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无上至尊最新章节!
第两千七百五十七章 大汉王朝,天意一统!
黎山秦皇陵之变,引发了天象异动,整个燕城高阳,皆为之而震动。
那一战究竟如何,却是无人可知,众人只能看到黎山崩塌一角,当日有地壳震动动。
真龙与圣人长鸣于九天,圣皇持三尺之剑,斩祖龙于黎山——王朝史官也将这震古烁今的一战,用短短的一句话给记载了下来。
项羽与白亦非奉命率领江东子弟兵与白甲军严兵驻守黎山,督镇秦皇陵,可惜皇陵地宫在大战当中被夷平,黎山地脉震动,替换空格的那一具青铜古棺不知所踪,刘昊虽然略觉得遗憾,但也没有多待,折身起驾回了高阳。
这一座关中燕城,终于换上了大汉赤龍旗帜,巍巍然钟声当中,大汉重臣们驱车赶往皇帝行宫,参加王朝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朝会。
“陛下圣文神武,雄绝当世,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如今百姓纷纷倾心,四方诸侯,敬仰臣服,正是天命所归也!”
“大汉王朝,天意一统,陛下圣文神武,万寿无疆!”
“圣皇万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皇万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秦王宫内,郭嘉、诸葛亮、韩非、张良、萧何等一票大汉重臣,一起单膝跪倒,轰然抱拳,恭声叫道。
守护着御驾的大统领谢玄亦是单膝跪倒,轰然抱拳,口中高呼万岁。
声音雄浑激荡,轰然传开,整个龙骧营所有保卫员齐齐跪倒,跟着行最真挚的军礼,高呼万岁,紧接着所有大汉虎贲悍卒,齐齐跪倒当地。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发自肺腑的崇敬,和油然而生的炙热。
刘昊横扫诸国,长剑所向之处,诸侯谁敢不服!?
秦国灭后,中原神州,龍气尽在刘昊一身,大汉王朝确立了正统的地位。
“诸位爱卿平身。”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息,帝皇真劲流转周天,刘昊脸色已经好看了很多,对着殿内大汉重臣摆了摆手,说道:“高阳已破,帝国覆灭,全靠各位齐心戮力,才有今日之功,眼下局势如何?”
尚书台重臣灵才郭嘉站出列来,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如今祖龙已死,秦国残军不足虑,韩信、李靖得秦军降卒二十余万,正将其驱往雁门关戍边,长安、高阳等关中一带,俱都肃清,中原神州,陛下可无忧矣!”
好!
刘昊点头赞道:“韩信、李靖此两人真特勤官也。”
殿内大汉群臣心知肚明,韩信跟李靖这两人打出了这样煊赫的战绩,日后晋升王朝特勤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是擢升帝御神武名帅,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卧龙诸葛亮刚从北方赶到高阳,有些风尘仆仆之态,此时站出列来,轻轻摇动鹅羽扇,道:“臣过北方雁门关,夜观天象,极北之地,有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流光四射,其状妖异,此必有妖孽将出,请陛下早作防范!”
“极北之地?孔明军师说的必是北方胸奴,胸奴数十万骑,纵横荒漠草原,凶残如狼,实不可不防也!”
韩非站出列来,躬低身子,抱拳说道。
说到胸奴,殿内便打开了话匣子,众臣议论纷纷。
战国以来,中原诸侯乱战,混乱情况比起三国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方草原之上,胸奴便趁势崛起,甚至几度击败了大秦保卫上头,寇关劫掠,逐渐成为了北方诸侯的心腹之患。
刘昊闻言,捏了捏眉心,抬了抬手,凭空虚按,道:“大汉兵锋所至,天下臣服,胸奴蛮夷敢犯朕强汉者,虽远必诛之!”
“子房?”
“臣在!”
“尚书台拟旨,擢令岳飞督镇关中,韩信、李靖、吴起率领王朝大军,北上雁门关,等到中原安靖,便出关跨击胸奴,彻底肃清北方蛮夷,完成真正大一统!”
胸奴猖狂,寇边为祸,帝国兵锋对准中原诸国,旨在一统中原,成就帝国霸业,没能集中兵力攻伐胸奴,刘昊眼里却是容不得沙子的。
韩信、李靖、李牧、吴起、岳飞等人,全部都是功赫千秋的名将,王朝百万雄师齐出,胸奴保卫上头纵然凶残如狼,又何足道!?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刘昊霸道锵然的声音,在殿内激荡回响,张良精神一振,肃然躬身顿首,道:“臣,领命!”
“接下来,朕要闭关一段时间,朝中兵事问岳飞,政务问尚书台......若无大事,这便散朝了......”
耳畔传来了一声任务完成的系统提示音,刘昊心神震动,赶紧将朝中大小事务安排下去,选择散朝。
王朝第一次朝议散后,众臣跪拜之后,鱼贯退出了大殿。
韩信与李靖两人的身边围着一群人,恭声贺词不断。
“灭国之功,足封特勤官。都说两位将军是王朝双子将星,看来不久之后,就要改称特勤官军了!”
“呵呵,这样年青的特勤官,就算是在王朝之中,也屈指可数了。”
“韩将军与李将军,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够资格被刘昊召来参加王朝朝议的汉臣,都是有分量的,一个个都是政坛老狐狸,。。。嗅觉灵敏的很。
韩信与李靖刘昊又特地派遣两人督军北上,共伐胸奴,分明是将这一桩大功,又送到两人手里,让两人攒足资历,日后封候拜将,令人敬服。
“此皆陛下抬爱,末将才有机会,当与诸位大人共勉,为陛下效死命尔!”
韩信与李靖两人,心里激动,但是脸上八风不动,凛然有大统领之风。
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今日统御王朝雄师百万,纵横捭阖,全都是出于刘昊对两人的赏识提拔与信任,韩信与李靖两人心里自然感激不已:
君以国士待某,某以国士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