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康熙宣妃的吃瓜日常最新章节!
“科尔沁部......”兆佳贵人面色复杂。
如今在宫中便有不少女子来自蒙古科尔沁,而且她们还都身居高位。
一位太皇太后,一位皇太后并先帝的几位太妃,当今皇上后宫里唯一的一个妃位娘娘也是来自科尔沁部。
可想而知蒙古科尔沁与大清的关系是何等的密不可分,若是能嫁到这样尊贵显赫的部落倒是比嫁去其他的小部要好。
但问题是事情真的如她们母女所愿吗?
“宣妃疼爱大公主和二公主,必定是想她们以后能嫁去科尔沁,若是你也嫁去了科尔沁......”兆佳贵人开始思考起可能来,半晌还是无奈摇头:“公主不可能都嫁到一个部落,蒙古有六盟四十九旗,皇上膝下公主又不多,即便是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想要嫁去科尔沁也需要宣妃从中斡旋。”
“所以我们的抓出太皇太后给的机会才行,乌兰嬷嬷既是从前伺候先帝悼妃的,那她必然也来自科尔沁部。若是我能得到她的帮助,或许能成也说不定?”宁楚克依旧不放弃想要嫁去科尔沁的想法。
原本她想着只要不再和那个乌梁罕·嘎尔臧有任何瓜葛就行,可转念一想她肯定还是逃脱不了抚蒙的命运,那么为何不主动替自己先选好一条路呢?
科尔沁部是漠南蒙古最尊贵富庶的一支,更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有宣妃娘娘的母族。
想必她们也是希望爱新觉罗氏和博尔济吉特氏能够以联姻继续缔结情谊的吧。
尤其是太皇太后,送到储秀宫的乌兰嬷嬷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若是太皇太后并无此心,大可以在宫中随便找一个会说蒙语的宫女来就行,何必挑了乌兰这个在悼妃身边伺候且正好出自科尔沁的嬷嬷来。
宫中虽然会说蒙语的宫女少但也不是一个都找不出来,所以宁楚克坚信这是太皇太后向她递出的一根枝丫。
只要她同乌兰嬷嬷好好相处,想必太皇太后便会明白她的心意了。
苏麻喇姑若是知晓她的想法只会笑着说一句她真是想多了,乌兰的事情整个宫中知晓的人不过一手之数。
其中好几个宫女都已经去世了,苏麻喇姑当年会知晓此事也纯属意外。
当年悼妃年纪尚小还不到能够侍寝的年纪,见先帝对她身边伺候的乌兰有些另眼相看便干脆使计成全二人,便是太皇太后也仅仅是听过一次悼妃身边有个宫女侍寝的事儿,而在悼妃薨逝后更是直接把乌兰这个人忘在了脑后。
要不是淑慧妃身边的宫女和乌兰有几分交情,见她可怜便在淑慧妃面前提了一嘴,只怕乌兰只能去守着悼妃的陵墓了此残生。
这回乌兰成为三公主身边伺候的嬷嬷这件事,苏麻喇姑其实并未在太皇太后面前提起。
一是太皇太后早已忘记这件事,二是乌兰想要回到草原若被人知晓她曾侍寝先帝恐怕就无法离开皇宫半步了。
苏麻喇姑对乌兰心生怜悯,心下一合计便将此事瞒了下来。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宁楚克想多了还能理解但兆佳贵人却真的把她说的那番话记在了心里。
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得偿所愿嫁去科尔沁,她对待乌兰便小心谨慎了许多,甚至有些时候还带着些莫名的尊敬之意。
乌兰自然是察觉到了兆佳贵人态度的转变,而且因为这转变实在太过剧烈,她还将心提了好几天就怕被人知道她的往事。
或许在宫中其他宫女眼中,有幸能够伺候皇上一回乃是天大的荣耀。可无人知晓乌兰此生最后悔的便是那年一时心软听了悼妃的话,喝下了那盏掺了东西的茶。
此后她的一生都因为那盏茶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暗纱,她拼命想要挣脱却再也离不了这座看似富丽堂皇实则肮脏晦暗的宫廷。
就像是一只被根根细密的蛛丝紧紧缠绕挣脱不得的蝴蝶,只能在蛛网里慢慢看着自己生命的流逝而绝望。
这次她能借着宣妃为三公主寻会蒙语的姑姑的由头走出了宁寿宫,以后却未必会再有这么好的运气,所以她一定要留在三公主身边。
只有这样她才有回到科尔沁草原的可能。
宁楚克和乌兰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双方很快一拍即合相处的分外融洽,有时令兆佳贵人看着都忍不住嫉妒。
一日,兆佳贵人透过廊下的窗棱看见了偏殿里乌兰正在教宁楚克习字,当然她们写的是蒙语。
只是在兆佳贵人眼里学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乌兰将宁楚克半圈在怀里,一只手还将宁楚克的小手完全包紧了,正带着她一笔一划的附在书案上写着什么。
这画面看起来温情脉脉的很,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了只怕还以为乌兰才是宁楚克的额娘呢。
兆佳贵人呆立在廊下银牙紧咬,一副想要冲进去将两人直接拉开的架势,唬得她身边伺候的宫女大气都不敢出,连看一眼里头发生了什么的勇气都没有。
她们在原地站着的时间有些长了,换做平日兆佳贵人只怕早就坚持不住打道回宫,可现在她全然没有往日的孱弱之姿,一双眼正冒着火光望着窗子里头的那两个人。
任谁来看都看不出她是那个身体孱弱只知道在储秀宫里待着养病的兆佳贵人。
她这般明显的目光里头的人怎会没有察觉,乌兰本是个对视线极为敏感的人,打从兆佳贵人一出现她就发现了她的存在。
碍于三公主才没出声将人赶走,依旧按照着她自己的教学方法继续教公主蒙语。
要学好一门语言光会说是没有什么用的,待真的会写蒙语才算是真的出师。
乌兰本就是为此而来于是便拿出了全部的精力来教导三公主,力求公主在出嫁的时候能够说出一口流利到能让人怀疑她是不是皇家公主的蒙语来。
为达到这个目的她特意熬了好几个大夜,将平日里常说的蒙语都默了下来,准备书写和听读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