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节 大兴水利

石斑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一六二二最新章节!

    太平王的名号还是有点用的。

    史班招人开荒的金口一开,黄家村报名的就有七十多人。见民心可用,史班一路派快马到周围村镇招揽农民,从府城所在的琼山县走到澄迈县,史班延揽的农垦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三千多。

    虽然南海国给琼州府所有人分了田,但平均一人也只分到了三四亩地,过不了什么好日子。年轻汉子们把自己的田借给了老庄稼汉,背着锄头带上十日的干粮,兴奋地跟着队伍朝山前港行进。毕竟在这饥年里,有饭吃有银子拿,以后还有田分的好事不是总能遇到的。

    眼看就要进昌化县境了,原来歪歪曲曲的小土路突然变得笔直,十尺来宽的道路向前延展,跟尺量过一样,除非有大的山体障碍,很少拐弯。

    这是董学普去年铺的昌化县十字路,一条横的,从县城往西到五源谷,一条竖的,北连临高儋州南接感恩县,在山前港交叉成十字。路况维护的不错,良好的道路让队伍行进速度快了一倍,把一帮农民们~ 看得分外稀罕。

    乡野里,哪里见过这样齐整的马路。

    但这些海南岛北部的农夫很快发现更令人惊奇的景象:还没近山前港,就看见望不到边的良田横在道路两边,纵横交错的水网密布其间。几个半大的娃娃一人赶着两三头牛,在水塘边打闹嬉戏。一条青石小路,通往远处一个十几户人的小村落,连围墙也没有,一色的砖瓦房子,家家都是炊烟袅袅。

    砖瓦房子,那在乡野里可是顶好的屋舍了。那三个娃娃身边有七头水牛,莫非每家都有两头水牛?汉子们心下盘算着,不禁暗暗咋舌。早听说了昌化富裕,却没料到竟是这样一番动人的景象,怕就是江南,也不过如此了吧。

    史班突然见后面队伍停了下来,转身来看,见几千个汉子,齐齐盯着左边的魏家庄,走不动路。史班心下好笑,大声鼓舞道,

    “我们要去浮水滩建新家,要比这里还要好!”

    这些世代穷苦的佃户们刚刚经历一场兵灾,哪里想过自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听到这话,一双双浑浊的眼睛里逐渐有了光彩,仿佛久旱土地突然下雨的畅快。队伍里顿时喧闹起来,农民们兴奋地议论着未来的生活,

    “二犊子!咱这次没走错!”

    “我说小刘头,要能住那样的屋子,咱也值呀!”

    等这些农汉到了山前堡附近,看到山前堡城墙外面新兴起来的那一片繁华集场,就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经过规划整治后,已经隐约有了些市镇样子。集场里酒楼妓院,当铺银庄,说书看命,甜食杂货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个土地祠。

    经过董学普去年的整治,集场里现在路边栽着榕树,齐备的下水道连着一条挖掘出来的活水小河,比起昌化县城还要繁华。山前堡里的一千多居民如今都升到了中等劳役以上,月俸银都有一两以上。这会是农闲,居民们事情不多,男女老少穿着体面的海布衣服,在集市上晃荡着,喝茶看戏,,烧香算命,热闹得很。

    开垦大军远远看着那边的盛世景象,个个脸上都是一片惊羡的神色。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踮着脚看着那集场,当真如乡下人进城一样,脚步不禁慢了下来,喃喃地道,

    “原来族里二老爷的日子,也没这样舒坦啊。贼囚兵,我家二娃生的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哩…”

    史班刚好骑马路过他这里,不禁笑道,

    “你们看那些集市里休闲的客人,两年前他们都是吃不到饭的流民!跟着五源谷干了两年,如今天天有肉吃,天天有酒喝!”

    那汉子看得出身,倒没注意身边。突然看到太平王,吓了一跳。听史班把话说完,愣了愣,他眼睛就直了,看着黑色大马上随和的太平王,壮着胆子问道,

    “大王,这真是农家人?怎么能都过这舒服日子呢,身子不给懒坏了?还怎么干活?不多种点粮食,又哪来舒服日子?”

    史班听得一愣,没想到世上还有“怕日子太舒服”这种话,笑着摇了摇头,只有耐心和他解释。史班想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话,声音就大了些,

    “人是用来使用机器和创造机器的,不是埋头死干的。以后我们会有水车,耧车,收割机,风车,人是操作这些机械的。总之,只要守纪律好好干,一个人收一万斤粮食也不是难事,大家都能过好日子!”

    实际上,同样的施肥方式下,中国式的精耕细作在亩均产量上更高,现代机械化大生产农业在人均产量上更高,按照一些老农的观点,用畜力机械种田那是糟蹋地。也只有在琼州府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才给了穿越者推广畜力种植的空间,要是在人口密集的湖广,就算穿越者发明了这些机器,也没有足够的土地给他们糟蹋。

    一万斤粮食?按琼州府府城现在二两一石的粮价,这就是一百两还多。当然,寻常年头米价要低得多,但那也绝对是一个农户没得到过的财富。按史班的想法,一年两季,每季亩产一百五十公斤,十五亩就能年产一万斤。大量使用畜力机械的话,一个农民绝对可以照看十五亩以上的田地。但这话听在农民的耳里,就是从来不曾有的豪言壮语了。

    附近的农夫们心里倒是不信这话的,只觉得大王气势过人,但口上不敢怠慢,赶紧答应了。惹得队伍前后的农民纷纷侧目,使劲来问大王说了什么?

    队伍到了昌化江渡口,农垦大军列起了队伍,摆渡过河。过了河再走三十里就是目的地浮水滩了。浮水滩长宽七十多里,位于昌化江南面,昌化江支流七差河穿过其间,在这个时代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湿地,甚至还有鳄鱼这种东西。但在海南长大的史班知道,这地方后世非常肥沃,是海南西部重要的农垦基地。

    看着浩浩荡荡的开荒大军,史班不禁又想起了当初在五源谷开荒的情景。如今有了三千多人手,史班手上银子也够,规划自然长远了些。七差河上要建起分水堰,将七差河的水从河道里分到灌溉渠。湿地里要修建干支渠水力灌溉网,在外围建起堤坝排出积水,开垦出五万亩新田。

    穿越者的南海国是最重视工商业的政权,开垦田地提供粮食,终究是为了建设道路市镇,发展工商业。未来一两年内,开垦大军将在这里落地生根,建起村落和道路,更重要的,修建一座能容纳千余人的集镇。届时将北部密集地区的人口迁移一部分过来,扩大人均耕作面积,推广畜力耕作机器。

    当然,这是未来一、两年的规划,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二月播种前,在七差河靠近昌化江的地方修建一个小型分水堰,同时筑堤排水,抢出五千亩的新田种下一季早稻。最快速度缓解缺粮的局面。

    史班站在一片高地上,看到农垦大军按分好的队列,在湿地外围搭起了茅草屋子,放下了心。又看见远处赵谷带着两部马车,在几十个士兵的护卫慢慢开了过来。

    赵谷和运箱子的马队交待了几句,单马骑了过来,到了山下狠狠一勒马绳,把那马催得人立而起,将前蹄重重踏在了地上。见自己的骑术又有进步,赵谷得意地一笑,安抚了下胯下骏马,跳下马,上山跟史班报告,

    “师父,西王那两万两银子,谷里还剩一万一千两,东王这次拿来的两万两封在了谷里。按您说的,我运来了五千两,谷里还有两万六千两。”

    史班点了点头,又道,“这个月每个农夫的五钱银子,先发了罢!”

    赵谷扬了扬眉毛,笑道,“还没干活呢,师父就发银子。那帮老实巴交的农汉,还不得把牙笑掉。”

    ……

    十二月的澄迈县,椰子树枝依旧翠绿,随着北风摩擦拍打,发出波涛般的沙沙声,一阵阵四散开去。

    秦明韬似乎又回到了大肆实习那段时光,跟着那个中部县城的老水利员,拿着测绘仪器在大山沟里到处乱转,测量地形,设计水坝,画图,晒图。

    没有贸易船队,就没有硫磺和硝石,就没有火药。没有火药,吕策那时刻训练个不停的先锋营都消停了,每天给士兵放假半天。秦明韬也把部队交给了几个旗总维持日常训练,自己操起了老本行,修水坝!

    南海国现在缺粮食,农业是第一要务。

    秦明韬喜欢那段实习的日子,喜欢看那些乡间老农一脸感激地把那个水利员拉进村子里,把家里唯一的猪杀了招待他俩。秦明韬喜欢和那些山里的半大小子,拼着村里自家酿的黄酒直到懵懂大沸。然后指挥着施工队挖土填坑,把那一条条水渠水坝平地建起,把贫瘠的山地变成肥沃的农田。

    然后去下一个山沟沟,喝新的黄酒,修新的水坝。

    李瑛站在二十几个学生一起,一脸崇拜地看着秦明韬摆弄着那些测量仪器。秦明韬摆弄了好久,又到旁边的地形图上标了标,还不忘指导他这些学生,

    “你们看,根据这个孔洞和旁边的角度标示,量好标准距离,做个三角运算,就可以求出孔洞那边的地点和这里的高度差和距离。”

    “确定了海拔后,把地形图绘好,我们再来设计大坝和灌溉系统。”

    秦明韬抬起了头,看了看李瑛,道,

    “你数学只学了一个月,听得懂吗?”

    这里的学生都是秦明韬跟史班要过来的,都是铁器工厂的年轻工匠,有着一两年的数学底子,只有李瑛是武备学堂出来的。武备学堂学生的数学水平和铁器工厂工匠比起来,就是小学和大学的区别了。

    李瑛点了点头,见东王盯着自己的眼睛,有些心虚,脸上不禁范起了潮红,轻轻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