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事不关己?

久食九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乾承天下最新章节!

    “是的,他说承袭您的爵位算什么本事,我跟着他好好奋斗几年也是个国公。”长孙冲小心翼翼的说道。

    长孙冲是知道长孙无忌对于长孙家的长远计划的。他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像五姓七望一样传承千年。而为长孙冲迎娶长乐也是长孙无忌早就有所谋划的。只是现在李承乾给出了另一条路,一门双国公和公主下嫁到底哪个更有优势是很难讲的。

    作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臣,长孙无忌知道长孙冲马上有爵位。朝中对辅助太子制盐的几个人都有封赏,若是只有长孙冲一人,那么很有可能会封一个侯爵,只是这人多了,就难说了,只怕连个伯爵都给不了了。

    不过听说太子有很多的东西要做,如果这样的功劳有十个,那么一个侯爵是绝对跑不了的,哪怕只有五个,自己运作以下也会有一个侯爵。

    终于,长孙无忌还是决定让长孙冲将这份数据写成奏章报上去。这毕竟也是份功劳,要是能和其他人拉开差距,这样的发展是极好的,自己也不用为其他几个儿子担心,毕竟爵位只能传长子。要是长子有爵位,自己的爵位当然可以传给其他的儿子。

    “去写奏章吧,明日早点起记得跟为父去上朝,以备皇上随时召见。”长孙无忌说道。

    翌日,寅时,唐天行已经穿戴好了。平时,作为太子是不关心朝政的,但是每逢三日大朝的时候,太子是要上朝的。美其名曰学习理政。

    唐天行对于这个时间深恶痛绝,凌晨不到三点就要起床,因为寅时一刻也就是三点半就要上朝了。

    任谁都知道,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不太清醒,更何况还要理政。只是这作为李世民勤政的标志,一般也没有人敢谏言,只好遵从了。

    回头看了看还在睡觉的周芸,唐天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心里不禁想道。自己登基之后一定要将上朝时间改到九点。

    初秋的日子,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了。大唐却是是个好世道,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是一个温暖的时期,据说秦岭已经有竹子了。

    殿前,大多数大臣都在等候上朝了,看见李承乾后,都微微欠身行礼。李承乾也温良地一一回礼。

    在一番礼节之后,李承乾看见了长孙无忌身边的长孙冲。

    李承乾不着声调的移了过去,并朝长孙无忌行礼,“舅舅,今天表兄怎么也来了。”

    李承乾知道,长孙冲过来大概率是上报近亲不能结婚的事情。但是试探一下长孙无忌的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世民禁止皇子结交大臣,但是长孙无忌却是个例外,抛开官职爵位不说,单单他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李承乾的亲舅舅的身份,哪怕是魏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长孙无忌向着李承乾点了点头。李承乾叫的是舅舅,那就走的是亲情。点点头足够长辈的回礼了。

    “劣子发下了一些人口上的事情,写了个折子上报陛下,在这等候询问。”

    看着长孙无忌那一丝不苟的微笑,李承乾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句老狐狸。转头看了看长孙冲。看见长孙冲微微的点了点头,李承乾放下心来。

    此时,朝臣们都开始进殿,李承乾也向着长孙冲拱了拱手告辞。

    一般情况,李世民不会问李承乾的意见。李承乾也神游九天,却突然听见有人弹劾自己。

    李承乾回过神来,看了看发言的人。却发现并不认识,只是认得是个言官。而言官当中,李承乾只认识魏征。

    “今臣听闻,太子制盐日入钱万余贯,却每年只向朝廷上缴二十万贯,还不足其一月的收入……”

    李承乾想了想,的确这事上,因为知识的差距,自己的确坑了朝廷一把。但是这可是下了圣旨,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约,这其中的过错也还要再论,虽说在弹劾自己,但棍子最终绝对落不到自己的头上。

    “太子如何说?”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龙座上传了下来。

    李承乾,听着声音,心中不由得微微一紧,这原本不该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为何会落在自己头上。李承乾想起几日前,自己进献毒盐与商队的计策。那时似乎李世民正对讨伐高句丽的经费不足而烦恼。再鉴于此刻的问话,李承乾还如何能不知李世民的意思?

    “回父皇,儿臣虽然这几天赚的多一些,但那是因为各地商人纷纷购买的原因,时间久了自然没有这么多,另外儿臣愿每月上缴朝廷十五万贯。

    无论是盐矿还是人工几乎都是免费的,虽然眼下盐被抢购,但每月剩余五万贯应该还是可以的。赚钱的事情多的是,自己已经派遣商队寻找棉花了,只要找到,立刻可以就可以开启纺织业。那才是赚钱的大计,之后再开采能源,炼钢铁,制造玻璃,自己有生之年应该也可以重新启动工业系统了。只要自己造出坦克,整个世界都将匍匐在大唐的脚下。

    这让李承乾想起以前玩过的一款手游,你用铁剑长毛,怎么打得过带着雷达,端着狙击枪,穿着迷彩服的现代特种兵?

    看到李承乾,将责任揽了过去。无论是房玄龄还是长孙无忌甚至李靖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原本是朝堂决定的,李承乾一年上缴二十万贯,将制盐交给李承乾来做。

    “太子李承乾、房遗直、长孙冲等人制盐有功,理应封赏,诸位卿家列个章程吧。”李世民很满意李承乾的态度,轻轻的揭过了这一章,仿佛一直在讨论封赏的问题。

    李承乾听着朝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却拿不出一个最终的结果。便不再听了,继续开始神游九天。幻想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后自己继续料理自己的公司,闲暇还可以打一把游戏放松一下,或者在点娘读一读带着各种脑洞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