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出连允,可保潼关

林暮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a.com,最快更新策马战秦川最新章节!

    城上守军的队伍倒还没有乱掉,只是能看见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握着手中长矛弓弩,皱着眉头,目光紧紧盯着远处。

    秦桑放眼望去,心顿时凉了一半。

    只见整个渭河沿岸,成弧形遍布着南渊兵士,一直延伸到潼关两侧。南渊大纛在狂风中飘动,黑压压的一片,仿佛没有尽头。

    大雾已经散去,天色却依旧阴沉的可怕。

    朱奉安早已在城楼之上看明了形势,此时看到秦桑和倪镜,快步到两人身侧抱拳禀报道:“秦将军,末将已经查明,除北门以外,南渊的整个包围圈几乎没有缺口,封锁了所有城门!”

    “北门?”

    秦桑与倪镜闻言,异口同声的问道,显然两人都没有想到,南渊这般围城,却还是留下了缺口。

    “对,”朱奉安的面色也有些疑惑,却依旧答道:“末将也不明白,他们为何留下了北门。”

    秦桑与倪镜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不解。

    这时,却听一旁有人大喊一声:“有人来了!”

    秦桑一惊,忙转头向远处看去,只见一人单枪匹马的往城楼飞驰而来,速度极快,转眼间便接近了城楼,众人立即看见,那人手中持着一柄弓弩。

    倪镜赶忙下令:“弓弩手!”

    城上立即齐刷刷的抬起了一排弓弩,秦桑却立即阻止道:“别动!都蹲下!”

    众人愣了一下,却不敢违抗,瞬时间全部蹲下,靠在了城墙边缘。

    秦桑知道,这人孤身一人前来,手持弓弩一定不是为了偷袭,他似乎……是要传递消息。

    果然,城下马上之人在近前之后举起了弓弩,避开了所有人的站位,向城墙之上射出了一支箭矢,尾部挂着布帛,精确无比的稳稳插入了城楼的木柱之上,接着,那人便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倪镜心急,立即跑到柱边,一把拔下了箭矢,将那布帛扯了下来,秦桑与朱奉安也围了过去,倪镜将布帛展开,迅速看了一眼,皱起眉头,眼中燃起了愤怒的火光。

    “萧何!他真当我们秦川没人了么!”

    秦桑顾不上听他怒吼,赶紧拽过他手中布帛,定睛看了起来。

    布帛之上只有短短八个字:

    交出连允,可保潼关。

    秦桑皱眉,立即明白了他们围城为何留下了北门。

    北门是京城的方向,留下北门是要让他们派人前往京中,去接连允!

    秦桑又看了一遍,那是萧何的字迹,和他此前送解药到京中时书信上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萧何已经回来了?

    她震惊的望向渭河沿岸那黑压压的一片兵马,看不清任何一个人。

    他才刚刚大婚,这么快却已经回到了边界?他想做什么?

    想到大婚,秦桑心中猛地一阵刺痛,赶紧深吸了一口气定神。

    “他们要我们用连允……来换潼关?”

    朱奉安在秦桑身边也已经看见了帛书上的字,像是不敢置信一般迟疑着问道。

    秦桑没有说话,她在脑中飞快的盘算着萧何的意图。

    这信中的意思是,只要他们交出连允,南渊便会退兵,放弃潼关。所以他们留下北门传信,以便秦川派人去京中把连允接到潼关。

    可是,这可能么?

    除北门外,南渊大军将这潼关城围得水泄不通,即便是他们真的将连允交出来,如何能保证南渊就会退兵?

    一旦押解连允的牢车接近潼关,南渊说不定就会立刻动兵直接劫囚,到了那时,秦川手中可就再无任何筹码了。

    秦桑正想着,方才派去查看军粮的兵士已经到了城楼之上,秦桑看见他,急忙问道:“如何?”

    那兵士仿佛十分担忧,摇头回禀道:“粮草已经不多了……”

    秦桑看他这样子,不免有些恼火:“不多是多少?还能维持几日?”

    兵士垂下头顿了顿,抬起头沉重道:“最多三日。”

    三日。

    秦桑心中彻底凉了下来,即便他们真的派人去京中接来连允,也绝不可能三日内就完成,况且,用连允来换潼关城,根本行不通。  她有些烦躁,抬眼看向远处围城的兵马,静了许久,忽然转头对朱奉安道:“即刻从北门出城,向西北方向行进,遇到山林尽量从山中绕路,甩开南渊哨骑,然后折往西南,去渭北,通知应公子来援。

    ”

    朱奉安先是一愣,而后立即明白了秦桑的意思,抱拳答道:“末将遵命!”

    说完,他便转身急急下了城楼。

    倪镜此时也明白了秦桑的用意,她借着北门未被围住,让朱奉安出城去带消息,南渊会以为他们真的是派人去京中接连允。

    朱奉安毕竟是秦川人,比南渊大军更了解秦川地形,借着地形甩开哨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等到应清援兵到了,他们便可开城与应清里应外合,夹击南渊。

    秦桑吩咐好了这件事,又转头对倪镜道:“接下来的几日,全军由三餐改为两餐,再以朝廷名义在城中征粮,在援军来前,应该还能撑上几日。”

    说完,她又像是有些不放心的补充道:“记住,切勿与百姓发生冲突,征粮时要给凭证,若是遇上穷苦人家,切莫强行夺取。”

    倪镜点了点头,他明白秦桑的意思。

    大战在即,失什么也不能失了人心,尤其是在边界,百姓本就忍受了长久战火,惶惶不安,一旦民心撼动,有了异心,千里之堤都可能毁于蚁穴。  安排好这两件事,秦桑心中微微安了些,她知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朱奉安将话带到渭北,等待师兄领兵来援。