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环境对于中国的好处,已经在逐步的凸显出来,在北水南调工程之后,每年有相当于半个长江水流,通过运河,补充到了整个北部地区,无论是新疆,青海,还是位于关外的东北三省,都得到了巨大的补充,这个时代,中国的水资源,还没有后世那么的缺乏,可是北方逐步缺水,在2000多年前,河套地区和关中地区,本身就是物产丰富的农业重镇,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却逐步的变动,现在,在充沛的水量推动之下,这里开始重拾汉唐的风貌了。
在北水南调的直接干渠的周围,以黄河为界的整个北方地区,因为水浇地和地下水位的上升,中西部的地区,增加了10%的良田,中国对于中西部地区,并没有的粮食的要求,甚至因为铁路的便捷,不用在各个地方种植粮食,只要做好仓储和运输,就可以从一个地方,迅速的运送到另外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完全依靠人力的情况下,可能运输到千里之外,成本会高到无法承受,往往运到前线的一代粮食,背后是三袋,甚至是五袋粮食这么庞大的消耗。
这一点在飞机和火车的出现得到了解决,一列火车2000吨以上的运输量,消耗并不高,东南亚粮食产地的粮食,最多两天的时间,就能够运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因为粮食一直被关注,并且粮食科技的提升,粮食产量逐步的放大,中国的粮价一直都很平稳。
更高的粮食产量,更大的国土面积,更少的人口密度,中国跟后世最大的不同就是,粮食,没有上升到国运的程度,也做了粮食储备,可更多的则是优化粮食结构的,用更加科学,营养价值更高的粮食,代替的原本普通的粮食。
西北增加了10%的良田,并不意味着农田增加了10%,这10%是相当出色的,改成其他的用途,甚至浪费了他的天赋的,不得不开垦出来了的,在边境,农业不太重要,可是如果在当地有基本的农田增长,也没必要不去理会,当地生产的粮食,对于当地是基本的支撑,不需要从外地调用,珍贵的运力,可以放在更重要的方面,也可以就地解决一大批劳动力。
当然了,相对于基本农田的增加,真正增加的比较多的还是森林,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908年开始,基本上是逆转了,哪怕在包头还只是一个边陲小镇的时候,杨元钊都没有放弃,对于环境的影响,能够种植多少树木,就种植多少树木,成为了国家的领袖之后,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行动力的,推动全国范围的植树造林。
种植树木,改造环境,永远是百利而无一害,植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让环境越来越好,因为环境所带来的收益,也迅猛的增长着,已经切切事实的影响到了中国的。从1911年,西北入主中国之后,整个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开始,迅猛的增长,特别是到了北水南调的第一次工程完成之后,这一条从贝加尔湖,蜿蜒流经了众多的水域,最终注入到新疆的运河,给了整个新疆附近的荒漠注入了生机。
荒漠就是荒漠,水资源是极少的,哪怕专门针对气候,种植的都是一些耐干旱的作物,可是要保证这些作物成功的生长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的防风林,防沙林的维护工作,可能每年都要专门派人来浇水,就这样,都不能够保证所有的树木存货,还需要补种之类的,可是现在,伴随着是根灌的出现,从贝加尔湖送来的湖水,可以通过千里万里,进入到了西北荒漠的这些地方,通过根灌,直接灌溉给需要的灌木的,从根部灌溉,避免了蒸腾作用的损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许多,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幅度相当的大。
就目前国家森林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正在以年均1.5%的速度提升,预计10年到15年的时间,中国基本上完成了森林覆盖率超过55%,成为一个真正被树林环绕的国家,森林覆盖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才会达到极限。
哪怕是在现在,植树造林才刚刚起步的时间,可是第一批防护林和大量的自生林的推动,好处是巨大的,整个中国的环境,获得了明显的改变的,从1913年开始,中国灾害性的天气明显减少,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几乎无法越过的黄河一线,影响到整个华北,庞大森林带来对于水土,对于水的保护,也让这两方面的利用效率更大,森林带来的氧气的富裕和各种微观环境的改变的,更别说跟随着森林一起的众多经济作物,这些有的是有意识的种植的,比如说苹果梨桔子等水果,有的却是天然生长的,在独特的环境之中,这些水果都成长的不错,每年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很大的补充和丰富了国民的食物结构。
森林的出现,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多了一部分的森林,普通人或许感觉不出来,最多只是觉得,最近比之前舒服了许多,可是在中央气象台的监控数据之中,从1910年开始,一直到1916年,每一个地方的水文气候特征都有,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直观的气候指标,可是目前表现出来的,比如浓雾天气的减少,比例不高,却是在稳定的减少,晴天的增多,空气之中的颗粒物在减少,氧气含量微微提升,空气之中的活性较大。
这些都是天气向好的缘故,整体气候的变化,让温差过大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至此一点,每年因为呼吸道,甚至是温差降幅较大,而产生的病患,最少减少了七分之一。
气候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不一一的细数,正是这个气候上面带来的好处,才让中国开始关注气候,不但关注陆地,也关注海洋,对于中国而言,最应该改变的是海洋,中国原来,就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的大陆架的面积,甚至比中国国土都要庞大现在,那些本应该被综合开发,蕴含了无数的资源,甚至可以类似种田一样种植的大陆架,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空白,现在却提前应用起来了。
除了中国传统的沿海,大陆架之外,中国控制了更加庞大的领土,特别是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岛国,大陆架的范围就更加庞大了,几乎靠近岛屿的海洋都是大陆架。
大陆架,作为的海洋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但是未来,各种资源的才几点之外,也是的大海之中生物最集中的地方,大海茫茫无印,可是大海之中,适合的生物生存的,也只有在浅海大陆架之中,因为海洋的基础,水生植物,几乎全部在大陆架上面生存,深海里面不是没有,却是相对稀少的,远没有的近海大陆架如同茂密森林一般生长的各种海藻。
杨元钊不是学海洋学的,但是他似乎看到过一篇文章,专门的讲述海洋的,就拿海藻为例,种植海藻的难度,要比的种植粮食困难的多,受到的的影响也多,可是海藻一定形成规模,特别是形成了森林的情况下,一亩地的海藻,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远比的森林和粮食高的多,海洋是立体的结构,海藻最长的可以延伸几百米,除了少数机种海藻,是可以供人类食用之外,大部分的海藻是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
海洋独特的生物环境,让海藻,是氧气主要的提供者,也是海洋生物食物的最根本的来源,海洋远比陆地广大,一旦投入了足够的海藻自后,底层的食草类的鱼雷,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然后吸引更多的鱼类前来,从浮游生物,到甲壳类,再到鱼类,最终到食肉类,最终形成一个的完整的生物群落,完整的生物群落是最为稳定,他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资源。
中国之前,近海鱼类的大幅度的减少,一方面在于,中国的捕捞力度太大了,拖网式渔船比起传统的渔船,捕捞的效率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哪怕是严格控制网眼的大小,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鱼类的大幅度减少,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中国浅海大陆架附近的鱼类资源总量较少。
鱼类虽然是在海洋之中生存的,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食物,没有足够的食物,鱼类就无法生长,种群的规模也就无法扩大,这个食物,可是是海藻这些海生植物,也可以是冷暖洋流汇聚,掀起来的底层物质,前者可以改变,后者无法更改,整个世界,冷暖洋流交汇的世界级渔场只有四个,目前就北海道控制在中国的手中。
即便发展到后世,甚至再前瞻二三百年,世界都不可能走到控制海洋,控制洋流的程度,那几乎是要对整个气候和潮汐等彻底的掌握的前提下,不可能人为的制造洋流,那么却可以植树造林,在海洋藻类之中,优中选优,类似陆地优育的方式,一代代的提升,潜移默化之下,就能够产生优势品种,只要这些水藻的种植力度加大,给中国大陆架的海底,营造出一片充满的生机和活力海底世界,鱼类的总量肯定会翻上几番的增加。
目前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走向海洋,可是未来必然要走向海洋,在陆地资源和生产能够达到极致的情况下,海洋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与其到海洋被捕捞完毕了自后,再考虑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还不如现在就考虑,中国沿着太平洋的西侧,印度洋的东侧,庞大的大陆架,可以的的补充的地方众多,只要投入培养,给这些海藻以休养生息的能力,只要等足够的时间,海藻将会成倍,甚至是十倍二十倍的提供好处,更别说,一些比较珍贵的海藻,比如说,长期使用的海带的,紫菜,还有其他的一些味道较好,食用的历史教久的海洋的植物来说,还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中国的海洋研究,几乎是跟农业差不多起步的,在中国沿海的青岛,上海,都有专门的海洋基地,他们不是为了研究海洋的资源的,主要是植物类额,全世界的海藻大概有2万多种,其中可供食用的只有100多种,中国不可能全盘放在这个上面,就跟中国不可能把全部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一旦这样去做了,可能中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的,海藻之中,选择比较优势的,就跟的挑选适宜的粮食一样的,历史上,世界各国的粮食,都经过了一代代的选育,优势提升,变成了现在的高产,而科学的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加它的产出。
海洋是富饶的,在海水与你之中,富含各种的矿产,这些会给海藻充足的营养,到时如何把这些部分,都合理的利用起来,增加海藻的产量,提升海藻在各方面的能力,把空荡荡的海底,变成一片片浓密的森林的这才是中国应该做的,一旦做到了这一切,中国近千万,甚至更多的大陆架,将会变成一片片更加强悍的渔场,这对于中国营养结构和饮食结构的,将会出现更大的改变。
在未来,水生,特别是咸水鱼,在各方面都优质的性能,比起来淡水鱼来说,都全面的超越,成为了营养的佳品,而日本的长寿,就是得益于日本经常的食用海鱼,中国比起日本更加庞大的多的人口,要想达到日本的程度,对于海鱼的需求量,简直是无与伦比的,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不未雨绸缪的话,等到最后情况下,一切都晚了,中国要真的疯狂扩张人口的话,再加上目前的待遇和消耗量,恐怕世界的海洋都无法承受中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