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酒后吐真言

木允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

    “也就是说你们刘总兵,因为士卒不愿意去辽东而闹事,被朝廷认为畏敌逗留而逮捕,你们是护送他亲信来上书申辩的。”

    杨信说道。

    他们此时已经在大名鼎鼎的教坊司西院某个娱乐场所了。

    不过主要还是喝酒。

    毕竟这才刚刚中午呢,这时候哪会有别的兴趣,再说这里可是正规的娱乐场所,教坊司官营的,无非就是找几个女人奏个乐唱个曲陪个酒而已,大家都是文明人,不会做别的。不过还是让曹文诏等人受宠若惊,他们这些穷当兵的哪有钱到这种高级娱乐场所,这里来一趟少说也得消费他们一两年军饷,前提还得他们能发出军饷。

    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杨信迅速推心置腹。

    “也不是兄弟们害怕,咱们当兵就是要上战场的,打仗没什么可怕,当兵就是要打仗的,就是死在战场也无话可说,可这上战场也不能让我们不管家里的亲人啊!不能我们死在战场上,后面老婆孩子跟着饿死啊!”

    曹文诏说道。

    “你们是卫所兵还是募兵?”

    杨信好奇地问。

    “哪还有卫所兵能打仗的,跑都快跑光了,九边从世宗时候就全是募兵了,卫所兵就是种地交粮食补充军需,打仗的全是募兵,说起来他们的军饷并不低,募兵时候安家费三两,出征行粮二两,月饷一两半,不过一两半里包括五斗本色米的折银,总之就是一年饷银十八两。”

    旁边陈于阶说道。

    “陈公子,您再喝一杯嘛!”

    旁边俏佳人端着酒杯,送到陈于阶嘴边,娇滴滴地说道。

    陈于阶笑着抓住她的纤纤玉手然后一饮而尽,那俏佳人立刻带着羞涩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陈公子开怀大笑,估计他也是混惯了这种场所,绝对的惯犯,什么自己从没来过纯属睁着眼说瞎话。

    “那这不少啊!”

    杨信推开身边小美女的手说道。

    十八两的军饷并不低,按照京城米价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人。

    “他们能拿到手才算不少,从上到下谁不克扣?这笔银子从户部出,经兵部到督抚手中,再由督抚到总兵和各级将领手中,每一层都得漂没一部分,最终到他们手里的,估计连三成都剩不下。否则从上到下都吃谁?每年九边的军饷就是肥肉,养活从上到下所有人,比如刘孔胤这次派人到宫里活动,那银子肯定还得是从士兵的军饷里扣,他肯定不能自己掏。

    而这次宣镇闹事,也其实就是那二两行粮漂没完了,当兵的不满最后巡抚不得不额外一人补发二两的马价银最后才平息。这个月第一批宣镇的兵马已经到辽东,他们是四月间启程的,只是辽东局势紧张,朝廷要他们继续派兵,不过巡抚不想再派了,宣府也要警戒蒙古人。”

    陈于阶带着酒意说道。

    “那总归也还能剩下六七两啊,这也得七八石米呢!”

    杨信说道。

    “杨兄弟,在下启程的时候,宣镇的米价已经奔四两了。”

    曹文诏苦笑着说。

    “呃?!”

    杨信愕然。

    “我们承认军饷不低,朝廷定的军饷是够我们养家糊口,就连老婆孩子也能吃饱饭,哪怕这些军饷到我们手中的只有一少部分,我们也能勉强忍了,但军饷不变,米价却一天天不停地涨啊。我们拿了军饷,得去向商人买米,但盐法变了之后,原本九边的商屯尽数荒废,各地军户更是逃亡殆尽,地方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必须依赖粮商从关内运输。

    那粮价就看天了。

    丰年,九边本地出的粮食多,粮价就降,我们能勉强养家糊口,遇上灾年,九边本地出产的粮食不足,粮价就得暴涨。

    我们就得挨饿。”

    曹文诏说道。

    “也就是说关键还是九边的粮食产量不足。”

    杨信说道。

    曹文诏点了点头。

    “那为何朝廷不想办法增加九边的粮食产量?”

    杨信说道。

    “九边各地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无法种水稻,最多也就是种麦子,谷子之类耐旱的,但这些产量太低打不了多少。”

    曹文诏说道。

    “那都是借口,九边不是产不出粮食!”

    陈于阶醉醺醺的说道。

    说完还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脑袋晃着,醉眼惺忪地看着杨信……

    “九边不是产不出粮食。

    大同,宣府,辽东哪里产不出粮食?

    以辽东为例,知道开中时候辽东粮价多少吗?

    一钱,一钱银子一石,朝廷规定金花银每两折米四石,但如今已经涨到四两一石的辽东,一钱银子一石米,比朝廷税银定价还低。

    这就是打不出粮食的九边?

    打不出粮食能低到一钱银子一石米?

    这是正统五年的辽东米价,都是有据可查的,这就是打不出粮食?辽东自汉朝就是繁华之地,高句丽,契丹无不以辽东立国,就连辽东边墙之外尚有渤海国称雄一时,若打不出粮食他们难道吃土。

    但为何如今就变成打不出粮食了呢?

    他们的粮食足不了,他们的粮食足了粮价如何涨?你以为那些粮商后面都是什么人?我之前说了,九边每年的军饷是块肥肉,而且还是大明最大的一块,每年一千多万两,并不只是我之前说的那些从中捞,包括其他那些达官贵人全都从中捞。他们不管军务,不能去克扣贪墨军饷,但他们可以通过粮价盐价等等贸易来分,米价同样是其中最重要手段,米价高才能赚大钱。就算丰年他们也得让米价高,无非就是把九边的粮食卖给蒙古人,甚至还有卖给建奴的,别以为那些商人不会通敌,晋商就靠通敌发家。他们把粮食偷偷卖给敌人,于是粮食不够米价又涨了上去,那些吃这碗饭的又可以赚大钱。

    咱们说实话。

    朝廷每年在九边花的银子并不少,九边士卒的军饷其实也不低,大明朝的制度其实是好的,皇上不会想要九边糜烂,这江山可是皇上的,但是……”

    陈于阶趴在杨信肩头,喷着酒气呵呵傻笑着。

    他明显是喝多了,要不然这种话是不会往外说的,很显然以后要是想从他嘴里套一些东西,把他灌醉应该是最好办法,这种平日一本正经的人一旦喝醉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就是中间这段全烂了,从朝廷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从勋贵到士绅统统全烂了!”

    他拍着杨信肩膀,摇摇晃晃地挥舞着另一只手说道。

    “那如何解决?”

    杨信面色不变地问道。

    曹文诏倒是略显尴尬,很显然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猛将。

    “解决?解决不了!

    有办法也解决不了,咱们大明很多事,不是想做,知道如何做,就能真得做成的,以天津种稻为例,那里能种稻,而且也种成了,甚至根据估算仅仅将天津一带荒地开垦出来,就能让京师不用江南漕粮。但却不能开垦,因为北直隶的士绅全都反对,他们害怕一旦这样,到时候天津产量不够,就会向他们加税来补充缺口,他们一起反对,最终陛下也无可奈何。

    九边的事也一样。

    朝廷给士卒加多少饷都没用!

    那根本就不是银子的事,一个月一两半在宣府买不了五斗米,那加到三两就能买得起一石米了?异想天开,你们军饷一个月加到三两,我可以保证,今天加明天米价就得翻翻,说不定你们连五斗都买不到,辽东米价最高的嘉靖三十八年八两银子一石,你们觉得宣府四两很多吗?

    你们根本不明白九边是什么?

    是大明的屏障,御敌的长城吗?

    不是,九边只是满朝文武和富商大贾们的钱箱,皇上从全国收税把钱箱装满,他们从里面拿走揣到自己的口袋,剩下点渣子维持着别让这个钱箱坏了就行。

    朝廷真打不过建奴吗?

    笑话,戚武毅的兵法在那里,戚家军还没死绝,那些跟着戚武毅的老兵一大堆活着的,照着做就行,九边员额八十六万,实际五十九万,五十九万戚家军,灭建奴犹如按死一只蚂蚁!

    可灭了建奴,这钱箱也没了!

    朝廷的衮衮诸公们都不傻,建奴算不了什么,他们都很清楚,建奴不过是疥癣之疾,可有这疥癣之疾,才能让皇上把银子不断投入辽东,投入这个钱箱让所有吃这个的伸手去拿,没了建奴就没了钱箱,没了钱箱那又去哪儿拿银子?所以建奴不会剿灭的,甚至还会继续做大,辽东的官军数量还得增加,投入那里的军费还得增加,甚至为此加税于民,让这个钱袋子越做越大,越做越大,砰,撑碎了!”

    陈于阶猛然仰面朝天,张开双臂……

    “我觉得他喝醉了!”

    杨信一脸严肃地说道。

    “在下也觉得陈公子喝多了,都说胡话了!”

    曹文诏深有同感地说。

    杨信迅速掏出陈于阶的钱包,然后从里面掏出一张银票,直接塞进旁边俏佳人的胸口,后者惊叫一声,随即眉开眼笑起来

    (感谢书友青YY柠,岁月悠悠岁月,白衣小探花,晋安明月,林灵素2018,驰风的人,琪祥芳,骆路过,我是草泥玛,尤文图斯的球迷等人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