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思维主观性

洪山诗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

    “庄哥,你认为思维的客观程度有多大?”

    “小苟,你怎么也问这个哲学问题?”

    “我觉得,科学中,数学让我不自觉地思维到哲学层面了。”

    他是学工科的,大概也经历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对图形、数据、判断等有敏感,此类思维方式,大体上与形式逻辑相似,哲学也从这里面产生。

    我的数学基础不是太好,我觉得有必要请教一下。“你最先从数学感知哲学的存在,是因为什么?”

    “坐标和三维空间”小苟说到:“所有几何图形都是从点线面体这个趋势来分析的,所有点在空间的位置和形象,都可以通过坐标系来定义。主观形象数字化,就是数学。具体情况抽象化,属于哲学。反正,这两者,都是说的一件事,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同。”

    我也算是学过几天数学的。中国的大学教育最基础的两门课:数学与哲学,我觉得它是现代教育的两大标志。坐标系,我当然了解,为了它,我不知道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庄哥,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立体的,但反映在我们头脑中,应该属于平面形象。我们看到的世界印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投影,这是不是主观?”

    投影这个概念比较好用,也形象。我们头脑中的事物是不是平面的,我不好说。但在学立体几何时,想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形象,确实费了一番功夫,许多同学,学了一年立体几何,在头脑中还是无法建立立体形象,是不是说明,他们头脑思维的层次是平面的呢?

    “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图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三维坐标,可以将立体图像表达出来,而世界是立体的,我们的头脑却习惯于平面,也许,我们能够认识世界本来的面貌,只需要转换一些思维习惯?”

    小苟这个问题,相当理论,我还不好回答。

    我只是启发性地说到:“西方哲学思想,我了解不够。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数字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算是一个点了,可以假设为坐标轴的元点。生一,可以想象成一条线。两条线叫生二,这就建立了纵横坐标了,平面直角坐标第就建立了。二生三,加上另一个坐标轴,就形成空间三维坐标体系了。三维体系可以确定万物的立体形状。如果按这个方式联系,是不是古人也认识到这点呢?”

    “庄哥果然是高手,连这两者都能够联系起来。我有一个假定,一个推测,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你说说看。”我鼓励到。

    “我的假定是,人的头脑主要反映平面图形,而事物是立体的。这就让我想起我看过的一些图形。你知道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吧?”

    这个还是比较熟悉的,就是在坐标上的连续规则的波浪线。我点点头。

    “我怀疑,这只是立体世界的映射。我做过投影试验,那还是刚上大学时没事,突然想到的。我把一张白纸折成了直角,形成了互相垂直的两个面。再把一个弹簧,用数学术语说,就是螺旋线。用电筒来照射它,它打在两个平面上的正投影,就分别是正弦和余弦曲线。”

    我笑到:“你也真是没事,搞这种东西。”

    “其实就是没事干,当时在咖啡馆打工回来时,发现学校停电了,同宿舍的人,都跑到网吧打游戏去了,那是平安夜,有钱的同学谈恋爱,单身狗合伙打游戏。而我一人在黑暗的宿舍,能够玩的电器,就剩下手电筒了。当时睡不着,就拿这个东西看,有了一点想法。”

    “那你的推论是什么呢?”

    “我的推论是,我们头脑的主观世界,通常是习惯建立平面印象的。就如这平面上的投影。所有人学术上和思想的争论,在面对一个事物时,争论的只不过是,它究竟是正弦还是余弦黄线。这就是主观错觉。而事物本身是立体的,它是一根螺旋线。”

    这倒是一个颇具启发的观点。原来我准备启发他的,结果被他启发了。在黑暗中,一个孤独的人,要么是高尚的,要么是卑鄙的。他这个试验证明,他有高尚地度过孤独的习惯。

    我联想到了另一个事实,说到:“你所看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那里,也有线索。比如庄子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我们看到的天是蓝色的,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蓝色光波给够传得更远,更容易被我们见到而已。”

    小苟也兴奋地说到:“是的,我们看日光是白色的,其实是混合颜色,是七种色彩的混合。”

    我接到:“我们看到的天空,如同穹顶一般,天是圆的,这是我们的第一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只是看到宇宙在大气层中的投影而已。天在我们头脑中只是一个投影,地在我们头脑中,只是方形的想象。这种太主观的想法主宰我们好多年,以至于很多古人,抱着天圆地方的理念,多年不放。”

    “这也许与人类头脑中,组成图像的习惯模式有关。”小苟承认:“我们不是研究脑科学的,也不知道这个机制。但我知道,思维的误解,在许多时候,歪曲了事实。直到宇航时代到来,我们才知道,天是黑的,没啥颜色。”

    二维思维来反映三维的事物,只能通过映射的方式。再通过逻辑和数学模式加以组合,大致能形成较准确的图像。而检验逻辑和数学的,是实践。在太空上看到天的宇航员,就是实践出真知。

    但是,人类对自己二维思维习惯的反思和批驳,一直就有。怀疑精神是第一步,组合能力是第二步。无怀疑无真知,禅从疑情起。

    说明,思维中还是具有三维能力的,只是我们不太会使用,或者说没有习惯它。

    百闻不如一见。因为闻,是从头脑到头脑,从主观到主观,其中还有一个容易失真的环节:语言。见,是从事实到头脑,虽然也经历了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失真,但起码去除了语言的歪曲。

    百见不如一摸,这句话是我发明的。摸时,除了能够见到,还有触觉的加入,立体感知这个事物,就可以排除许多的主观错误了。

    “小苟,你所说的推论,我想起了一句话,是马克思的,他说社会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这明显比波峰波谷理论要强得多。因为螺旋是立体的,而波峰波谷曲线,只在一个平面。”

    “对对对,庄哥。不仅是社会发展用了这个模型,而且在生物学中,基因理论中,也出现了双螺旋结构,也是立体的。可见,螺旋结构,是个很好的模型。”

    “但这个东西要成立,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一个假定。那就是,事物的立体形状是连续的。”

    小苟说到:“当然是连续的,要不然,那不成了两个事物了?”

    “不一定,小苟,你想想,这个世界,发生了多少跳跃性的事件?跳跃得无法用量变到质变的方式解析。比如说突然的战争,比如说突然的灾害,等等。”

    这是一个小为难,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就看小苟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庄哥,我觉得应该是连续的。如果你说有跳跃,那只是某处看似的断点,其实也有某种方式的联结。比如力、比如光等等,总之。不是一件事物在跳跃,而是连线不明显,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他的逻辑是对的,可见,他真的是个聪明人。

    此时,小苟的思维开始放飞自我,他低着头自言自语:“我们看到,在空间层面是三维的,其实,或许还有四维、五维甚至更多的维度,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要不然,墨西哥湾的一只蝴蝶,怎么能够掀起飓风?”

    我反应过来了:“你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整体的纠缠的世界之中,维度复杂到无法量化分析,按我们人脑的思维层次?”

    他点点头,继续放飞:“有些联系是隐密的,我们没能力分析,但不能抹杀它的存在。比如鬼神之力,比如某些莫名其妙的禁忌。”

    我知道,他又要开始讲故事了,而且总与鬼神有关。

    “在我们工地建设中,有许多禁忌,是多年流传下来的,说不清楚道理。比如奠基仪式,各地工匠做法不同,大家称之为迷信。”

    “这些年,我也见过不少。比如奠基时,有杀公鸡的,这个仪式我经历最多,不知道那些老工匠,这样做有什么道理?”

    我解释到:“杀公鸡,用公鸡的血祭祀土地神灵,这在中国有很长的传统了。为什么是公鸡不是母鸡?为什么要用它的血?我也问过以前的一些先生。他们认为,鸡属阳,公鸡是最具阳性气质的动物,用它的血来祭祀阴神,是取得阴阳平衡的办法,可以以阳驱阴,以辟阴邪和暗鬼,大概是这个意思。”

    他点点头,表示认可我的解释。

    “还有的,请端公或者道士来作法,画符等,你见过吗?”

    这我比较熟悉。我跟他介绍了《玉匣记》中的一些符篆常识,也说了关于二十八星宿辟邪的规律,他听了半天,企图想作笔记,我制止了他。

    “这些东西,在市面上买得到,《玉匣记》是一本普通的书,大图书馆都有。”

    “我回去找时间看看。”

    他这样说,我还是吃了一惊。一个学科学的人,居然对所谓神秘文化如此感兴趣,我有什么理由嘲笑自己和那些北京的老将军们呢?

    “当然,最不理解的是,有些端公,穿着的东西,拿着的道具,太粗糙了,太不正规了,让人想起山寨版,这些人,管用吗?”

    我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我见到过个端公,在工作动土前,日子是他看的,方位是他选的。当他被老工头请到工地上作法时,我才见到他的行头。关戴一个四方帽,是纸糊的,上面画有图像,是佛是仙我不知道,但图像很粗糙,根本不精细。衣服倒是道袍的样子,但绉巴巴的,掉线发白不算,居然好像好久没洗的样子。手里拿根木剑,倒是纯木的,没作假。但剑上彩纸糊得,比孩子的玩具还要山寨,这像是正经跟鬼神打交道的人吗?”

    我笑了,农村这种人很多。他们本身就比较贫苦,当然没有好行头。当然木剑是桃木做的,这基本上没假。

    “最让我不放心的是,他画符时,手拿毛笔画红字的时候,握笔的姿势,如同小孩握棍子一般,我都怀疑,他练没练过毛笔字。”

    我说到:“按理,所谓红字,红色的黑是朱砂,而握笔方法,也许像握匕首一样,有这种情况。”

    “对,就像手里的笔是匕首,嘴里不知是唱还是念,奇怪的语音,我是一句也没听懂。直到最后,他总要说的那句结束语,我算是整明白了。”

    我俩几乎同时说出了那句程式化的语言:“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奴令!”

    “当他法事做完,行头去掉,在最后请他吃饭时,我发现,他就是一个农民,言语粗俗,举止粗陋,根本看不出一个高手的架势来。再看他收到酬金后,满脸堆笑的样子,我怀疑,他就是来骗钱的,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我倒是疑心,工头为什么要请这种不靠谱的人来呢?”

    我说:“不是不起作用,你已经是知识分子了,见得多。而民工们,倒会真有人觉得,这是个高人。不管他对真实的鬼神起不起作用,但他至少对民工的心理起作用。要不然,工头也不是傻子,凭什么请他?工程复杂程度决定了,不可预测的因素多。大家把不可预测的,都归到鬼神上去。那么,在危险工作的同时,需要安心。这个人只要能够让工人安心,就起作用了。心慌意乱的人,在工地上,不是更容易出事吗?”

    “对对对,至少起了心理安慰的作用。”小苟修正了他的绝对观点。“但是,在我印象中,道家的人,应该是仙风道骨的,起码也是神秘莫测的,但这端公看来,怎么是这种东西?”

    “你误解了道家与巫家,甚至道教、道家、道士之间,都有区别。”

    看到小苟有兴趣,我给他讲述了这几者之间的区别。道家是一个学术流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他们主要研究哲学思想,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也得出了系统的方法论。所以,我们称道家进,往往习惯性地把他们称为道家思想。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巨大的成就,这个思想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仍然启发着今天的世人。

    但道教就有所不同,它起源于东汉的五斗米教,虽然在理论上尊崇老庄,但在实践上,是以得道成仙为目标的。有内丹派,是通过对身体内精气神的修炼,有点像气功。达到《黄帝内经》上所说“上古真人”的境界,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有外丹派,通过炼出金石丹药,有点像西医,达到长寿成仙的目标。

    到今天,道教又有“全真派”和“正仪派”的分别。这两派别的道士,禁忌不同、修法不同,完全是两个事了。比如前者道士,是不可以结婚,不可以吃荦的。后者,就完全可以。比如江西的龙虎山,是正仪派的大本营,许多所谓道士,出门跟人消灾避难、驱鬼画符,由于没禁忌没严格规矩,假冒的多,就不好区分了。

    全真子丘处机,是搞内丹的,理论水平非常高,当然后来在历史上,也成了一名政治家。抱朴子葛洪,是搞外丹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当然后来成了药物学家,也发现了青蒿可以治疟疾。当然,外丹派的物质贡献,包括炼出了汞、火药,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后,我跟他解释了端公的项目。“他们以鬼神为工作对象,借神镇鬼是他们的日常。在中国农村中,老百姓残存万物有灵的风俗,这就给了他们巨大的市场。市场大了,进入者就多,假冒伪劣也普遍,不要过于认真。”

    说到这里,我们俩都笑了起来。

    我接着解释到:“端公所从事的工作,更接近于巫术。你知道,巫术是人类发展史上必经的一段,如同泛神论一样。巫术的衰落是与人类的进步同时的,但在中国还有漫长的传承。比如汉代宫廷中就流传镇魇之法,还掀起了重大的政治事件。”

    “是不是电视上所说的在小木人上扎针那种?”

    小苟这一问,倒给我了启发,我说到:“那是其中一种,反正,形式多样,连皇帝都重视,可见巫术曾经还是很有地位的。”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那种不太可靠的巫术,渐渐丧失吸引力了。于是,为提高自身档次,他们就往学术上靠,引入了许多道家佛家的观点或者神灵。你所看到的纸帽子,上面不知是仙还是佛,我告诉你,他那上面,也许既有佛也有仙,反正是大人物,能够镇得住。”

    “庄哥,那要按你的这个说法,端公,就是巫术加上了正统宗教的包装,故意要使自己高大上了?”

    “当然,没好的包装,卖不出个好价钱。”

    “那么,为什么佛道的包装,就那么高档吗?”

    我解释了巫术与宗教的区别,以及佛道的共同特点。这是我长期思考过的问题,说得比较细。

    人类能力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与物的关系问题。人类在早期,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磨难,与猛兽搏斗也不占先天的优势,人类是卑微的,所以俯身崇拜万物。

    但当人类能力提升后,生存的压力就变小了。因为人能够改造自然,能够战胜猛兽。原来我们的思维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随着思维的发展,它开始独立出来。

    思想的体系开始建立时,基本上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稳定的生活,闲散的时间,思想开始发展。当思想独立于日常之后,人们的自信开始从身体力量向思想和知识转移。

    在中国最传统的文化中,儒家占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与物的关系大多得到解决,那么新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了。

    直到今天,所谓的道德,所谓的伦理,都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

    还有一种关系,只能建立在思维能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当人们面对自己,反思自我的时候,需要面对一个问题:人与自己的关系。

    宗教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己的关系,重心究竟在哪里?各有各的模式和答案。比如道家,还是后来的道教,认为,这三种关系是一种模式:天人合一。理论根据在《周易》、《黄帝内经》中表达明显。他们研究天地运行规律,再将找来的模式套用在人身上,让大周天与小周天统一,就形成了道家的主干思想。

    佛家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它认为人与自己的关系,在于心。这个心,既是本体论也是认识论。这是研究坐标元点的工作,包含大量的思维模式和技巧,不是常人能够读懂的。

    但心毕竟在每个人身上存在,所以,它的研究结果,总有一部分能够打动每一个人。这也是佛教后来在中国成为第一大宗教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一元神。也就是说,所有成就,上不封顶。佛家更彻底,反对偶像崇拜,只追求觉悟,既自心的成就。

    当我把这些常识介绍给小苟时,他发出了感叹:“照这样说,那么,佛、道二家,是人类思维自成独立体系的产物,也是人类对自身思想能力极为自信的产物了?”

    “对,相信自己能够认识世界,自己能够认识自己。”

    他加了一句:“还能改造自己。”

    就凭这句话,他就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