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天灾人祸

云桐山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大宋工程师最新章节!

    化肥和磷肥、钾肥的出现缓解了有机肥不足的问题,而且因是有针对性的施肥,对作物的生长和生产都有较大的提高,再加上高峰让张白仁提前完成的育种,粮食取得亩产加倍已不是空话。

    别小看这个亩产加倍,那可是无法估量的成绩。在两路之地,特别是经过“西城所”和宋江的破坏,这里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若不及时恢复,将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

    高峰甚至记得,在宋江起义平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也就是宣和四年和五年,京东、河北、淮南多地将会因大旱而受饥。

    这次大饥既有老天的原因,也有战乱不及时恢复的原因,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京东两路,其危害之重,当是时可以说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一番十分凄惨的景像,而这也是宣和不和的另一个体现。

    宣和七个年头,要说好事连连的应该就是宣和三年了。这一年,宋江、方腊先后被平定,结束了国内的动乱。而为了迅速平定这两个叛乱,皇帝下了罪己诏,宣布罢去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及花石纲,同时罢免了朱勔父子及亲属的职务。

    另一个好消息便是“西城括田所”的创始人杨戬去逝,使得这个害民的法子群龙无首。

    宣和三年的好兆头让百姓和那些有想法的官员看到了希望,他们以为国家从此真要慢慢安定下来,日子也会慢慢平稳下来了。

    可是到了宣和四年,善变的赵佶又不安心了,他看天下已平稳,便又恢复了本性,首先恢复了朱勔一行的职务,还恢复了应奉局,这是要重办花石纲的意思。另外,他还让宦官李彦主持括田所一事,李彦勾结梁师成,手段更为狠毒,人们受到的盘剥更加严重。

    这种人害再次抬头,随即天灾接踵而至,从河北到淮南,整个黄淮地区都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而且一直持续了一年多,要说这样赵佶还不亡国,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上如此,高峰既然来到了此间,自然不能让它重演。他急慌慌的施行发展之策,更急慌慌恢复社会秩序,甚至不惜拿出看家本领让粮食增产,就是要改变那段惨痛的历史,好多救活一些百姓。

    好就好在,这次在王黼在建议下,赵佶是恢复了朱勔一行的职务,也恢复了应奉局,包括花石纲也开始采办,不过,动作要小了很多,就是一些扰民的事也不敢明面上来了。

    另外,赵佶任用宦官李彦主持括田所一事上也有差别,这次的括田所不再包括京东两路在内,而是绕过两路在河北和淮南实施,这样以来,居中的京东两路反而借发展之利幸免于难了。

    其它地方的事高峰懒得去管,他也没有能力去管,但是既然要管两路,那就得把它管好,特别是大灾即将到来,他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峰相信,如果京东两路有能力面对接下来的大旱和大饥,对河北和淮南无疑也是一种帮助。

    大灾的造成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老天的问题。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时代,如果风调雨顺,大家还能多产些粮食,虽然大多仍然很拮据,但起码能吃饱肚子,可一旦老天变了脸,或涝或旱,都将令百姓无以为继,他们还没有对抗天灾的能力。

    另一个是官府的问题。官府无限度盘削,除了一些名面上的苛捐杂税外,还有更多阴人的手段,这就使得民众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债台越高,不得不卖儿卖女。

    如果二者共同作用,那百姓的日子就别想过了,不被逼死也得饿死。高峰当前的主要任务便是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他在与朝廷交流的方案中提出了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事情。首先把税收统一,减免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制,除了向农民收取统一的三十税一的农业税外,那些佃户租用土地的地租不得超过三七的标准。

    实际上,高峰更倾向于二八的标准,只是这样可能会令那些大地主无法接受,一旦他们抵触,发展之策早晚得流于形势,高峰决定此事得慢慢来。

    除了减少农民的负担外,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其中包括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使农民多建一些粮食;安排农民闲暇时打工挣钱,多一份额外收入。

    这样一来,当地农民基本能够安下心来了,他们产出的粮食也会有的多余,而这时高峰则用收购的方式从农民手中购买粮食,这些粮食就是他的备用粮。

    对付天灾虽然没有好的办法,但大力兴修水利确是必然的措施。

    京东两路本来就是河流纵横,利用好这些河流是兴修水利的首要任务,因此,高峰号召各地,集中力量在冬季把水利兴修起来。

    至于修水利所需钱财,高峰则叫各地银行进行评估,适当的给予贷款,同时也要求官府到民间集资,从而缓解一时的资金紧张。

    就这样,在高峰的指导下,京东两路很快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人们争先恐后的工作,而手头也渐渐宽裕起来。

    这样一来,大宋一下子出现了两种景象,一边是一部分官员在朝廷的授意下,不断地盘剥当地百姓,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边是京东两路,这里的百姓们生活顺心、工作安心,俨然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要不说赵佶是个昏君,不但如此,他还很粗大条,在一个国家内竟出现两个极端,一好一差,一富一贫,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反差。

    反差的结果并不是一件小事情,那会使得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更主要的是人们因趋利而可能产生大量的人口迁徙。

    此事自然有大臣向赵佶点明,可他并不为意,他对高峰已深信到骨头里,那些所有可能对高峰造成影响的言论,他一律都打回去。

    再者说,他也有道理:自己的百姓都养护不住,还怪到别人头上,要这样的官员有何用?

    如此奇葩的说法,也只有赵佶才能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