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
佛法不离世间法。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我们所接触的佛法而言,征对的人是世间的人,传法的场所是这个人世间,而解决的问题也是人道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法露师讲授这种充满鬼神和奇迹的东西,一方面是宣扬佛教的超然力量,另一方面,也有道德与人世间的劝喻。
萨薄降鬼喻。很久以前有个商人,名字叫萨薄。有一次他去别的国家做生意,投宿在附近的佛门弟子家。那天,正赶上他们家举行“大福安施”的法会,众多高僧大德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皆由人的心、身行、口言造成以及及四谛、非常、苦空的道理。
远来的商人旁听,顿悟并产生了信仰爱乐之心。他受五戒,成为了一名居士。大德高僧以佛法劝勉他:“善男子应该维护身、口、心,应该做到十善。每持一戒有五位神保佑,五戒就有二十五位神。这些神现世可以让人免遭冤枉和横祸,后世则可以达成佛道。”
商人听到佛法无比欢喜地回国了。他的国家没有佛法,他就宣讲佛法。担心大家不接受,他就先讲给父母、兄弟、妻子及亲戚,让他们信佛。
在商人的家乡千里之外有一个国家,人民富足,物产丰富。两个国家隔绝而无交往已有一百多年。原因是有一个阅叉魔鬼住在中途,遇到人便吃,先后被他吃掉的人不计其数。商人思忖道:我如佛教导的那样遵奉佛戒,一定会受到二十五位神的保佑。听说阅叉鬼只有一人,我去降伏他,一定获胜。
当时与他一起经商的有五百多人。于是他对众人说:“我有神力,能降鬼怪。你们想去那个国家吗?到那个国家一定赚大钱的。”众人议论说:“两国不通往来已久,若去那个国家确实可得大利。”就同意一起上路了。
走至半路,见到阅叉鬼吃人所剩的尸骸、骨头、毛发狼籍。萨薄思忖:听说鬼阅叉食人,现在验证了。如果我死于搏斗,会吓坏大家。便对众人说:“你们在此等候,我独自去。若我战胜阅叉鬼,我回来迎你们;如果我没有回来,就是我遇害了,你们便回家,不要再去了。”
于是他独自迎战阅叉鬼。刚行几里路,便遇到阅叉鬼走来。他正心念佛,毫无畏惧。阅叉鬼问他:“你是什么人?”萨薄回答:“我是开通道路的向导。”鬼大笑说:“你听说过我的大名吗?你竟想开通大路。”萨薄说:“我知你在此,特意见你,好与你相斗。如果你胜,你可以吃掉我。如果我胜,道路归于万民,利益归于天下。怎么样?”鬼说:“谁先下手?商人说:”我来约你,该我先下手。”阅叉鬼同意了。
他先将右手插入魔鬼的肚子里,吸在阅叉鬼肚子里拔不出来;再用左手去打,结果一样。这样,萨薄的两脚及头都被吸入魔鬼肚中,动弹不得。
于是,阅叉用偈颂的形式向商人发问:“手足与头颅,五体被束缚。明明是送死,挣扎又何为?”商人也用偈颂的形式回答说:“手足及头颅,五体虽被缚,心坚如金刚,终不为汝俘!”阅叉鬼说:“我为神中王,旅力大无边。吃人有多少,无人能知晓。死神在眼前,何为佛法辩?”
商人说:“身体为无常,早就想抛弃。你今随我愿,愿将它布施。死而得正觉,成就我佛智。”阅叉鬼听罢皈依,说:“高僧大菩萨,世中实希有。终为度人师,德行将完备。在此愿皈依,受我头面礼!”就这样,阅叉上前接受五戒,悲慈的萨薄亦施礼,阅叉退回深山。
萨薄回来招呼众人,前去那方国土。这两个国家的子民都知道了萨薄用“五戒”、“十善”降伏阅叉、开通道路的事情,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威力。他们也都奉持戒律,敬佛礼僧,国家太平。后来萨薄得道升天,这是持戒高僧虔诚信仰的恩德威力所致啊。
佛告诸位比丘说:“当时的萨薄就是我。菩萨就是这样持戒修行,超度众生的。”
孔雀王喻。在遥远的过去,有个孔雀王,身边有五百孔雀夫人跟随。飞过众山,见到一只青雀,很有姿色,就抛弃五百夫人去追青雀。这只青雀很讲究,饮甘露,吃最好的果子。
当时有一个国王,夫人患病,夜里梦见孔雀王。梦醒之后她对国王说:“请大王悬重赏,我要得到孔雀王。”国王向射师发令:有能得孔雀王的,赐黄金百斤,并把女儿嫁给他。
众射师分布各山,看见了孔雀,身边还有一只青雀相随,射师们便把蜜麨涂抹在各处的树木上。
孔雀天天为青雀取食。孔雀习惯了涂抹在树上的蜜麨,再把蜜麨涂到自己身上。孔雀来取蜜麨,射师就得到了孔雀。孔雀对射师说:“我给你一座金山,你放了我吧。”射师说:“国王给我黄金与女人,足够终生享用了。”于是捉住孔雀并且报告国王。
孔雀对国王说:“国王您深爱夫人,所以捕我。请拿水来,我念上咒语,用来给夫人饮用、洗浴。如若治不好她的病,再杀我也不晚。”国王应允,令拿水来让孔雀念咒,夫人饮了,病真的好了。宫内外患各种病患的人都因喝了这种水病愈。国王统治下的民众都来取水,不计其数。
孔雀对国王说:“请把我系在木头上,让我在湖中自如往来,那时我来念咒。民众随意取水。”国王说:“甚好。”就把系牢木头的孔雀放到湖面上。孔雀极力用木棍控制自己,开始念咒。
人们饮用念过咒的水,聋的能听,盲人能见,瘸腿老太太的腿能伸直了。孔雀对国王说:“各种恶病都消除,民众像供神一样地供养我,我不想离开了。请国王放开我,我白天在湖面上飞,夜间栖息在房梁上。”国王下令放了孔雀。
几个月过去,孔雀在梁上大笑。国王问道:“你为何笑?”孔雀回答:“我笑天下有三痴:一是我痴,二是射师痴,三是国王痴。我有五百个夫人相随,却舍弃她们追求青雀,由于贪心被射师捕获,这就是我痴;那射师,我给他金山他不要,说国王会给他金子与夫人,这是射师痴;国
王得神医,夫人、太子、国人的病被治愈,容颜更加美丽,不牢牢把握住神医,却放走他,这就是王痴。”说罢孔雀翩翩飞去。
佛对舍利弗说:“那孔雀就是我,那国王就是你,那夫人就是调达现在的夫人,那猎师就是不遵佛法的调达。”
裸形女喻。从前有一个国王,打猎来到旷野水泽边,又饥又渴,向远处望去,郁郁葱葱,有房子与林木,就向那里走去。见到一个女人,国王向她讨要饮食、果类,所要都得到了。
国王要见这个女人,侍从告诉国王:“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国王脱下衣服给她穿,这时火自燃把衣服烧掉了。再给再烧,反复三次都如此。国王奇怪,问这个女人:“这是什么原因?”女人回答说:“我前生是国王的妻子。国王向修行人施舍饭食,还要奉送衣服。这时我说:‘施舍饭食就行了,不必施舍衣服。’因此而受到惩罚。国王您要是可怜我,就做衣服送给城里的修行人或精通佛经的人,让他们祈祷,让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国王闻听此言,回到城里就制做衣服。做好后就去寻找修行人,可是找不到,因为当时城里没有知晓佛教的。国王想:问问撑船人,他会有办法的。撑船人说:“从前,有一人乘船,他没有钱,就把携带的《五戒经》给我,我读过这部经。”国王说:“原来你懂佛经。”就把衣服送给他,让他祈祷,让那个裸体女人得无尽的福,解脱痛苦。那个女人因而时时有新衣服穿,也因此终结她的鬼道,转生到初禅第一天上。
赎沙门喻。从前,一位国王在海边打猎,得遇一位沙门,让他做了艺人。这位沙门夜间诵经赞佛,吟唱梵呗。国王说:“这个艺人真是善于唱歌啊。”只要有来客,就让他唱。
当时一个外国商人居士来到本国。国王让艺人为商人居士唱歌。商人居士听了艺人讲解高深的佛理,兴高采烈地离去。商人居士要为沙门赎身,价钱抬到三千万国王才把沙门交给他。商人居士向沙门施礼,说:“我用三千万钱才把你赎下来。”
沙门弹指,跳起来说:“你是赎自己,不是赎我。为何这样说呢?前世,国王是个卖葱的,你买他的葱,欠下三文钱。我当时听任你不还,你就没还这三文钱。现在本钱加利息,总计正是三千万钱。你应该偿还本来的三文钱。”国王闻此顿悟,决心悔过,接受五戒,成为居士。法师说:“债无论多少,不可以不还,也不该放任别人不还。”
兄嫂悔过喻。佛在世时,有一个小孩与兄嫂一起生活。小孩每天都去佛那里,接受佛法与戒律。哥哥、嫂子劝阻不了,就抓住孩子,用棍棒打他,并威胁说:“看佛和比丘会不会来救你!”孩子啼哭喊叫,恐惧万分,索性皈依佛、法、僧,得须陀洹道。
孩子借助于佛的威德神力,抱着一根木,人与木头一起腾空而飞,破墙而出,入地遁形,为所欲为。哥哥、嫂子见状又惊又怕,连忙磕头悔过。孩子就对哥哥、嫂子讲解行为的善与恶,并带他们到佛那里受戒。佛向他们展示前世因缘与今世果报。哥哥、嫂子心情愉悦、心智的大门顿开,烦恼一扫而光,双双证得须陀洹道。
沙弥为龙作子喻。古代,有一个罗汉与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沙弥天天到僧人家取饭,路过堤坝,在堤坝上行走,堤坝崎岖不平十分危险,所以常常跌倒,饭撒在地上污染上泥土,沙弥把干净的饭放到师傅的钵中,把污饭洗了自己吃。每天都是如此,非止一日。
师傅问:“为何洗掉饭的味道?”沙弥回答说:“去的时候晴天,回来的时候下雨,在堤坝摔倒把饭撒在地上。”师傅沉默无语,进入禅思,知道是龙在搅扰沙弥。于是起身来到堤坝上,用手杖敲击堤坝。龙化作老翁现身,磕头谢罪。
师傅说:“你为何搅扰我的沙弥?”龙回答说:“不敢搅扰,实在是爱他的容貌啊!”龙又问:“为什么沙弥天天走过这里?”师傅说:“去乞食。”龙说:“从今日开始,请天天在我家吃饭,直到我命终。”师傅欣然应允,回去对沙弥说:“你出去乞食,就地吃,不要再带回来了。”沙弥天天在外面吃饭。
后来他见到师傅钵中有几粒米饭,香味入鼻不似人间饭食,就问师傅:“您是在天上吃饭吗?”师傅沉默不语。沙弥想知道师傅在何处吃饭,就偷窥师傅行踪。他钻到师傅床下,抓住床腿。师傅坐禅入定,人与床一起飞至龙宫七宝殿。龙、夫人、宫女先向师傅行礼,又向沙弥行礼。此时师傅方知沙弥也来了,让他出来,对他说:“你要端正心思,莫要胡想。这里是非常像状,小心被玷污。”
吃完饭,师傅带沙弥回去。师傅对沙弥说:“虽然龙有宫殿、七宝、妇人、彩女,它仍是畜生。你虽然是未得道的沙弥,但是你将来必定要转生到忉利天,胜它百倍。千万不要玷污自己的心意!”又说:“这种百味饭,龙吃到嘴里变为蛤蟆,讨厌它把它吐出来,吐净了就拒绝进食,不再吃。二是龙宫彩女无比美丽,要与她结为夫妇,会变为两条蛇交配。三是龙背上有倒生的鳞片,沙石生长在鳞片里,疼痛钻心。——龙有此三苦,你还羡慕它吗?”
沙弥没有回答师傅的提问,他日夜思念龙的生活,不思饮食,终至病死。他转世投生到龙胎,做了龙子,威严和神力,勇猛无比。他的父亲龙死后转生为人。
法师说:“当一个人未得道的时候,不可以让他看见道内和宫内的生活啊。”
月女与乞儿喻。从前,国王与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长得端庄美丽。国王给她衣服、珍宝,她总是说:“自然啊!”十六岁那年,父王发怒了,说:“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怎么能说自然得来的呢?”
后来,一个乞丐来乞讨,国王说:“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说:“是的,自然啊!”说罢跟乞丐走了。乞丐惊慌失措,不敢娶她。月女说:“你讨饭为生,常吃不饱。国王送你一个妻子,干
吗不要?”于是他们一起出城了。
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一个大国,恰巧赶上国王驾崩,没有太子。乞丐夫妇坐在城外,出入城门的行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个国家来?”他们回答说:“自然。”过了十多天,当时的主事大臣派遣八个修行者把守城门,行人出入,逐个相面,唯有乞丐此夫妇符合所求的相面。这时,全国上上下下一起奉迎新国王——乞丐。
国王夫妇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安宁,各个小国的国王都来朝拜,月女的父王也在其中。宴饮过后,月女特意留下父王。月女用七宝作鱼机关帐,牵动一条鱼,就出现一百二十条鱼;推动一条鱼,宝帐的门就打开。月女下座向父王施礼,对父王说:“现在我得到自然了。”父王说:“夫人按自然行事,老臣不及。”
法师说:“月女与乞丐前世本是夫妻,一起在田间劳动。丈夫让妻子回家取饭食。丈夫远远看见妻子在岸边遇到一个沙门,沙门停下来向妻子讨饭,妻子分出饭给沙门吃,沙门就吃了起来。丈夫远远看着这两个人,不认为他们是在干坏事,就执杖前往。沙门见他来,腾空离去。妻子说:“你的那份饭在这里,不要生气。”丈夫说:“再分成两份,我们一起吃吧。”
法师说:“丈夫先前曾生恶意,所以落入贫家为子。后来看见沙门就喜欢,自我忏悔,所以与妻子同享这份福气。”
三醉人喻。从前,佛与众比丘同行,遇到三个醉酒的人。一人跑到草丛中逃走,一人端坐在地大打自己嘴巴,说:“我行为失礼,违反戒条。”一人手舞足蹈,说:“我也没喝佛的酒,怕什么?”
佛对阿难说:“跑到草丛中逃走的人,将来弥勒成佛时,他会得到罗汉果位而解脱。端坐在地打自己嘴巴的人,等到千佛出世之后,能得到阿罗汉果位而解脱。手舞足蹈的人永不得度。”
狗听经喻。从前有个沙门,日夜诵经。有只狗卧在床下,专心听经,不思进食。这样过了几年,狗死后转生成人,生在舍卫国做女人。长大后,她一看见乞饭的沙门就很高兴地跑过去给他们食物。后来她追随沙门而去,做了比丘尼,修行精进,得阿罗汉道。
施甘果喻。从前维卫佛在世时,国中各大姓人家同时供奉佛及比丘僧众。当时有一大姓人家,贫穷没有什么可以供奉的。他说:“我发一愿,诸位比丘有想得到药物的,我会供给他们。”其时,正有一比丘有病在身。这位大姓给一个甘果让他吃,吃后比丘果然安然无恙。
大姓死后转生为天神,在五方面胜过其他神:第一是身体无病,第二是体貌端正,第三是寿命长,第四是富有,第五是智慧。就这样他在九十一劫中,上生则为天神,下生则托生到大户家,不堕三恶道。到释迦佛出世时,转生到四姓家为子,名多宝。他见佛则喜,做了沙门,并且精进得道,号为罗汉。施舍是高尚行为。而沙门一旦违戒犯罪则殃及一国人。
新学比丘得道喻。从前有一对夫妇,一起修持五戒,事奉沙门。有个入道还不懂佛经的比丘到他们家乞食。夫妇请比丘坐下,用过膳,夫妇一起站起来给比丘行礼,说:“我们从小事奉出家人,从没听他们将过佛经,您能不能讲给我们听,让我们祛除愚昧?”比丘低头无法回答,说:“苦哉苦哉。”夫妇听了心领神会,说:“世间是苦啊。”立即领悟了佛法。比丘见这两人欢喜,也悟得佛法。法师说:“前生这三人是兄弟,都愿意学佛法。他们共同修行,所以一起得证佛法。”
国王绕塔喻。昔从前有一个国王,出门打猎,回来时绕塔礼佛,臣属们都笑他。国王察觉,问群臣:“有黄金在釜中,釜中的水正沸腾,伸手取金,能得到吗?”群臣回答说:“不能得到。”国王说:“倒进冷水,可得到吗?”群臣回答国王说:“可以得到。”国王说:“我做国王本分之事,出行打猎就像釜中的水正沸腾,烧香、燃灯、绕塔就像把冷水投到沸水中。作为国王,有善行也有恶行,怎么能只有恶行没有善行呢?”
鬼持沙门喻。从前有一个沙门,来到别的国家,夜间不能入城,便坐在城外草丛中歇息。到深夜,阅叉鬼来了,抓住他说:“我要吃你。”沙门说:“那我们就互相离得远了!”鬼说:“为什么离得远呢?”沙门说:“你害我,我就转生到忉利天上,你就堕入地狱,这不是相离很远吗?”鬼听罢连声谢罪,行礼之后离去。
藏七宝喻。从前有一个国王,让人叫一位善知识过来。善知识说:“代我谢谢国王,我正在挖地凿坑,埋藏七宝。”国王听到这话大为吃惊,让人又去唤善知识。善知识说:“现在我正把七宝埋在坑里。”国王再次唤善知识。善知识向国王报告:“现在正在平整地面,平整好地面我就去。”
国王见到善知识,问:“你好蠢啊!藏宝还告诉别人吗?”善知识说:“刚才正在做美味佳肴,好去侍奉佛与比丘僧——这就是挖地凿坑;盛汤分饭——这就是把宝放到坑中;扫地、准备洗浴用水、讲习佛经——这就是平整面地。”他还告诉国王:“这些宝物是水、火、贼、官、恶子这五种灾难不能损害的。”国王说:“善哉,善哉!你为何不早说?早知道如此,我也该埋藏宝。”于是国王打开仓库,大行布施,施舍饭给佛与比丘众僧。佛为国王讲说向佛之心,国王也萌生了求道的心愿。
当然,整个杂比喻经说法,也大概进行了一周左右,这期间,对于迷信的信众来说,通过故事,他们知道了道理。
但对于钱师兄和我们来说,只是加深了道理了印象。钱师兄还跟我开始了私下的自问自答:“庄师兄,你知道,在这部经里,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国王的故事吧?”
我按习惯,听他自已的回答。“其实,古印度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方,根本没统一。大的国王统治地相当于一个省,小的国王,权力不过相当于村长。因为,国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