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报纸

一甲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六零种田记最新章节!

    蔡名哈哈笑了起来,“现在无论是工厂还是单位啥的全都不对外招工,他们上哪找工作去?”

    “除非他们顶替父母的工作。”然而在当时这个可能性并不大,毕竟那些学生可是有任务在身的,革命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靠边站。

    “我听岳平说,大城市的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去读书,那这几年没人毕业,这人该有多少啊?”乔佳月其实有点好奇这个数据的。

    在他们这里,辍学几乎是常态了。

    许多人能小学毕业已经是万幸了,更别说是读初中考高中了。

    而在重男轻女风气浓厚的乡下,能供养一个姑娘上高中,可见家里对这姑娘有多疼爱!

    乔宏远问蔡名:“你们铁路局真的不招人?”

    蔡名摇头,“其实也是有缺人的,但是这些工作岗位并不对外招,而是留给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的。”

    比如有立功的,最好的奖励自然就是待遇好的工作了。

    “难道那些毕业生都不给予安置了吗?”乔宏远反问道。

    年纪大了,家庭经济压力肯定不小,加上到适龄的年纪,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会不出乱子吗?

    再高大上的使命,也抵不过现实的搓揉。

    “国家肯定是要安排的,但是怎么个安排法,我可看不出来。”

    蔡名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大势已定,城市肯定要再次精简人口的,且这几年的成果也出来了,局势已稳定,自然能腾出手来处理积压的这些事了。

    早在大炼时期,那会儿就有知识青年下乡的说法,后来三年灾刚刚过去,上头也有人继续提这事。

    再联系这两年的各种指示,这群学生怕是要跟着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了。

    乔宏远疑惑地看了蔡名两眼,没有追问,觉得是他认为自己和妹妹是小孩子,不想说。

    而乔佳月此时脑中却想起一个词——上山下乡。

    其实她的前世,中间那几十年真的是迷迷糊糊的,到了年老时稍微清醒一些,却已跟不上时代。

    一些内容,也是从电视上看到的。

    而重生后,对于前世的记忆,她反而愈发模糊了,明明少女的脑子记忆力并不差的。

    上山下乡,被影响的不只是那一批批的城市学生,他们这些大队,难道就没有影响吗?

    乔佳月怔愣间,乔母已经端着一碗鸡蛋面线出来,催着蔡名趁热吃。

    等她回过神来,蔡名已经不在屋里了,自己坐在乔宏远的身边,他还在喝茶。

    只是那点茶叶被冲泡过几遍,颜色已经淡得不行,几乎品不出一丝茶香味。

    “月儿,你刚才在想什么?”乔宏远低声问道,她发了很久的呆。

    乔佳月挠挠头皮,觉得那边痒得很,但这个问题,她真是回不知道怎么答。

    “二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乔佳月抓住乔宏远的胳膊,赶紧转移了话题,“我突然想起可以给小姨他们寄什么东西了。”

    “把我做的药丸寄一点过去,这些年,他们的身体一定也不好。”

    乔宏远认真地想了想,“可以,但是你能做出这么多吗?”

    “这个没问题的。”乔佳月摆摆手,“那我先去准备了,等会你跟阿娘说,也给蔡名叔带一点。”

    “行了,你去吧。”乔宏远眯了下眼,他看出妹妹并不想告诉自己实情。

    她发呆那会的神情,仿佛对一切都不在意,好似下一秒就要消失,让他很是害怕。

    她不愿意说,他就不问,有些事说开了并不见得是好事。

    蔡名确实如乔宏远所想,关于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他没对两个孩子说,但对乔父透露了。

    然而乔父突然开口:“蔡名,你加入的到底是什么组织?”

    蔡名听到乔父这话,差点没从田埂上摔下去。

    好在两人一前一后的,乔父走在前头,注意不到身后的情况。

    他伸手抹了一把脸,在心底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正瑜哥,你在说什么,什么组织?”

    “几年前,我带着两个孩子去海市,在饭店里,我们看见你了。”

    顿了顿,乔父又说:“你消失的那一年多,到底是做什么去了?”

    蔡名听着这两句问话,心里发虚,恨不得立马跳下田埂,离乔父远远的。

    “这事儿我不能说,你也当做不知情吧。”沉默了许久,蔡名才闷声回道。

    “随你了,但愿平安。”别惹事上身,乔父以前怎么说也是上了秘密档案的人,对一些事情敏感。

    就是不知道蔡名进的是什么组织?但愿他别走歪路。

    “谢谢正瑜哥。”蔡名闷声说道。

    吃过了午饭,蔡名似乎是被乔父的问题吓到了,饭桌上心事重重,也没留下过夜,饭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乔母只来得及给他准备了点萝卜干和芥菜,以及乔佳月给的药丸。

    她疑惑地看向乔父,无声地询问是怎么回事。

    乔父摇摇头,并没有多说。

    不久就到了冬至,今年没有新糯米,而去年的也剩不到现在。

    社员们没法,只好用老办法来搓圆子,口感跟糯米圆子自然是不一样的,但好在形状类似,好歹能应个节气。

    至于老鸭汤,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一过了冬至,探亲的、成亲的人家就多了起来,大队里人来人往的,比平常要热闹几分。

    只是当拖拉机从公社拿回来一张《人民日报》后,看到上头的标题,大队部的人都有些懵!

    报纸上硕大的字体写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文章内容尤其值得大队重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乔正火却一脸的懵然,“这是什么意思?”

    陈东方皱着眉头想了想,“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意思是要让那些城里的学生到大队来劳动?”

    “咳咳咳……”乔宜兵当即咳嗽了起来。

    乔宜生听了却不怎么在乎,“我们这里那么偏僻,肯定不会有人被分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