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三十一章 林清白未至堵胤锡去世

拉拉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迷途在1643最新章节!

    此时王夫之继娶襄阳郑仪珂之女郑氏 ,对于林清白的论点,也没有放在心上,热血青年,总要经历一些事才能感悟,对于永历朝还是很看重的,在内心中,这“天下”除了永历朝是正统,别的政权全是窃国,只是对林清白的堵胤锡幕僚身份很感兴趣,王夫之对林清白说道:“此路前去,混乱不堪,我的义军跟堵胤锡的忠贞营部有联系,先派人联络后,再做定论,说不定待在衡阳更好,明军不日就会来此,一动不如一静。

    林清白听着很有道理,拜托船山先生去联系,顺便打探各路消息。林清白一行就这样在衡阳驻营了,为了不跟清军再发生冲突,把船停驻在了蒸水对岸。

    话说顺治六年(1649)正月,何腾蛟传令让进忠贞营从益阳出军长沙,约定各位将领前往会合,然后亲自到忠贞营去,邀请李赤心入驻衡州。何腾蛟部下六千名士兵,因为害怕忠贞营合力袭击,不敢让他们为自己护行,为什么害怕忠贞营,此话说来另有一个故事。忠贞营建立时,堵胤锡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让忠贞营能恢复战力,让朝廷能信任这支部队,就劝说朝廷把忠贞营及自己的家属进入永历朝廷控制治下,可是朝廷地方害怕忠贞营的进入会影响自己独霸地方,于是在水路埋伏,将运载堵胤锡和忠贞营的家属坐船全部击沉,当初杀害忠贞营家属的就是这支何腾蛟部下六千名士兵,这就是为什么永历朝往往在形势大好时,却突然前线反叛投清,造成一片糜烂的结局。

    何腾蛟此人志大才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就这么一位实权人物,被俘后却坚贞不屈,保持了民族气节。奇怪吧!

    就说隆武帝遇难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反攻湖南胜利之际作为全军统帅的他却私心自用,唆使郝永忠偷袭反正来归的陈友龙部,挑起明军自相残杀给清军以喘息之机,又调走围攻长沙的忠贞营,一手断送了复湘援赣的战略大局,而自己却挺身而出,以身予敌。

    何腾蛟的部下一听让忠贞营做护卫,纷纷摇头,这个太危险了,何腾蛟也明白不敢让他们为自己护行,好在李赤心一路攻打长沙,占领湘潭后,第二天就往东而去,何腾蛟才敢只携带了三十名属吏和士兵一同前往,进驻城内。清兵得知何腾蛟进入这座空城,就派遣将领李勇引兵进城,李勇过去是何腾蛟部下的将领,他进城后,率领他的士兵围住何腾蛟住处,劝何腾蛟投降,被何腾蛟破口大骂,李勇于是把他劫持走了。

    嘿嘿,就这样阴沟里翻船,被自己的部将抓住了,最后绝食七天,清兵只好杀了他。这个跟瞿式耜的死差不多。一个是害怕忠贞营护卫,被捕后表现坚贞不屈,临死前口占绝命诗。另一个是自动坐等被捕后,表现坚贞不屈,临死前写下《浩气吟 》。

    此时的堵胤锡在浔州已是气息奄奄,因各路将帅骄惰,士卒疲乏,又染疫瘴,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常常吐血,他也在写,是写给皇上的遗疏,没等到王夫之派去的人回复,已死在浔州,年仅49岁,三军恸哭,如丧父母。当一座蛀空了的大厦倾倒时,即使是一个绝代的英雄,也无法支撑得住的。

    可以这样说,堵胤锡是南明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政治眼光和魄力远在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之上。可惜一直遭到何腾蛟、瞿式耜等人的打压 ,南明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排挤农民军,尤其不能善用堵胤锡、张煌言、李定国等人,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政权的覆灭,就是必然,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刘宗周、黄道周、瞿式耜、何腾蛟皆非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林清白得到消息已是一个月后的事了, 痛哭了一场,遥祭奠了一翻,决定留下来跟王夫之一起抗清,李甲无奈,只能护卫等待时机。

    此时清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多尔衮突然死了,关于多尔衮的死因,留下了许多的谜团,在《孝庄秘史》里多尔衮的死因是出塞外狩猎时因坠马而伤重,加上他率兵攻打大同姜镶受过重伤,旧疾发作不治而亡,另一种的说法就是被孝庄和顺治帝母子俩阴谋害死的,支撑这个说法的是多尔衮是摄政王,乃是当时的实际统治者,他架空的傀儡皇帝顺治帝和其母亲孝庄太后就是他的隐性敌人 ,所以顺治帝和其母亲孝庄太后设计在出塞外狩猎时弄死,这个说法很符合当时清廷内部的争斗,不过同样牵出了另一个迷,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 。

    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但有人认为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有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

    后世的电视剧很搞笑,编出来的剧情来说的话,多尔衮给人的印象应该是一个痴情男儿,风流倜傥。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多尔衮其实非常的贪恋美色,家中妻妾成群,他甚至还霸占了自己侄子的妻子,多尔衮虽然还很年轻,身体早就被掏空,体弱多病,那么面对貌美如花的大玉儿,他不下手似乎也不可能了,这样也就可以确定他们两人并非单纯的小叔子与皇嫂的关系。

    多尔衮真实的死因,可以有三点很不符合史书的记载,其一,摄政王多尔衮带领部众外出狩猎, 过不多久京城就传来了“摄政王坠马跌伤,薨于喀喇城”的消息,按当时的通讯条件,不可能知道这么快,有未卜先知之嫌,顺治帝马上表现得悲痛万分状,还亲自带着满朝文武前去迎接多尔衮的遗体,还封其为成宗义皇帝,以皇帝之礼下葬。顺治帝后封的“理政三王”,即博洛,满达海,尼堪三人在当天都随着多尔衮一起外出狩猎了。且在多尔衮去世之前就“未卜先知”到了多尔衮一母同胞兄长阿济格的武装政变。其二,多尔衮坠马之后的所涂药物在历史上竟然没有明确记载,仅仅只是以摄政王膝盖手上,涂上凉膏。一般在这种起居录中一定会记载着凉膏药物出自谁手,这里却没有记载。多以多尔衮很有可能是被毒死的。 其三,多尔衮自小就是在马背上南征北战一生的人,所以坠马而亡的理由过于可笑。

    要说这世上谁对多尔衮最痛恨的话,莫过于顺治了,一面把死后的多尔衮加于封赏,用皇帝礼安葬,回过头来就是给多尔衮定了14条大罪,以这14条大罪的名义,把多尔衮原本拥有的所有头衔、荣耀全部去除,将他贬为了一个普通人。做了这些还没完,气还没消的顺治又派人去挖了多尔衮的陵墓,让人对多尔衮的尸首进行鞭尸。

    以上种种,顺治痛恨多尔衮到了何种程度了,挖坟、鞭尸,是对一个死者最大的侮辱,很多人并不明白顺治为何对多尔衮痛恨到这种程度。再怎么说,多尔衮也是有着大功劳的,正是有着他的扶持,顺治才能当上皇帝,正是有了他的率领,清军才能入主中原。

    首先,我们要知道多尔衮扶持顺治当皇帝,并非单纯只是好心,对这一点前面章回中,早就说过,在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他通过遥控顺治,逐渐把朝廷大权都纳入了自己的手中,俨然变成了一个无冕之王,就连顺治的大哥豪格,也因为得罪了他,被他剥夺王位、幽禁至死。其次,是多尔衮让顺治感受到了威胁。所以顺治花重金购买了黎城的新式火枪,组建了五千禁卫营,这个时候顺治宁可信任黎城,也要对抗多尔衮了,所以在黎城占领南京及江南省半壁肥沃膏腴之地,也不出声,黎城在太原的作为,难道清廷真的不知?非也,反而知道的一清二楚,太原这样大的变故,不可能瞒多久,而是多尔衮抽不出时间来解决,害怕黎城把大同给策反了,所以,大同姜镶反正后,多尔衮带领“八王”倾巢而出,不计代价也要把大同解决掉,相比今后如果大同倒向黎城的话,更不好解决了,此时的清廷有点怕黎城了。

    对顺治来说内心窃喜,因为多尔衮的跋扈对比黎城政权更加迫切,这样可以削弱多尔衮在江南的势力。还有许多的事,顺治很是怒火,比如多尔衮给自己已死母亲授予皇后名号的事情,就比较出格。还有在顺治三年,多尔衮还很霸道地把顺治的玉玺从皇宫拿到了自己的家中。从顺治五年开始,多尔衮在出行的时候,更是把出行的仪仗规格提高到了皇帝的级别。多尔衮还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了一个小朝廷,不给那些掌握实权的王公贵族们去朝廷中议事,要求他们有事只能去自己家候命,直接把自己这个皇帝也排除在外了。对于多尔衮的种种做派,顺治都是清楚看在眼里的。正是因为多尔衮这种种出格行为让他感受到了皇位被夺的危险,反而对黎城的危险不那么看重,一是眼前的危险更加迫切,像黎城这种隐性的危险只能往后计较了,他对多尔衮如此痛恨、对死去的多尔衮做出了如此狠绝的报复。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