,也不知从哪儿学来了一手半生不熟的按摩手法,力道也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柔软小女生,不过也的确能让人在略感好笑的同时不知不觉放松下来。尤其是这种轻轻的揉按,再加上若有似无的香气,很是促进睡眠。这让徐钦在繁重的训练过程中,晚上的睡眠质量极好,整个人的状态也愈发良好,即使今日要早起,正式进宫伴驾,也显得精神抖擞。

    朱元璋以勤政闻名,也不知是为了多处理政事,还是希望群臣以他为榜样,此君每日必行朝会,除极少数如马皇后、懿文太子薨逝等极端特殊例子,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不管数九严寒还是酷暑难当,朝会均一日不辍。

    而且早朝的举行时间还很早:辰时一刻,即后世的早上七点十五分。这个非但是极其残忍的一个上班打卡时间,而且还绝对不允许迟到,否则,极有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的机会了。如果考虑到准备时间和赶路的时间,要参加早朝的大臣们需在刚到卯时就起床梳洗。

    所以在洪武朝做官,真的是一件苦差。

    而徐钦作为御前值守的锦衣卫堂官,更是需要提前小半个时辰在三大殿中的谨身殿恭候圣驾,然后和圣驾一道前往奉天门或者奉天殿召开朝会。

    所以徐钦差不多在凌晨四点左右就要起床,在采莲为首的丫鬟们的伺候下,穿戴梳洗完毕,再随便塞点儿什么东西垫垫肚子,然后骑着马小跑进宫。

    南京明皇宫的整体格局基本上和北京明皇宫一模一样,或者说北京故宫实际上就是粘贴复制的南京故宫。

    大格局上,唯一的区别在于宫外的格局,北京城地势平坦,城垣规划较为方正,且宫城西侧是湖水和皇家园林,因此北京明皇宫的主要进出通道位于正南。而南京的皇城位于内城东侧一片独立区域,正南出去就已经是外城,朝臣则大多居于西侧的内城区域,因此主要的进出通道乃是位于西侧。

    徐钦或者其他文武进出皇宫,一般都是经白下桥既后世大中桥,沿长安街入皇城,入长安右门经外五龙桥、承天门一线进入皇宫,尤其是早朝的时候更是几乎唯有如此。

    而承天门就是后世的天安门,这一点上在明代的南京和北京两座皇宫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后世由清顺治帝改名为天安门,并一直流传了下去,但此处作为整个宫城的南大门是毫无疑问的。

    至少这种威加海内、天下独尊的气势是一样的。

    当然了,徐钦和文武百官都只能从旁边的“小门”进出。

    进入奉天门,不远还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端门,再往里则是大名鼎鼎的午门。当然,实际上很多后世影视作品当中的“拖出午门斩首”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至少不可能是真的在午门外就砍了,如果说是泛指拖得更远一些倒是有可能。因为南京明皇宫的午门至承天门这条宽阔的甬道两侧,分列着社稷坛和太庙,又不是用活人献祭的生番,中华礼仪之邦怎么可能当着上天和祖宗的面搞得血淋淋的呢?

    午门内即是内五龙桥和奉天门,此处小广场乃是朱元璋及之后大多数帝王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实际上和后世大多数人从影视剧中得到的信息不同,自朱元璋之后,明清的日常朝会大多数是在露天举行的,除非是因为天气因素,才会改在室内。只不过明朝绝大多数皇帝均沿用朱元璋的规矩,在奉天门广场听政;而清朝情况则更为复杂,一方面是将一窝蜂式的集中朝会,改为了轮流述职报告,甚至后来就干脆取消了常朝。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帝王各种花式任性居住地点不断变化,什么乾清门、畅春园、瀛台、养心殿、圆明园、颐和园等诸多地点,反正就是皇帝想在哪儿开会就在哪儿开。

    进入奉天门,则是皇宫的前朝区域,即著名的三大殿,只不过明朝前期这三大殿的名字与后世熟知的三大殿不同,分别为:奉天、华盖、谨身,分别对应后世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徐钦要去的地方则是这三大殿中的谨身殿。

    此处在明代为皇帝大典、朝会时更换朝服,或者举办内宫册封仪式的礼仪场所,平日里也是朱元璋准备早朝的地方,在殿里吃些早点,顺便浏览一下事先送进来的重要奏疏,事先进行准备,心里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等。

    而根据礼制,当天御前值班的锦衣卫堂官,也是提前到此处等候圣驾,以便护卫他正式上朝。

    由于还是头一次面圣,徐钦进殿之后不久,便在中官的提示下跪在殿中御座前。

    说老实话,作为一个受到后世皿煮自由教育的优秀青年,动不动就要下跪这一点,确实是让徐大少心里有点膈应。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实的规则就是如此,若是因为这种小事就和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决裂,也太过拿自己的性命儿戏了一些。好在徐钦的地位够高,几乎是位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顶端,真正要经常跪拜的,除了朱元璋这位皇帝陛下之外,几乎就没别人了。

    正当他心里还在苦中作乐地庆幸的时候,由远及近的甲片晃荡声和沉重的脚步声开始愈发清晰,徐钦知道这是大队身着甲胄的大汉将军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这也意味着正主即将出场。想想这位爷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此时他也再无脑子里面跑火车的闲情逸致,不自觉地手心微微冒汗。

    这和见朱棣完全不同,毕竟此时朱棣还不是那个给藩王树立了绝佳错误事例,然后天下独尊的永乐大帝,更没有生杀予夺的天赋皇权,气势上虽已是不凡,却也不见得有多霸道。最重要的是他们第一次相见是以私人身份,双方的关系更多的是姑父和侄儿,而非君臣,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多的繁琐礼仪。

    而礼仪这种东西的最大用处之一,就是起到心理震慑作用,让人发自内心地产生敬畏,以维护阶级优越性。并且越是复杂严格,效果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