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苍穹之光

宇化龙1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位面之武破虚空最新章节!

    郑浩站在环形轨道上,看着远处那颗古老而又虚弱的红色星球,暗红色的斑纹如同死亡前的枯槁。而在那颗星球之外,却是无数六面体构成的能量吸收器,他们如同吸血鬼一般吸食着这颗即将死亡恒星的最后生命。

    环形轨道的智脑响起机械音,“郑浩院士,人造太阳计划实验即将开始,请前往核心控制室。”郑浩闻言,立即踩上悬浮移动盘,几分钟后,便到达控制室。实验协助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建造并控制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自然有无数科研工作者为郑浩服务。在控制室的屏幕上,六条巨大的机械臂爪正在有规律的摆动着。“郑浩院士,人造太阳实验最终调试已经完毕,随时可以启动试验。”

    “命令各部门做好准备,第一阶段实验在一分钟后启动。”郑浩下完命令,便打开启动控制键,并输入了启动密码,只等着按下确认键。随着倒计时结束,在六条机械臂爪的中间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光点,耀眼而又纯净的赤色在黑暗的星球表面照亮了一处狭小的区域。

    星球轨道圈上传来一阵震动,“报告情况。”郑浩命令道。

    “星球轨道圈受人造恒星引力影响,发生轻微偏转,目前已通过恒定斥力波调整恢复正常运行,实验在可控范围内。”机械声音响起。而实验主控室的人们发出欢呼,第一步实验成功,至少证明了实验方向的正确。

    “别急着欢呼,实验继续,开始增强实验,控制权限移交轨道智脑,是时候给封冻近千年的海洋解冻了……”

    克顿星的人们永远忘不了这一天。这一天,原本黝黑了九百三十六年的夜空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光点,随着这个光点的扩大,在生态圈外的星球陆地逐渐显现在他们的面前,而他们感受到了只有在历史课本上才能感受到的温暖,来自十代人之前,属于阳光的温暖。

    他们看见了生态圈屏障外的陆地,那是万古不化的冰川和封冻,太阳能量吸收器计划,延续了他们十代人的生命,并让他们能够安宁的居住在生态圈屏障内。而科学带来的光和热,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水。

    在没有人造太阳计划之前,这个计划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但是现在有了人造太阳,事实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走出生态圈,去感受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这些人在踏出屏障的一瞬间,就已经被冻成了冰雕。且不说生态圈的破灭可不是一个人造太阳就能够立即恢复的,就是那极寒的温度,难道就会因为人造太阳而迅速回暖?

    直到半个月后,海洋开始解冻,整个星球都被冰川融化后的寒气覆盖,这个过程至少要继续上百年,这一代人估计是走不出生态圈了,但是相信他们的孙子辈将会有走出生态圈的那一天。

    “人造恒星能量源4等状态,能量持续稳定输出,预计维持时间,七十二年三百四十一日五时三十二分四十九秒,消耗小行星模块32.48万吨,可控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值……”数据读取完后,郑浩命令道:“任务建立,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启第二阶段任务,降低人造恒星能量源反应,维持三等状态,星球轨道继续执行日心偏转任务,确保星球四季交替。”

    “任务建立成功……”

    智脑的机械音结束后,郑浩对着控制台下的实验人员说道:“现在你们可以欢呼了,我们不仅拯救了一颗即将衰亡的生命星球,并且用科技的力量,再次带给了他们繁荣,未来,我们的科技将会把新生带给类似这颗星球的更多星球,并且开拓出更多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诺澜帝国必将永恒不朽!”

    “诺澜帝国必将永恒不朽!”人们狂热起来,然而他们却看不见郑浩内心的冷笑,其一,郑浩的科技足以让诺澜帝国重视他这个新生代的科学天才,再加上郑浩无比的政治正确,郑浩必然会有机会进入诺澜帝国真正的核心,核心主脑的所在地。

    其二,他贡献给诺澜帝国的技术事实上是等离子火花塔的残缺版,或者是郑浩基于等离子火花塔创造出来的普通型人造太阳。仅能为星球提供光和热,绝对没可能让人在辐射中获得超能力,奥特曼什么的更是不用想,引力磁场之类的问题更是没有解决,必须依托环星轨道,甚至郑浩只要留个后门,干扰磁场,瞬间这些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人造太阳瞬间就会变成星球的毁灭者。

    事实正如郑浩所料,也有点意外,他如愿的获得了诺澜帝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也成功被诺澜帝国科学界评级为恒星级科学家,但是却又没能成功涉足库伦高等研究中心,距离核心主脑的距离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缩短。

    也有个好消息,就是他没能涉足库伦高等研究中心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他太过年幼,对科学的理解过于片面,所以要求郑浩继续留在诺澜皇家科学院继续深造沉淀,等到郑浩年满三十的时候,凭借他人造太阳的功绩,便可以自动调任进库伦高等研究中心。

    拿到了准入车票的郑浩自然也是不作他想,很多事情如果表现得过于急躁反而会坏事,更何况郑浩并不缺少时间,从“转世”开始算起,一共也不过区区三十年。反倒是趁着这段时间,郑浩有更多的机会和世间去掠夺诺澜帝国的科技机密和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