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第二十三章王允入并州(6)
对于董卓来说,王允的逃跑并不等于关中的战事的落幕,皇甫嵩带着两万西凉军向关中而来,白波军杀进关中,关中生死存亡的一刻终于来了,所以董卓顾不得追杀王允,面对命令李傕率军一万驻守大散关,命令张济驻守华阴,自己带来牛辅等人返回长安。
返回长安后,董卓就立刻召开会议,商量怎么面对此时的处境。
皇甫嵩是门阀出身,虽然也是武人,而不是士人,他和董卓,胡才,和那些出身贫寒的低级军吏有天壤之别。
在各种利益面前,皇甫嵩和胡才他们不同,皇甫嵩首先考虑到的是社裸,是天子和朝廷,然后是门阀世族的利益,最后才会考虑到西凉诸将。
这也是皇甫嵩和王允一起准备杀董卓的原因,又是因为这个原因和王允不和。董卓虽然想杀皇甫嵩,但是这个时候,董卓不得不放过他。
也就是说,皇甫嵩如果主掌权柄,他肯定要尊奉天子,联合关中、西凉的诸多门阀重建朝廷,力图振兴社稷。至于董卓和西凉诸将,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带着军队返回西凉,戍守边疆,皇甫嵩不会让西凉诸将入朝为卿,更不会让西凉诸将参予国事。
董卓和西凉诸将一旦被屏弃于朝堂之外,他们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将再次面临生存的危机。
所以董卓绝不愿意让皇甫嵩返回长安,一旦皇甫嵩来到长安,他对皇甫嵩杀不得,不过让皇甫嵩和王允他们一样,去并州。
这一次兵变,董卓和西凉诸将差一点被逼上绝路的,他们为了生存,只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幸运的是,因为有人告密,董卓没有死,而西凉军是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以近乎疯狂的勇气奇迹般地占据了槐里,消灭了王允在关中的势力,继续挟持了天子,获得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这个生存的机会是用数万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他们不愿失去,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所以,董卓才会命令皇甫嵩为使匈奴中郎将,让皇甫嵩去并州,让胡才去头疼。
“李儒,如今韩遂、马腾的西凉军,吴川的白波军就在长安附近,如果皇甫嵩利用西凉军和白波军的强悍武力,要把我们赶出长安,要杀我们,我们怎么办?束手就缚吗?”董卓无奈地问道。
白波军,韩遂的西凉军,现在是他们面对的困难,是他们这些年来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如何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度过眼前的危机,他们等待的只有灭亡。所以在董卓看来,必须牢牢地抓住朝廷的大权。
但是李儒反对,在李儒看来,这个时候董卓需要的是大方。
“李儒,大权一放,士人必定反抗,长安肯定还要乱。长安兵变是怎么来的,难道你忘了?”董卓厉声说道,“我们要想保住性命,就要牢牢抓住权柄。”
这一次长安兵变,董卓记忆犹新,所以他觉得必须牢牢地抓住大权,只有如此,他们才能有希望重整旗鼓。
“但现在我们即使抓住了权柄,也保不住性命。”李儒皱眉说道,“韩遂和吴川的两路大军,我们能击败谁?只有把这两路大军送出关中,我们的性命才算彻底保住了。要想送走这两支大军,谈何容易。”
“权柄是要抓,但没有强悍的武力做后盾,这个权柄有什么作用?现在朝廷的军队就是我们的军队,军队都在我们手上,我们怕什么?等韩遂和吴川退出了关中,关中逐渐稳定下来,我们就可以找个借口把其他问题了。相信这件事诸位大人都会做吧?”
西凉诸将互相看看,一个个面色凝重,心里阵阵发寒。皇甫嵩在关中、西疆的士人和军队中的威信如日中天,他既然能分裂董卓部下,想诛杀董卓,当然现在也能分裂他们的部下,诛杀董卓和他们。在座诸将和董卓一样,谁有把握至始至终牢牢控制皇甫嵩,控制自己这位昔日战无不胜的上官?
董卓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李儒,文约先生(韩遂)和寿成(马腾)答应皇甫嵩到长安来保护天子,不可能没有任何条件。”
“李儒,从中平六年初我们离开西凉开始,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文约先生先后占据了西凉西北部的数个郡县。早已非当日的韩遂了,这些年来,这些郡县在文约先生的大力整治下,已经渐渐恢复了生气,羌人得到了安抚不再叛乱,百姓得到了安宁不再逃亡。虽然西疆很穷,但百姓们都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的家园里辛勤劳作,希望在文约先生的庇护下,安居乐业。”
“西凉历经战乱,非常穷苦,文约先生要想让西凉的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需要大量的钱财。前些时候,韩遂不惜卑躬屈膝,屡屡向本太师讨要钱粮。我正是考虑到关中的安危,基本上满足了韩遂的需要。现在我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了,但他也不至于痛打落水狗吧。”
顿了顿,董卓继续说道:“今天文约先生率军入关,我估计他的目的是占据扶风郡,用扶风郡的钱粮支撑西凉,改善西凉的贫瘠,让西凉的百姓尽可能吃饱。所以,文约先生不会轻易退出关中。”
“这次西凉军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关中,对文约先生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达不到目的,势必要动用武力。能不能占据扶风郡,关系到西疆几十万百姓的生存,以文约先生的性格,他必定要破釜沉舟,至死不退。”
“白波军进入关中的目的,我们都很清楚。”
董卓摇摇头,凄凉长叹,“现在蔡邕、卢植等大臣都在晋阳,胡才勤王的压力非常大。他不打,必将失去人心,所以他必须打。”
“我们即使把朱俊这些大臣推到前面,但关中的军队都在我们手上,朝政最终由谁控制,蔡邕胡才这些人心里一清二楚。”
“大家可以想一想,白波军如果勤王成功,胡才不但能救回天子,掌控朝廷,更因为其占据了西疆和北疆的所有州郡,势力大增,天下从此无人能挡。假以时日,他率领大军横扫天下,建下中兴之功业,必可扬名青史。此等丰功伟业,谁不心动?”
“所以,想让吴川退兵,势必比登天还难。”
李儒轻轻一拍手,“主公说得透彻,但主公想过没有,能逼使吴川和白波军退守河东的,正是文约先生和他的西凉大军。”
董卓,李傕、郭汜等人迷惑不解地望着李儒。
“李先生,你能不能说明白一点?”李傕诧异地问道,“韩遂逼退吴川,为什么?韩遂会和我们联手攻打白波军?”
李傕看着李儒,心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这一次如果不是李儒带牛辅的五千铁骑返回长安,董卓被杀,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下场。
“文约先生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入关中,他当然不愿空手而归。”
李儒捻须笑道:“韩遂甘愿背上逆贼之名,是出于他的雄心壮志,他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抱负,停息荼毒西凉百年的战火,让西凉的羌人和汉人都过上安宁温饱的日子。韩遂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两个前提,一个是独霸西凉,一个是充足的钱粮支持。”
李儒看着众人说道:“韩遂要想独霸西凉,最重要的是得到朝廷的承认,有了朝廷的承认,他就不是大汉逆贼,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理西凉,可以避免朝廷军队攻击西凉,同时,他还能得到朝廷的赈济和援助。”
“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朝廷能承认韩遂独霸西凉的事实?以前的时候,主公嘴里不承认,心里也不愿意。如果换了王允主政,韩遂就是彻头彻尾十恶不赦的大汉逆贼。如果皇甫将军主政,皇甫将军会不会承认?当然,也不会。皇甫嵩是大汉帝国的忠臣,他只对天子忠心,怎么可能承认韩遂?哪怕皇甫嵩是西凉门阀,他也不会承认韩遂的。”
“所以刚才主公分析得很对。韩遂入关的目的不是打我们,而是占据扶风郡。他既不相信天子,也不相信朝廷和皇甫嵩,他只相信自己和西凉军队。为此,韩遂要保存实力,要利用目前长安的混乱用最小的代价占据扶风郡。他需要扶风郡的粮草来提供给他的军队,否则韩遂怎么养得起他的几万大军?”
“但想占领扶风郡,韩遂还需要朝廷的承认,没有朝廷的承认,他韩遂就是叛逆,这就是他出兵的目的。”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韩遂到目前为止,高举的依旧是大汉的旗帜,他心里最尊崇的依旧是大汉的天子,他非常渴望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承认。”
“但怎么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承认呢?”
李儒看看诸将,微微笑道:“谁能实现文约先生的梦想?以前主公被西凉当成后方,所以不想让别人占了,但是现在不同了,主公因为长安兵变,已经没有势力去争西凉了,那么,怎么办才能安定西凉呢?只有承认文约先生在西凉的统治。文约先生才能占领西凉。”
“在现在的天下,只有我们才能承认文约先生在西凉的地位。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都是西凉人,都是文约先生的朋友和旧识,我们都知道文约先生不是大汉的叛逆,他一心一意要让西凉摆脱百年来的战祸,要让西凉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文约先生。”
“只要得到我们的帮助,文约先生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是不会继续攻击关中的。否则,为了得到天子的承认,文约先生势必攻击长安。”
“好……”董卓和西凉诸将几乎是异口同声。董卓一拍案几,略显激动地说道,“我们立即奏请天子,拜文约先生为镇西将军,主掌西凉军政。”
“慢,慢……”李儒摇手道,“今天天子可以下旨拜封,明天天子也可以下旨撤封,事情没这么简单。文约先生不会因为天子的圣旨立刻退兵,我们还需要另外的机会,我们要想帮助文约先生稳定西凉,关键还是要长期掌控权柄,要长期给西凉输送钱粮,要给文约先生五年、十年的治理时间。”
看了董卓一眼,李儒继续说道:“文约先生是个大智大勇之士,他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匹夫,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非常清楚长安形势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西凉的生存。因此,他会选择信任和支持我们,而不是选择信任皇甫嵩和朝中的一帮门阀士族大臣们。这几十年来,文约先生和西凉早已被这些人害得苦不堪言。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
“我们答应韩遂的所有条件,甚至可以让马腾率军驻军槐里。这样既可以形成西凉军占据扶风郡的事实,保证西疆钱粮,让韩遂相信我们的诚意,也可以让西凉军和我们遥相呼应,控制长安和关中。”
“为什么让马腾驻军扶风?”张济不解地问道,“马腾这个人过去和主公不合,对我们也冷嘲热讽,从来不给我们什么好脸色。我觉得让杨秋、成宜这些人驻军槐里更好。”
李儒笑笑,“让马腾驻守槐里,是为了制约文约先生。西凉稳定几年后,文约先生会怎么样?还是呆在西凉?不,这不可能,几年以后,文约先生兵强马壮了,关中很有可能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人是会变的,人的欲望也会不断的膨胀。文约先生也是人,他也有欲望,我们不能不防。所以我们在帮助他的同时,也要准备制约和牵制他。”
“但是什么人可以制约文约先生呢?我们吗?不,这一次长安兵变,关中之乱,我们西凉军损失惨重,部队只剩下五万,控制不过两个郡,还需要面对白波军和袁绍军,所以这个时候,必须另外有人制约文约先生。”
“在西凉,除了文约先生还有谁?马腾、杨秋、成宜这些人都不能算做韩遂的部下,他们应该是西凉大小不一的势力。在这些人中,马腾家世最为显赫,过去又是大汉军吏,和杨秋等人相比,他的势力要庞大许多,他对大汉更是忠心耿耿。槐里城就在长安附近,无论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还是为了制约和牵制韩遂,我们都要挑选一个势力最大,对大汉和天子最为忠心的人,这个人只能是马腾。”
李傕等人连连点头,对李儒大为敬佩。如果有韩遂、马腾的鼎力支持,大家不仅能保住性命得到权势,更能迅速稳定关中和西凉,尽快恢复和发展实力。
董卓虽然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现在的他没有实力对付这些人,所以只能依靠别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先生,你是不是打算让文约先生去说服胡才?”郭汜问道,“胡才和文约先生井水不犯河水,他怎么可能答应文约先生。”
“我们现在手上有天子,有五万大军,主掌朝政的又是主公,近期我们还要延请朱俊大人西上长安参理国事,在这么多不利于白波军攻击长安的条件下,如果再加上一道又一道天子勒令退兵的圣旨,胡才该怎么办?难道他一定要在长安城下杀得血流成河吗?”
李儒从容笑道:“我们只要给胡才足够的理由,足够的脸面,足够的托辞,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地退出关中。”
董卓再不犹豫,立即让两位西凉大吏带着圣旨,还有韩遂的密信,急速赶到大散关。
董卓以天子招,任命皇甫嵩为使匈奴中郎将,命令白波军退出关中。为了让皇甫嵩去并州,董卓给他的信中告诉他,如果皇甫嵩不尊旨,我就杀了天子。
皇甫嵩心系天子安危,立刻停止进军关中。
西边的危险解除了,董卓调到四万大军聚集华阴,准备与白波军决一死战。董卓知道,对于胡才来说,天子没有什么威震力,如果白波军不退出关中,唯有决一死战。
现在西凉军士气低落,但是如果不能消灭关中的白波军,他们很可能被灭亡,所以众人破釜沉舟,准备于白波军决一死战。
而且,董卓认为,现在胡才的主力在冀州,如果胡才想得到冀州,就不会在关中与他决一死战,否则,胡才早就打进来了。
这就是董卓对皇甫嵩和胡才不同的认可,皇甫嵩对天子,对大汉帝国忠心耿耿,但是胡才没有什么忠心,他是大汉帝国的叛逆。
正如李儒的推测,韩遂之所以答应皇甫嵩出兵关中,的确有占据扶风郡的意思。另外,韩遂认为,自己即使不能占据扶风郡,也能因为出兵勤王而得到朝廷的承认。董卓现在虽然没有死,但早已不是有几十万大军的董卓了,这个时候可以逼迫董卓承认自己的身份。
所以董卓命令李傕退出大散关,让出扶风郡,韩遂就没有继续攻打关中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